小米YU7被疯狂抹黑,雷军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李迎
2025-05-21 09:44

小米YU7发布在即,有人已经寝食难安。

一、未发先黑:一场荒诞的“维权”闹剧

这是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也是一个暗流涌动的战场。当一个新来者自带聚光灯,以惊人的速度搅动了既有的格局,它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焦点,也可能成为靶子。

小米汽车的步伐太快,快到让一些人措手不及,甚至有些失态。

作为小米品牌的第二款量产车型,内部代号YU7的全新SUV,本应在官方发布会前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吊足市场胃口。

然而,就在距离预定的发布日期还有几天的时候,网络上却突然冒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声音——数篇关于小米YU7的“质量维权贴”,甚至有“车主”言之凿凿地声称要“退车”。

图片

图源:微博

其中一篇帖子声称,车主在看完小米YU7的发布会后感到极度失望,认为该车型作为一款SUV,主打运动操控却牺牲了空间和实用性,续航里程仅有770公里,与竞品特斯拉Model Y或腾势Z9 GT相比毫无优势。

帖子中还提到,小米YU7的设计缺乏创新,侧面像保时捷Macan,尾部神似阿斯顿·马丁SUV,甚至连隐藏式门把手这种设计也被指抄袭。唯一提到的亮点是环视投影屏,但又指出宝马早已采用过类似设计。

然而,问题在于,小米YU7的发布会尚未召开,这些所谓的“看完发布会”的体验从何而来?

图片

图源:快科技

另一篇帖子更是离谱,声称有车主在提车后发现车辆存在机油泄漏、车门缝隙过大、车玻璃过于脆弱等问题,甚至有车主联合起来要求退车。但事实上,小米YU7尚未正式交付,这些所谓的“提车体验”纯属无稽之谈。

图片

图源:微博

这些帖子中的描述,与其说是“亲身体验”,不如说是基于对普通汽车的刻板印象进行的主观臆测,仿佛是赶工出来的“黑稿”。

因此有媒体指出,车圈水军的手段越来越猖狂,甚至在产品发布前就开始造谣生事。还有网友甚至用上了“有人想让雷军死”这样极端而暴力的词汇,虽是夸张,但也反映出大家对这种无底线竞争手段的愤慨。

当然,也有不少网友提出了另一种可能——这会不会是小米汽车的自导自演,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给自己洗白?甚至,通过这波操作还能帮小米YU7提前预热。毕竟,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没有什么不可能。

图片

图源:驱动之家

然而,相比于将如此低级且具有法律风险的“维权”闹剧归咎于小米的“自导自演”,更多网友还是倾向于相信这来自外部势力的恶意攻击。原因在于,小米SU7已经自带巨大的流量光环,其关注度无需通过这种低劣手段来获取。

其次,这种行为一旦被证实是自导自演,对品牌形象将是毁灭性的打击,风险远大于收益。

今日,雷军一如既往地选择用实际行动和正面信息来回应所有的喧嚣。他在微博上正式官宣:小米将于5月22日19点召开新品发布会,小米全新SUV车型YU7将在发布会上正式亮相。同时,小米自研的手机SoC芯片玄戒O1以及小米15S Pro旗舰手机也将一同发布。

图片

图源:微博

其中,小米自研的手机SoC芯片玄戒O1备受关注。雷军此前在微博上透露,小米早在2014年就开始了芯片研发之旅,虽然中间遇到过挫折,但小米一直保留了芯片研发的火种。

此次发布的玄戒O1芯片,标志着小米在芯片领域的又一次重要突破。雷军表示,小米将长期持续投资芯片研发,至少投资十年,至少投入500亿,稳打稳扎,步步为营。

二、连环狙击:小米汽车的“至暗时刻”

近半个月以来,小米似乎陷入了一场无休止的舆论漩涡。负面的舆论风波接二连三,而小米SU7的风评更是直接遭受了不小的打击。

这一切的源头,似乎可以追溯到早前小米SU7发生的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雷军在最新的内部演讲中坦诚:“三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把这一切都击碎了。我们受到了狂风暴雨般的质疑、批评和指责,我和同事们一样,一下子都懵了。”

图片

图源:微博

更要命的是,不久前,一份中国汽车质量网排出来的中国汽车质量排行榜直接将小米SU7打上“2025Q1新能源中大型及大型车质量倒数第一”的标签。

图片

图源:微博

一时间,小米SU7仿佛从天堂坠入地狱,有的人甚至完全忽视了短视频平台上多位小米车主曾发布的因小米SU7质量优秀而死里逃生的视频,开始无脑瞎带节奏。

图片

图源:抖音

好在,随后汽车博主@刘昌睿 查阅该网站投诉专区的所有公开记录后却意外发现,在1月数据无法查到的前提下,2月到3月期间,小米SU7的投诉记录仅有两条,投诉次数与销量的比率仅为0.004%,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0.319%),甚至比特斯拉的0.035%还低。

该博主质疑,小米SU7拥有行业内最低的投诉/销量比率,却被评为质量排行榜的倒数第一,自己不理解。

图片

图源:微博

除了这次事故后的舆论风波,前不久发生的一起盲人试驾(确切说是试坐)被车门夹手的意外事故,也为小米汽车引来了不小的争议。

根据媒体报道和流传的信息,这起事件发生在小米汽车门店,一位盲人在无工作人员陪同下体验车辆,在试坐驾驶位时,手部不慎被车门夹伤。小米门店方面在事发后进行了积极处理,包括送医检查、垫付医药费等,态度相对积极。

但由于门店表示事故赔偿将由保险公司承担,最早垫付的医药费也只有1000元,因此最后花了1万多元治疗的盲人当事人对此表示不满,希望小米公司能承担更多责任。

事件在网上传播后,迅速引发了网友们两极分化的讨论。

图片

图源:抖音

一部分网友对小米汽车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认为车门设计存在问题,或者工作人员未尽到看护义务。

而另一种声音则将矛头直指盲人本身,锐评“盲人试车不是瞎胡闹吗?”,更有甚者,结合其跑到“驾驶位”试坐的细节,提出“很难不去想他是不是故意的”这种阴谋论的猜测。

图片

图源:抖音

这种对受害者提出质疑,甚至揣测其动机的舆论走向,显得十分诡异,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围绕小米汽车的舆论场,已经充斥着各种复杂的、非理性的情绪和推测。

这起事件,不论真相如何,都给小米汽车在这个阶段带来了额外的负面关注。

三、小米汽车咎由自取?

在如今竞争白热化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行业黑公关的手段愈发猖狂,而小米汽车,作为高流量的新兴品牌,正成为众矢之的。

小米SU7的销量正冲击单月3万辆大关,而即将发布的YU7预期销量更高,这无疑直接威胁到了特斯拉Model Y等竞品的市场地位,触动了利益蛋糕。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米汽车的“至暗时刻”背后,是行业黑公关的“无差别攻击”,还是小米自身的问题?亦或是两者交织的结果?

事实上,近段时间网上对小米汽车和雷军产生的一些负面情绪,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小米自身也确实存在一些“不争气”的地方,或者说,自己给挖了“大坑”。

比如最新的SU7 Ultra“挖孔引擎盖”涉及虚假宣传的争议。在SU7 Ultra发布前,小米曾宣传其具备一系列硬核性能,包括引擎盖上的空气动力设计被赋予了提升性能的意义。

然而,在车辆交付后,有用户发现这个“导风槽”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发挥作用的,并非真正贯通的空气动力学设计。

小米汽车于5月7日发布致歉声明,承认“信息表达不够清晰”,并提出补偿措施。然而,“补偿2万积分”的方案并未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反而引发了更多的质疑和不满。

一位网名叫风云XTony的百万博主更是联合约70名SU7 Ultra车主,直接向小米汽车发起“硬刚”,要求“退一赔三”,并声称小米高管说不能退订、退订将直接造成小米汽车崩塌,一度事件推向了高潮。

而前不久,知名汽车媒体人、车评人闫闯也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评价,直言不讳地指出:“这就是典型的消费欺诈!没提车的该原价退,提车的必须假一赔三。”

图片

图源:微博

目前,小米方面的最新回应是,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在微博上辟谣所谓的“小米汽车副总裁称退订小米会崩塌”,他表示,“我们愿意倾听用户的声音,也愿意直接和受到困扰的用户面对面,请任何第三方不要刻意挑起我们与用户的对立情绪。”

图片

图源:微博

总的来说,雷军去年曾担心新能源汽车行业会陷入“恶性内卷竞争”,但如今看来,这种竞争已经不可避免。

当然,小米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去年的成功让小米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飘飘然的心态,内部管理出现了松懈。

不过,一切尚未尘埃落定。网友锐评:“让子弹飞一会儿”,等待5月22日发布会用事实说话。

小米能否在发布会上用产品和技术回应质疑,才会是破局的关键。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3月25日消息,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今日出现在武汉大学校园参与视频录制。清晨6时许,武汉大学行政楼附近小米SU7Ultra,及尚未发布的YU7两款车型同步亮相。出现在现场参与拍摄,不少师生驻足观看。
流量太大了,先避避风头。
5月23日消息,小米15周年新品发布会日前举办,全程主讲。会上,小米玄戒O1芯片正式亮相,同时发布了搭载该芯片的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Pad 7 Ultra和小米手表Watch S4。小米首款SUV汽车——小米YU7也正式亮相。在演讲中回顾了过去几年小米取得的成绩;同时宣布未来5年小米研发将再投入2000亿元。“相信在小米20周年时,一定会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5月23日消息,在小米15周年新品发布会上,小米首款SUV车型小米YU7亮相。称,YU7的念法是“御”,寓意为御风而行,定位豪华高性能SUV,拥有小米YU7单电机后驱、小米YU7 Pro双电机四驱、小米YU7 Max双电机高性能四驱三个版本。谈到定价,表示,有网友提到19万9,“这是不可能的,对标Model Y的配置,卖到30几万差不多”。小米YU7将于今年7月正式上市,届时将公布售价。还表示,小米YU7没有小定。
5月20日消息,一期小米汽车工厂内已经摆放了数百辆颜色各异的小米SU7车型,几十辆大型卡车忙着装车外运,工作人员表示,小米汽车二期工厂仍在建设中,不过已处于收尾状态,“应该能在六月中旬竣工。”昨日宣布,小米YU7将在5月22日亮相,小米汽车北京某门店工作人员表示:“5月22号技术发布会之后,会有展车到店。”
要乱卖了?
1月9日消息,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近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XIAOMI FU”“XIAOMI WU”“XIAOMI OU”“XIAOMI MU”“XIAOMI GU”“XIAOMI RU”商标,国际分类为运输工具,当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据报道,在小米汽车SU7取得市场热烈反响后,再次携小米汽车YU7进军汽车市场,这款新车预计将于今年5月份前后发布,并有望在6月或7月正式上市。此前,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申请注册多枚“XIAOMI SU”“XIAOMI YU”商标。
5月20日消息,小米集团董事长发文称,小米玄戒O1——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芯片,已开始大规模量产。搭载小米玄戒o1的两款旗舰将同时发布:高端旗舰手机小米15spro和超高端OLED平板小米平板7ultra。
5月19日消息,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在微博回顾小米芯片之路。其中提到,小米一直有颗“芯片梦”,“2021年初,我们做了一个重大决议:造车。同时,我们还做了另外一个重大的决策:重启‘大芯片’业务,重新开始研发手机SoC。”称,四年多时间,截至今年4月底,玄戒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135亿人民币。目前,研发团队已经超过了2500人,今年预计的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小米玄戒O1将于5月22日发布,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