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发布,没想到雷军留了一手
关注度太高了,估计很快,小米新一轮高潮要开始了。
雷军称YU7不会正式公布价格
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前,雷军突然更新微博,打了许多人一个措手不及。
今天中午,雷军发微博称,YU7 预计7月正式上市,今晚预发布会,不会公布正式价钱,也不会开启小定。如果想了解更多细节,现在下载小米汽车APP,可以提前预约咨询。

图源:雷军微博
小米YU7一直以来都承受着外界诸多的关注,因而在雷军发布微博后不久,#雷军称YU7不会正式公布价格#的话题直接冲上了热搜,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

图源:微博
有的网友表示疑问,“那发布干嘛?”

图源:微博
还有的网友表示好奇,“纯好奇这个是不是国内大部分车企都是这样,一个发布会分好几次。”

图源:微博
更有的网友表示气愤,“又来耍猴,有本事就一直不要公布。”

图源:微博
也有的网友表示见怪不怪,“其他任何一款新车型都会先来一个预售发布会。”

图源:微博
在社交平台上的网友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好不热闹,但在资本市场上的股民们却可谓是,深感无奈,有些心塞——
雷军的这条微博直接让小米的股价跳水了,一度跌至2.8%。

图源:百度股市通
对此,网友们更是议论声不绝于耳——
一部分网友调侃道,“雷总这条信息,小米股价下了三个点。60字价值四百亿。”

图源:微博
另一部分网友质问营销部门,“但本质上还是营销的锅,为什么不早点说清楚?早点说技术发布会就没事了。”

图源:微博
还有一部分网友连文字看起来都在心痛,“雷总一句话,把我股票里定金的钱扣没了。”

图源:微博
无论是网友的反应还是股价的表现,都说明了市场对于小米YU7的期待,这样的期待,是在小米一次又一次的营销预热和宣传中累积起来的。
当小米大张旗鼓地宣布将在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上发布小米YU7时可谓是将网友们的热情拉到了顶点,不少人都下意识以为会正式发布小米YU7甚至兴致勃勃地准备抢首发了,结果雷军在发布会前夕直接破了一盆冷水下来,自然会让人觉得失望。
小米YU7究竟有何魅力
对于小米YU7,雷军表示:“YU7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新车定位豪华高性能SUV。”
而小米YU7自从雷军爆料开始,就引起了网友们的极大关注。
今年1月,雷军截图特斯拉发布的《焕新Model Y,尽管对比》的文章,以“好的”两个字加#小米YU7#的话题配文发布微博,直接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表示小米YU7是要和特斯拉Model Y对打,霸气十足。

图源:雷军微博
而后,关于小米YU7的消息和爆料几乎从未停歇,可谓是将网友们的好奇心和期待值不断加深着,那就来看看截至目前小米YU7都爆料了些什么吧——
此前,汽车博主刘昌睿将小米YU7的相关已知配置进行了整理。
就车身尺寸而言,小米YU7的长宽高为4999×1996×1600/1608(单位:mm),轴距为3000mm,空间表现优于特斯拉Model Y。
就动力续航而言,小米YU7分为双电机四驱版和单电机后驱版。
其中,双电机四驱版的前后电机功率分别为220kW、288kW,综合功率508kW,最高车速253km/h,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101.7kWh);
单电机后驱版的最大功率为235kW,最高车速240km/h,配备弗迪磷酸铁锂电池(96.3kWh)。

图源:刘昌睿微博
根据目前已知的基础配置爆料,不难看出,小米YU7对标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尺寸、动力及续航参数占优,难怪雷军在官宣小米YU7时自信满满,硬刚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
除了基础参数以外,小米最近爆料了小米YU7的一些内饰细节和更多外观设计。
在内饰细节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被称为“天际屏”的全景显示系统。
它没有实体屏幕,而是通过PHUD成像技术,将车速、导航等信息直接投射到驾驶者视野前方。
区别于传统HUD或远端屏,无实体屏幕结构,显示区域从左侧A柱延伸至右侧,形成环绕式视觉体验。

图源:小米汽车微博
这一配置受到了众多网友的好评,认为其突破传统信息显示逻辑,契合智能汽车交互趋势。
而在外观方面,小米YU7有着轿跑溜背造型,封闭式格栅+贯穿式LED灯带,分体式大灯采用十字形日行灯,看上去十分大气优雅。
此外,小米YU7的激光雷达与车身融合设计,隐藏式门把手及低风阻轮毂更是提升了车辆的空气动力学表现。
对于配色,小米YU7新增了宝石绿和钛金属色两种颜色,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不失车辆本身的优雅气质。
雷军直言,“宝石绿,小米YU7全新配色,充满生命力的彩色。”“钛金属色,小米YU7 惊艳配色。”


图源:雷军微博
虽然小米YU7的爆料已经将人的期待值拉满了,但是小米YU7的具体情况还是得等发布会乃至上市之后才能见分晓,毕竟汽车是需要去实际体验的,而非只看配置就足够的。
值得一提的是,距离雷军首次爆料小米YU7,已经过去了小半年时间,而小米YU7上市时间在7月,几乎是整整半年的时间,预热宣发如此之久还能热度不减,在车圈来说可并不常见,但这种预热良久的操作却是不算新奇。
汽车分段发布屡见不鲜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许多企业采用分阶段发布的模式,通常有着预售发布会和上市发布会。
预售发布会通常在产品上市前数月甚至半年举行,核心目标是技术展示与市场预热,而非直接推动销售转化。发布会重点披露车型设计语言、核心技术、创新交互等,通过悬念营销吸引潜在消费者关注。
上市发布会一般在产品量产交付前1-2个月举办,核心目标是启动销售转化。发布会明确公布最终售价、购车权益、交付计划等,并同步开放订单通道。
以比亚迪为例,其预售策略是通过分车型技术专场释放参数,锚定30万级市场认知。
如宣传汉L、唐L搭载的兆瓦闪充技术,2025年4月汉L/唐L正式上市,预售期积累的智能生态用户转化率超50%,首月销量突破3万台。
以华为系车型为例,其预售策略是依托鸿蒙智行生态,在车展等高流量场景集中预售,上市时开放ADS 3.0城区领航功能实车体验,强化技术落地感知。
如2025上海车展问界M9预售首日订单超3万。
以奇瑞为例,其预售策略是分层预售,对不同车型进行差异化定价覆盖主流市场,预售期突出性能参数,而后根据预售数据72小时内调整区域配车比例,上市发布会同步释放渠道优惠政策。
如风云T8售价10.99万起与风云T9售价15.99万起,预售期突出C-DM 5.0混动系统性能参数。
结合以上车企的预售策略和上市效果,不难看出,汽车发布分两个阶段的意义在于——
前一阶段可以收集用户反馈,动态调整最终定价策略,避免"定高滞销"或"定低损利";后一阶段可以根据预售期用户画像优化生产排期,缓解交付压力。
回到小米汽车,其分段发布的目的也是通过技术发布会先行释放产品核心卖点,再延迟公布售价以收集用户反馈。
因此,2024年3月28日小米SU7预售开启后27分钟订单突破5万台,直接创下了行业新纪录。
可以想见,这次小米YU7的发布是想继续沿着这一模式复刻小米SU7的成功,但究竟成绩如何,对于此前遭遇了种种舆论风波的小米汽车而言,情况并不明朗,还需时间验证。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