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竞争永无止境。
  2. 日前,嘀嗒出行重新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书。因此,滴滴和嘀嗒虽然存在业务重叠,构成了竞争关系,但双方主营业务的侧重点不同,在市场上,它们的互补性要大于竞争性。此前也正是因嘀嗒这匹黑马迅速杀入,给正在安全风口的滴滴带来了危机感。值得一提的是,滴滴和嘀嗒分别位列网约车类行业前两名,加起来已经占据最大比例的市场份额,但两者均处于亏损状态,这或许也是他们加紧上市步伐的原因之一。
  3. 嘀嗒出行上市首日破发,开盘跌近13%。
  4. 这是该公司6月28日上市后公布的首份财报。
  5. 9月1日消息,嘀嗒出行近日发布了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半年报,这也是该公司6月28日上市后公布的首份财报。上半年,该公司总收入4.04亿元,同比增长2%;经调整利润净额1.3亿元,同比增长51.3%;注册用户总数3.68亿,同时嘀嗒出行认证私家车车主达1770万名,同比增长17%。
  6. 6月13日消息,据港交所披露,嘀嗒出行通过上市聆讯,中金公司、海通国际及野村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7. 中金公司、海通国际及野村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8. 嘀嗒出行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最终发行价定为每股6港元,全球发售净筹约1.82亿港元。
  9. 4月14日消息,据港交所文件,昨晚,嘀嗒出行已重新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文件还指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为约4200万名顺风车乘客提供服务。另据了解,2020年10月8日,嘀嗒出行首次向港交所公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但由于未在6个月内更新上市申请资料,其IPO申请已于上周失效,故重新提交申请。
  10. 嘀嗒出行计划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拟发行不超过193,786,500股的境外上市普通股。
  11. 4月14日消息,昨晚,嘀嗒出行重新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文件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顺风车平台,拥有约2070万名注册私家车主,包括约1080万名认证私家车主。同时,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19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出行经营着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占据66.5%的市场份额。此前据悉嘀嗒出行的香港IPO申请已于上周失效。
  12. 3月20日消息,顺风车平台巨头嘀嗒出行 3月19日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中金公司、海通国际及野村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这是继其于2020年10月8日、2021年4月13日、2023年2月20日和2023年8月30日先后4次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该公司收入分别为7.81亿元、5.69亿元及8.15亿元;经调整利润净额分别为2.38亿元、8470万元及2.26亿元。
  13. 嘀嗒出行将于2024年6月20日-6月25日招股,拟全球发售3909.1万股。
  14. 据媒体报道,嘀嗒出行寻求本月通过上市聆讯,在港筹约39亿港元。
  15. 1月1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嘀嗒出行寻求本月通过上市聆讯,在港筹约39亿港元。据了解,2020年10月8日,嘀嗒出行正式向香港交易所公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海通国际资本有限公司及野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为联席保荐人。招股书显示,2019年,嘀嗒平台交易总额为110亿元人民币,其中顺风车85亿元,同比增长。该招股书并未披露拟其募资计划。
  16. 2月8日消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Dida Inc. 境外发行上市的备案通知书。嘀嗒出行计划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拟发行不超过193,786,500股的境外上市普通股。
  17. 嘀嗒出行重启赴港IPO
    2023-02-20 11:15:42
    嘀嗒出行今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海通国际及野村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18. 嘀嗒出行日前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主板上市申请。
  19. 2月20日消息,嘀嗒出行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海通国际及野村国际为联席保荐人。疫情下的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9个月,嘀嗒出行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3.433亿元、2.380亿元和0.654亿元。自2019年首次盈利以来,嘀嗒出行实现连续四年盈利。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顺风车服务,约有1920万位注册顺风车车主和980万位认证顺风车车主,累计搭乘乘客数367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