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于集团的盈利能力将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实现收支平衡,认为目前估值吸引,预期公司今年首季外部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第二季将重返双位数增长。
  2. 1月18日消息,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短视频平台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最快于1月26日招股,上市团队保荐人将于1月18日启动分析师路演,评估投资者需求,计划于今年2月5日挂牌。据悉,IPO机构热捧,大型机构准备下单。有承销商透露,目标估值达500亿美元,集资约50亿美元。
  3. 1月18日消息,今日,公司IPO正式进入分析师路演阶段。据腾讯新闻《一线》报道,公司的IPO牵头行给其的估值为650亿美元至91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为4216亿元至5903亿元。此前报道称,承销商透露,目标估值达500亿美元,集资约50亿美元。
  4. 1月16日消息,有消息人士透露,相较于此前500亿美元的预期,估值可能有所下调。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最快或于2月5日挂牌上市。部分机构投资者已经摩拳擦掌,甚至不惜动用私人关系“预定份额”,在过去70多天,部分投资人四处寻找可能与创始人宿华等核心管理层最近的关系以拿到额度。
  5. 花旗发表报告指出,随着财务业绩和可持续盈利增长前景的不断改善,认为目前估值相当于预测2025年市盈率8倍并不高,予其“买入”评级,目标价69港元。
  6. 1月19日消息,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市场消息指,拟发行亿股,招股价上限约93港元,每50股,一手入场费4650港元。据此前媒体报道,上市团队保荐人于1月18日启动分析师路演,评估投资者需求,计划于今年2月5日挂牌。有承销商透露,目标估值达500亿美元,集资约50亿美元。
  7. 1月22日消息,据腾讯新闻《一线》消息,团队已在今天完成了分析师路演,并决定下周一 启动机构招股。常规来说,散户的打新则相对推迟1-2天。关于公司的估值,至今暂未最后决定。路演期间,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团队就此仍在协商。上市团队对于此次在港的募资预期调整为50亿美元,折合约为388亿港元。据了解,此前有消息指出,拟发行亿股,招股价上限约93港元,每50股,一手入场费4650港元。
  8. 今天已经启动了分析师路演,最快于1月26日招股,估值500亿美元(约3900亿港元)。
  9. 按公布的发售价格区间计算,股份市值位于4314亿到4724亿港元之间,估值介于556亿至609亿美元。
  10.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短视频平台拟在下周寻求上市聆讯,最快将于农历新年前进行招股。
  11.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今日(1月18日),将启动分析师路演及投资者需求评估,计划于今年2月5日挂牌,目标估值达500亿美元。
  12. 5月30日消息,小摩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W“增持”评级,估值倍数有望扩张,建议持有。年初至今,股价上涨7%,主要原因是:1)机构市场一致预期2024年调整后的预期每股收益上调24%,以及2)在2024年的基础上市盈率倍数下调13%。虽然股价上涨似乎更多地是贝塔驱动而非阿尔法驱动,但该行对未来1-2年股价前景的看法转为更加积极,因为的基本面发展使该行对其未来利润前景更加乐观。
  13. 1月8日消息,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短视频平台拟在下周寻求上市聆讯,最快将于农历新年前进行招股。
  14. 短视频平台计划于2月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下称:港交所)上市,1月14日下午已通过港交所聆讯。
  15. 10月25日消息,大摩发布研究报告称,相信-W股价将于60日内跑赢大市,公司基本面自去年第四季以来继续胜于市场普遍预期。该行表示,该股的短期估值具吸引力,预计由于第三季较低基数及近期双十一期间的电子商务及成本控制,今年下半年广告和电子商务的强劲增长和利润率将高于市场普遍预期,从而推动营运杠杆。迄今为止,集团已动用其40亿元回购计划中超过6.8亿元回购逾1150万股,平均每股作价59元。
  16. 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指,股价下跌后,短期估值更具吸引力,相信股价60日内将跑赢大市,发生机率70%至80%,评级“增持”,目标价110港元。
  17. 预计的月活跃用户人数和日活跃用户人数到2023年将分别达到7亿和4亿,带来公司收入和盈利结构的转型,并将驱动业绩和估值倍数上涨。此前,野村发布研究报告,同样“买入”评级,目标价333港元。野村表示,为中国短视频的行业领导者,去年11月月活跃用户达亿,去年第三季度每月内容提供者达亿,预计2024年月活跃用户增长至7亿。
  18. 4月13日消息,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指,股价下跌后,短期估值更具吸引力,相信股价60日内将跑赢大市,发生机率70%至80%,评级“增持”,目标价110港元。大摩指,由于潜在的上市前投资者抛售股票,以及人民日报关于未成年人沉迷于短视频平台的报道,令股价近日跌至历史低位水平。虽然第二季市场预期存在下行风险,但由于市场份额增加,情况相对好于同行。
  19. 9月26日消息,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称,“买入”评级,目标价112港元。报告指,自公司8月底发布第二季业绩以来,股价已经调整26%,符合熊市情况下的估值。高盛指,在过去两个月的人事变动后,投资者正等待管理层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中发出更清晰的讯号,以及新业务对成本控制和利润率的影响。高盛预计,广告业务在第三季增长仍然缓慢,但从第四季开始将逐渐恢复。
  20. 5月24日消息,交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以十年DCF估值,对应2.7倍2024年市销率及35倍市盈率,上调目标价至9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商业化效率提升及费用优化持续超市场预期,并开启股东回馈。该行指出,2023年第一季直播及电商收入超预期,调整后净利润首次转正,总收入同比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