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月24日消息,小米集团今日晚间发布截至2022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业绩。财报显示,2022小米集团总收入达到人民币2800亿元。其中,2022小米的研发支出达到人民币160亿元,同比增加21.7%,20172022复合增长率达到38.4%;预计五年总研发投入将超过人民币1000亿元。截至202212月31日,研发人员在员工总数中占比约50%。202212月,小米发布了首份知识产权白皮书,截至202212月31日,小米已在全球获得超3.0万件专利,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3月24日消息,小米发布截至2022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业绩。数据显示,2022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672亿元,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505亿台,全年智能手机平均销售单价达1111元,创历史新高。2022第四季度,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367亿元,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2.7百万台。根据第三方数据,2022第四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人民币3,000~4,000元价位段的智能手机销量排名中位列第一,人民币4,000~5,000元价位段的智能手机销量排名中位列第二。
  3. 3月24日消息,小米发布截至2022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业绩。其中,2022第四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达到人民币66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15亿元。2022小米利润为人民币25亿元,而截至202112月31日止年度利润为人民币19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85亿元,而截至202112月31日止年度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220亿元。毛利由截至2021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583亿元减少18.3%至报告期的人民币476亿元。
  4. 8月19日消息,小米发布截至20226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综合业绩。报告期内,小米录得利润人民币14亿元,而2021第二季度则有利润8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由2021第二季度的63亿元减少67.1%至2022第二季度的21亿元,其中包含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为人民币6.11亿元。
  5. 8月24日消息,日前,小米集团公告,于8月23日回购440万股,回购价格为11.14-11.2港元,共耗资约4962万港元。不久前,小米发布截至20226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综合业绩2022第二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达到702亿元,同比下降20.1%,其中,智能手机分部收入423亿元,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收入198亿元,互联网服务分部收入70亿元,其他收入11.20亿元。
  6. 11月24日消息,受定位升级、成本、疫情、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即将发布的小米新一代旗舰机小米13系列预计售价将大幅上调,上调幅度将达15-20%,小米13售价将在4500元左右。目前,这一系列产品已经开始量产,全系均搭载4nm芯片。小米集团日前发布截至20229月30日止三个月及九个月的未经审核综合业绩,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425亿元,环比增长0.6%,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0.2百万台,环比增长2.8%,连续两个季度出货量环比提升。
  7. 小米集团董事会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将于20233月24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公布截至2022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全年业绩
  8. 3月10日消息,小米集团董事会近日宣布,公司将于20233月24日 举行董事会会议,其中议程包括考虑及批准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2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全年业绩,及考虑派发末期股息(如有)。
  9. 11月5日消息,小米集团昨日晚间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将于202211月23日 举行董事会会议,其中议程包括考虑及批准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29月30日止三个月及九个月的未经审核综合第三季度业绩。据小米集团此前发布的2022第二季度财报显示,2022第二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达到702亿元,同比下降20.1%,其中,智能手机分部收入423亿元,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收入198亿元,互联网服务分部收入70亿元,其他收入11.20亿元。
  10. 小米将于8月19日(星期五)举行董事会会议,其中议程包括考虑及批准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2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综合中期业绩
  11. 8月2日消息,今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8月19日 举行董事会会议,其中议程包括考虑及批准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2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综合中期业绩,及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小米官网信息显示,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4月,是一家以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消费电子及智能制造公司。创业仅7时间,小米的年收入就突破了千亿元人民币。截止2018小米的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12. 3月3日消息,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公告,公司将于3月24日 举行董事会会议,其中议程包括考虑及批准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2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全年业绩,及考虑派发末期股息(如有)。
  13. 8月22日消息,小米集团-W将于8月29日公布今年中期业绩,受惠于推动高端手机策略及相关部件成本下降 ,综合7间券商预测,小米2023中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或达70.91亿至76.26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中期49.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43.5%至54.4%;中位数72.69亿元人民币,同比升47.1%。综合6间券商预测,小米2023中期纯利或达65.22亿至80.03亿元人民币,对比2022中期的7.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7.16至9.02倍;中位数75.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8.44倍。
  14. 而且,市场研究机构IDC还预计到2022,这一比重会继续提升至。也有不少行业人士认为,不断增大的屏幕令手机丧失了便携性的优势。小米折叠屏MIX FOLD的入市标志着,折叠屏手机首次集大屏、便携性和价格优势于一体,大有希望开启手机行业的下一个蓝海。数据显示,2020综合视频领域全年用户规模稳定在亿以上,全网渗透率高达96%。拥有目前市面中最大的折叠屏幕,内屏尺寸达英寸。
  15. 今日,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展望全年,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仍维持接近2亿台的判断,IoT的产品创新和升级将推动持续增长,用户数的累积效应亦将帮助互联网业务增速逐季提升。结合未来331%左右的利润复合增速预测,给予小米202231倍的综合PE,对应目标价36港元,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16. 8月4日消息,中信证券研报称,2021Q2,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5,280万台 ,以17%的份额首次位居全球第二。展望全年,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仍维持接近2亿台的判断,IoT的产品创新和升级将推动持续增长,用户数的累积效应亦将帮助互联网业务增速逐季提升。持续看好小米的“手机×AIoT”的长期战略,结合未来331%左右的利润复合增速预测,给予202231倍的综合PE,对应目标价36港元,维持对小米集团的“买入”评级。
  17. 今日中信证券发布研报表示,持续看好小米公司的“手机×AIoT”的长期战略,结合2020-202330%左右的利润复合增速预测,给予202230倍的综合PE,维持目标价以及“买入”评级。
  18. 8月27日消息,中信证券发布研报表示,持续看好小米公司的“手机×AIoT”的长期战略,结合2020-202330%左右的利润复合增速预测,给予202230倍的综合PE,维持目标价以及“买入”评级。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1Q2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5290万台,同比增长86.8%,首次位居全球第二。展望全年,中信证券表示仍维持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接近2亿台的判断,预计IoT的产品创新和升级将推动持续增长,用户数的累积效应亦将帮助互联网业务增速逐季提升。
  19. 11月22日消息,招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予小米集团-W目标价31.26港元,主因降低2022财年预测市盈率26倍,及考虑到2021-23盈利复合增长24%;认为风险回报率具吸引力,重申“买入”评级。由于供应链短缺问题小米第三季出货量下降4.6%,但预计随著欧洲和拉美等地区的渠道扩张,市场份额将在2022继续提升。该行调低2021-23财年的每股盈测7%-14%,以反映零部件短缺的影响和更好的综合毛利率。截至发稿,小米集团报20.85港元,总市值5208.91亿港元。
  20. 4月4日消息,转转集团日前发布《2023一季度手机市场行情报告》 ,详细回顾该季度国内手机市场行情走势。Q1转转集团手机行情显示,5G手机总交易量占比达到52.44%,连续3个季度交易量占比过半,综合表现平稳。小米仍为国产第一,华为、vivo、OPPO(含一加)、荣耀紧随其后。相比2022Q4仅苹果、华为出现交易量占比上涨的情况,2023Q1走势正相反,vivo、OPPO、荣耀等国产手机均出现交易量占比上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