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场监管总局决定自7月中旬到9月中旬开展打击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
  2.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本次专项整治行动7起典型案例,其中平台内经营者或中介公司涉嫌冒用检验检测资质、伪造或变造检验检测报告等。
  3. 7月16日消息,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决定自7月中旬到9月中旬开展打击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根据通知,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共有六项重点任务,包括:严厉打击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压实网络交易平台审核责任;清理整顿虚假广告宣传信息;落实检验检测机构主体责任;加强政府部门与平台数据共享;加强责任追究和行刑衔接。
  4. 2月21日消息,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通报平衡车等4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本次共抽查247家企业生产的278批次产品。其中,54批次产品涉嫌无证无照、无厂名厂址、假冒等,已交由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对199家企业生产的224批次产品进行了检验,检出29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2.9%。
  5. 3月18日消息,快黑板报今日发布公告称,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切实落实中央信办“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要求,快从严开展“自媒体”假冒仿冒治理工作,从严打击“自媒体”账号假冒仿冒行为。自该公告发布7个工作日内,平台要求站内“自媒体”账号对照有关规定自行整改,对于逾期未完成整改的账号,平台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置。
  6.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今日起正式施行,药品监管办法的最终落地,正式为处方药规范化运行“开闸”。
  7. 9月10日消息,据中证网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国家药监局日前就《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已结束,涵盖药品网络销售管理、平台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如该政策审议通过,有望自2021年12月1日起实施。相比去年底的版本,此次《送审稿》进一步扩大了网上禁售药品的范围,并要求未获处方前仅能展示药品基本信息,禁止提供处方药选择购买操作等,对处方药监管更加严格。
  8. 敦煌公告称,郑州暴雨天气影响,经郑州发出或转运的渠道预计将有3-5天左右的延误。
  9. 1月6日消息,敦煌日前发布公告称,疫情影响,近期各UPS渠道将会出现一定的排仓情况,具体影响渠道及排仓时效如下,敬请卖家提前与收件人做好解释工作。公告显示,影响渠道包括UPS红单(上海)-环洋仓、UPS红单-(义乌仓)、UPS红单-(广州仓)和UPS红单- 。
  10. 1药今日晚间就新冠口服药一事做出回应,该公司表示,并非辉瑞的Paxlovid药品。
  11. 12月13日消息,1药APP显示,其旗下互联网医院今日开始预售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Paxlovid ,定价为2980元/盒。但该消息曝出后,Paxlovid便快速下架。目前1药搜索不到Paxlovid的相关信息。据了解,Paxlovid的消息发出后,1药美股盘前暴涨超30%。该公司表示,并非辉瑞的Paxlovid药品,而是按照国务院防控机制办公室2022年12月12日发布的《关于做好新冠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通过互联网医院为符合条件的患者提供诊疗和用药服务。
  12. 目前“两定办法”中规范的是符合规定的处方可以流转到实体药店取药或由实体药店配送的模式,而处方药的有关政策则需要有关主管部门研究明确。
  13. 1月12日消息,国家医疗保障局就出台的《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和《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答编辑问。
  14. 4月28日消息,新华网思客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柳州螺蛳粉销售收入110亿元,袋装网络销量达11亿袋。值得一提的是,淘宝此前对外发布“2020年度十大冷门职业观察”,螺蛳粉闻臭师、直播间上链师、奶茶代喝员、自律监督员、游戏陪练师等职业入选。
  15. 11月4日消息,据广东消委会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广东省消委会组织开展了“三无产品”及商品标签标识等问题调查活动。结果显示,这600款样品中有285款为“三无产品”,“三无产品”发现率47.5%,其中,床上用纺织物品“三无产品”132款,发现率66%;服务鞋帽及饰品“三无产品”153款,发现率38.25%。除此之外,在315款有标签标识的样品中,有54款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强制性指标要求。
  16.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互联网+医药”已经驶入快车道。今年“两会”,政府报告中提及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白皮书》显示,有近九成居民表示愿意电商平台购药。在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下,慢病患者作为易感人群,线下购药还存在交叉感染风险。此外,不少电商平台还先后推出过安全用药相关的AI系统、药品风险管理系统、家庭安全用药手册等一系列加强用药安全的“互联网+”手段。
  17. 2月20日消息,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等34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本次抽查涉及生产领域、实体店和抽查,共抽查4208家企业生产的4513批次产品,对4071家企业生产的4372批次产品进行了检验,发现626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共检验了744家企业生产的777批次产品,发现112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
  18. 3月18日消息,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消息,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电商平台产品质量监管约谈会,重点解决产品特别是燃气具、电动自行车和玩具等涉及人身安全重点产品质量突出问题。议要求,各电商平台要立即组织平台内经营者特别是燃气具、电动自行车和玩具等重点产品经营者开展问题自查整改。
  19. 组织开展2022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下大气力整治禁售商品、“三无”外卖、“三假”直播等乱象,督促网络交易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296万条,责令整改网站6.5万个次,提请关闭网站9760个次,已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的网店1.7万个次,查处涉网案件1.95万件。组织专项查办“淘单100”空包刷单炒信系列案件,严厉打击“刷单炒信”黑灰产业链,对不良商家形成有力震慑。
  20.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通报平衡车等4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