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 5000 元,湖北大学生可以借官方校园贷了

鸣远 2019-09-24 22:25:29
行业观察 2019-09-24 22:25:29 阅读 875 评论 0

说起校园贷,现在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起那些赤身裸体、手持身份证的年轻女性照片。

这几年来,在经历了各路网贷平台的疯狂割韭菜之后,校园贷已经完全走向了污名化。套路贷、高利贷、裸贷肉偿、暴力催收、被逼自杀等关键词成为校园贷挥之不去的罪恶标签。

这样一个臭名昭著的东西,正规金融机构都唯恐避之不及,但是湖北省银保监局却主动跳出来,准备大力推广校园贷,并且力争给全省每个大学生提供5000元左右的消费贷款。

这一行为在网上引发巨大的争议,有人觉得政府提供官方校园贷可以起到“良贷驱逐劣贷”的作用,有人则认为这样做等于变相鼓励大学生借钱消费、超前消费,将来贻害深远。

那么你觉得政府是否应该给大学生提供校园贷呢?

先说说我的看法吧,我是支持的,不过我觉得这校园贷的要求和审核必须严格。至少应该通知家长并审核资金用途,以及要有兼职的收入来源证明。

校园贷是指向在校学生提供各类贷款的行为,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还是针对大学生,因为大学生基本都年满18周岁了,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虽然早在2017年9月6日的时候,教育部就明确表示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但是由于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他们要是不亮明身份,你根本无法知晓他是否为大学生,所有留下了政策模糊地带,给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只要他们一个愿借一个愿贷,总会有办法规避禁令,这也是校园贷屡禁不止的原因之所在。所有既然堵不住,不如想办法来疏导更好。

很多人会觉得校园贷没必要存在,因为大学生没钱读书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但是实际上,大学生申请校园贷并不是拿来交学费的,而是拿来消费的。

去年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就曾经对外透露:“目前我国资助政策体系对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起到了兜底作用,调研发现,这两年因为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没有一例是因为缴不起学费、生活费导致的,更多是超前消费和其他个人因素导致。”

虽然这种超前消费的行为是不值得提倡和鼓励的,不过由于法无禁止即可为,所以主流社会还是不能无视大学生超前消费这种行为。此前由于主流社会长期忽视现在大学生的超前消费需求,正规金融机构没能提供相应的贷款产品,所以才令校园贷有了发展的空间。

虽然这些超前消费的大学生做着不正确的事情,但是比起任由他们掉入套路贷的陷阱被人宰割,如果正规金融机构能够提供合适的产品供他们使用,也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由于助学贷款是政策性贷款,而校园贷本质上就是个人的消费贷款,所以政府在提供正规校园贷的时候,也没必要给予利率优惠。反正只要按照正常的消费贷利率来收,甚至可以适当提高一些,总体来说都要比那些套路贷、高利贷良心得多。

如此一来,正规金融机构既能够创收、有超前消费需求的大学生也可以获得正规的贷款,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所以我是支持官方搞校园贷的。

虽然我是赞成官方开展校园贷业务的,不过我认为针对大学生的校园贷还是需要严格规范和把控好,否则的话正规的校园贷也会成为大学生坠入套路贷深渊的助推器。

对于普通人来说,消费、赌博和毒品一样,都是会成瘾的,特别是对于没有亲身体验过赚钱辛苦的大学生来说,手头上轻易获得资金很可能会陷入“花钱一时爽,一直花钱一直爽”的怪圈当中去。

如此一来,官方提供的5000元正规消费贷,大学生很可能拿到手上之后用不了多久就花光了,接着他们还会得陇望蜀,继续想办法搞钱去花,这样子又难免会掉落到套路贷的陷阱当中去。

所以为了避免官方的校园贷成为祸害大学生的开端,产品在设计和发放的时候必定需要严格规范、严格把控,这样才能防范于未然。

根据此前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调研的结果来看,因为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没有一例是因为缴不起学费、生活费导致的,更多是超前消费和其他个人因素导致。所以说明了大学生没钱消费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家里没有钱,而是家长不给钱或者不敢向家长要钱。

这里头就涉及了中国两代人之间的消费观念差异,上一代人是艰难刻苦过来的,所以形成了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而年轻一代中国人是在物质丰富、生活优渥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所以难免会形成超前消费的理念。

由于大学生同父母之间的思想代沟存在,所以有些大学生不敢伸手向父母要钱购买昂贵商品,或者父母不同意给予资金去购买昂贵商品。这种情况下,会想去借钱消费的大学生,往往是对未来预期很乐观,抱着后面自己肯定能够赚钱还上贷款的心理才去借钱的。

假如官方消费贷在设计的时候,要求大学生必须在说明资金用途,以及父母知情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贷款,然后可以通过兼职收入证明来获得贷款。那么便可以让这些大学生在父母的监控下,让他们自己尝试一次挣钱不易的艰难,到时候也有助于修正他们的错误思想,促进正确消费观念和金钱观念的养成,也不失为一个有益的教育。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