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青结!网传虾米音乐关闭,阿里 “收购魔咒” 再次显灵

田宁 2020-11-30 20:41:20
行业观察 2020-11-30 20:41:20 阅读 1230 评论 0

“江湖传闻,虾米将于明年1月关闭,一个时代要结束了吗?”

昨天,一条微博打破了音乐圈的平静。发出这条消息的人,微博认证是前华纳音乐/环球音乐中国区市场总监。

虾米音乐很快也作出了回应:不予置评。

这则传闻的真实性已经不言而喻,一个时代似乎真要落幕,不少网友痛呼:“爷青结!”

 虾米的理想主义

坊间早有传闻,网易云是普通人听歌的软件,而虾米是爱乐人听歌的软件。

这个观点是否正确,笔者不予评论,毕竟,谁都以为自己站在鄙视链的最顶端。然而虾米身上的理想主义气质,广大用户却深有同感。

“它是独立音乐爱好者的天堂,追逐纯粹的音乐,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朴素的用户界面,笨拙的交互效果。”

说到虾米的理想主义,创始人王皓是一个必须提到的人,尽管他早已离开了虾米。

2007年,王皓创办了虾米。

他是一个懂音乐、爱音乐的人,对虾米做了许多细致的规定,例如,专辑里的歌曲一定是按顺序排列播放,而不是按照智能推荐或者单纯的播放热度。

这项规定与互联网时代的浮躁、功利格格不入,他想让用户静下心来聆听专辑里的每一首歌。

除此之外,虾米的乐手信息、专辑信息也完整得让人吃惊,只要叫得上名字,就有全套介绍,甚至还有乐手的生平简介。

而其他平台的那寥寥数语,或者显示的“暂无信息”,实在是寒酸!

在智能推荐上,虾米也尽到了一个“爱乐人”的责任,更加倾向于向人们推荐小众音乐,将角落里的宝藏展示在用户面前。

举个例子,既然有90%的用户喜欢周杰伦,那么虾米就不给用户推荐周杰伦,而是推荐那些处在尾部的、偏小众的独立音乐人。

在虾米近600万的曲库里,5000多个独立音乐人的歌曲每天被听的比例达到11%左右。虾米音乐给过无数个音乐人/乐队机会,把他们从长尾尾部挖出来,一举成名。

值得一提的是,虾米音乐的前身叫做EMUMO,取自Earn Music & Money,寓意让音乐人赚到钱,这是一个音乐平台的格局所在。

这样的虾米很快吸引了巨头的注意,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于2013年被阿里收购。

有趣的是,王皓此前是阿里的员工,在离职6年后,再次被阿里收入麾下。

“富养的女儿”也要做KPI

被阿里收购的虾米,有一个别称——富养的女儿。

当时的阿里对音乐产业满怀热情,企图通过收购虾米打开另一片天地。

2013年1月,阿里巴巴进行架构调整并成立为25个事业部,虾米便在其中的音乐事业部中。此后,阿里又收购了天天动听,继续拓展阿里音乐的布局。

阿里对虾米的“富养”,是名副其实!

2014年,虾米音乐斥资3000万元买下了《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的音乐版权。2016年,高晓松、宋柯、何炅加盟阿里音乐,为虾米带来了大量粉丝。

虽然阿里在资本、资源上不断加持,但虾米对音乐的热爱,及其专业的态度,始终不足以支撑起它的KPI。

在国家版权局政策出台后,各大平台都围绕版权展开投入,而大部分歌手的版权被QQ音乐和网易云收入囊中。在千疮百孔的音乐版权背后,则是大量的用户流失。

2018年,虾米音乐走到了各类音乐榜单全部垫底的位置,用户留存和新增都成为了“老大难”问题。

在2019年中国移动音乐领域中,虾米音乐的月活为500万,其市场渗透率仅为1%,被QQ音乐、网易云音乐甩在了身后。

 

那个被“富养”的、众星捧月般的虾米,似乎已经失宠。

去年9月份,阿里全资收购网易考拉的同时,还给虾米的竞争对手——网易云音乐投资了7亿美元,获得了约10%的股份。

今年8月,用户发现阿里推出的88VIP也有了一些新变化,其余权益照旧,而在音乐权益上,多了网易云音乐这么个选择。

大部分用户在做选择时,更倾向于网易云,而不是快凉凉的虾米。甚至还有人推出了88VIP解绑虾米,绑定网易云的教程。

一个非阿里系的互联网产品,居然获得了与虾米相同的待遇?亲女儿甚至不如一个外人……

逃不过的阿里收购魔咒

虾米的没落,再次印证了阿里的收购魔咒:被阿里收购的创业公司大多表现平平,更有的甚至走上了下坡路……

虾米是如此,高德地图也是如此。

2014年,阿里宣布收购高德地图,希望借此打通淘宝上的本地生活服务。但是阿里显然没有考虑到高德地图的未来,在与百度地图的斗争中,高德一直占不到什么便宜。

说到这里,就不可避免的要提及另一大巨头——腾讯,两者已各自坐拥超过10万亿元市值的生态圈。

然而,被腾讯入股的公司大多活得非常滋润,其中不乏有京东、拼多多这样的行业巨头。

为什么?

因为它们投资并购的目的完全不同。

阿里的投资,是把这个项目或者产品变成阿里庞大帝国里的一颗螺丝钉,更追求绝对的控股权。

对于核心项目,多轮投资、最终实现私有化,是其主要的手段。如高德、银泰、优酷土豆、UC、饿了么等均已实现私有化。

私有化之后,项目的一切行动、方针自然要听总部安排,总部自然是以自己的利益为重。

以虾米音乐为例,被收购后的一段时间,阿里以阿里星球为重心,忽视了虾米的运营和维护,使之错过了行业窗口期,虾米迅速丧失竞争优势,沦为行业边缘角色。

而腾讯只求股东地位,不求100%控股,也不求控制权。

腾讯投资的最大特点是细水长流,慢慢等待时机,然后再对展现出良好前景的项目不停加注。当被投企业上市时,腾讯不会趁机变现,反而会再次认购加注。

在2019年的两会答记者问现场,马化腾曾言:腾讯投资的基本逻辑是,除了通信、社交和内容,其他都交给合作伙伴。放养式投资,让原班人马自主管理,这是腾讯投资成功的关键。

两者并购目的的不同,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两家的基因。

腾讯靠流量起家,手上掌握着最大的流量入口,它投资并购的最大目的是寻求流量变现。这对于被其收编的企业,则意味着巨大流量的接入,是一种“输血”。

而阿里靠电商起家,它本身就是流量的重点,收购其他项目,是为了尽可能获得更多流量输入,是一种“吸血”。

为电商引流没毛病,问题是在于如何持续性发展?而不是榨干平台原有的流量,转眼又弃之如敝履。

早在数千年前,《孟子》中就写道:“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为不用细密的渔网捕鱼,鱼和鳖就吃也吃不完。

这个道理,阿里也应该明白,把小虾米养大了之后,才会有更多肉吃。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