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申请商标之后,小米欲重掀精品电商之浪?

拾枫 2021-03-16 22:46:19
零售 2021-03-16 22:46:19 阅读 1205 评论 0

精品电商这一曾经的“蓝海”,在经历一年多的平静后,最近终于重新泛起了水花。

天眼查信息显示,近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了“有品精品电商”、“有品精品电商有售”、“有品精品电商专供”商标,国际分类为35类广告销售,商标状态为“商标申请中”。此外,就在不久前,小米科技还申请了十余条“米家有品”商标。

前后不过两三天时间,小米科技如此频繁地申请和“有品”相关的商标,与其说这是“巧合”,小米方面“有意为之”的可能性更大。在业内人士看来,小米接下来或许会采取措施,加码小米有品,再次掀起精品电商的波澜。

回顾过往,从2017年4月小米有品上线至今,已经快4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小米有品一路见证了精品电商行业从热闹到冷寂的历史。

2016年,网易推出了严选,成为精品电商最早的入局者。彼时,它主打的口号是“好的生活,没那么贵”,采用ODM模式,直接对接大牌制造商,走“平价精品”路线。产品仅上线一个月,其GMV就超过了3000万元,2016年12月,严选GMV就达到6000万元。吃到了最早一波用户对平价精品货需求的流量红利后,2018年,严选决定趁热打铁,提出了200亿的GMV目标。

彼时,网易严选的成功,被国内传统电商巨头看在眼里,拥有流量优势的传统电商借势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精品电商平台。于是,2017年,淘宝心选、京东京造、苏宁极物等迅速冒头,为精品电商行业推波助澜。

小米有品,便是在这个期间诞生的。

然而,小米有品等“试水”玩家的增加,并没有为这个行业激起太大的浪花。经过几年时间的发育,和传统电商相比,精品电商在用户规模和市场渗透率上依旧存在很大差距。极光大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仅有小米有品的市场渗透率达到3%,尚不及淘宝(60.8%)、拼多多(46.1%)、京东(29.7%)等传统平台型电商的零头。

整体行业发展速度放缓的背景下,连曾经的“先行者”网易严选也慢慢“哑火”,不复最初的增长势头。从因为“收入占比甚少”,被网易停止披露财务信息后,去年网易严选更是直接退出了双十一电商大战,虽然其给出的理由是抵制“鼓吹过度消费”,但当时被不少消费者认为是因为市况不好而采取的“变相营销”。

其他平台的业绩更是表现低迷。因此,这些年,各电商公司在披露财报时,大多数要么回避直接公开其精品电商业务的详细经营数据,要么将其粗略地一笔带过。

而在一众对自身经营数据遮遮掩掩的精品电商中,小米有品算是个“异类”。

小米集团官方财报显示,2019 年上半年,有品电商平台的商品交易总额(GMV)达38亿元,同比增长113.9%。而在随后的双十一大促中,小米有品表现也较为亮眼:11月11日当天12分22秒销售额破亿,总体GMV较上一年上涨210%。

此外,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团披露,其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广告和游戏以外的互联网服务收入,包括有品电商平台、金融科技业务、电视互联网服务及境外互联网服务所产生的收入,同比增长39.5%,占互联网服务总收入的39.0%。

增长的销售业绩给了小米有品“开诚布公”的底气,而助推小米有品实现逆势增长的,则和有品独特的业务模式分不开。

与采取ODM模式(即通过向上整合生产商和供应链,向下打通消费者的产销一体化模式)的“严选们”不同,小米有品采取的是“自有产品+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产品+第三方品牌产品”的方式,从一开始便放弃了完全自营的模式。除了小米、米家及生态链品牌,还引入拥有设计、制造、销售、物流、售后等完整链条能力的第三方品牌产品。

从2019年开始,小米有品引入了国际厂商和知名品牌,并开辟了名品折扣频道,销售Gucci、Prada等奢侈品,同时布局线下实体店,为小米自家、生态链企业以及第三方品牌提供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如今,小米有品已涵盖家居、日用、餐厨、家电、智能、影音、服饰、出行、文创、健康、饮食、洗护、箱包、婴童等各大生活消费品品类。

面对传统电商的强悍根基和新兴电商的迅猛攻势,精品电商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今后,小米是否会大力发动有品这只船桨,重新搅动精品电商“海域”,值得期待。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