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菜6假?外卖骑手跑腿的黑幕,终于被曝光了!

电商头条 2021-03-23 09:41:46
零售 2021-03-23 09:41:46 阅读 1868 评论 0

电商“肿瘤”,正在感染外卖行业!

一、骑手跑腿,7个菜6个假!

网上购物,见过买到假表、假手机、假化妆品的,你见过买到假菜的吗?

上周末,武汉的李女士见到了。

武汉有家很有名的美食店,叫“靓靓蒸虾”。3月20日,为了招待朋友,李女士通过外卖跑腿,斥资486元,点了这家店7道菜。

让人意外的是,等李女士打开包装盒,发现原本的大份凉面变成了小份,这怎么吃得饱呢?一定是商家搞错了。

于是李女士立马跟商家联系。这不联系不要紧,一联系就发现问题大了——7道菜,只有1道是靓靓蒸虾做的!

这是怎么回事?

在沟通过程中,商家说,你拍个照片给我核对一下。结果照片一看,商家懵了:我给你确定,那个不是我们家的单!

首先,这个外卖包装盒就有问题。

靓靓蒸虾的外卖盒是黑色的,但在李女士的照片里,很多菜用的都是白色包装盒。

其次,这个凉面也有问题。

白色盒子里的凉面有黄瓜,但靓靓蒸虾的凉面从来不放黄瓜。

最后商家和李女士一一核对,发现除了一份葱烤虾球,其他6道菜都不是“正版”的,连打印小票都不是……

商家提供的监控录像也显示,这位外卖小哥的确只拿走了一个菜。

那么其他6道菜到底是从哪来的?

商家不知道,李女士只能去问跑腿骑手。

然而对于李女士的疑问,跑腿骑手却一口咬定,“只有一个凉面我是在外面买的”。

骑手还反复强调,我付的金额都是一样,没赚你钱,我说的都是实话。

然而等媒体戳破他的谎言之后,他又面不改色的改口,“我只赚了二三十元(差价)”。

根据骑手发来的截图显示,另外6道菜来自“虾蟹神”,他总共付了349元。

349元+靓靓蒸虾的葱烤虾球80元=429元。李女士这单总共付了486元,也就是说,除了20元应得的跑腿费,这位骑手还额外赚了37元差价!

这一趟跑腿,跑得值啊!

一般外卖骑手平均月薪7750,每天要跑将近50个订单。而这位跑腿骑手呢,每天只用跑不到5个订单。

二、哪来的外卖小票?

在整个事件中,让风清感到震惊的不只是这位骑手,还有他手里的那张小票。

明明只有1个菜来自靓靓蒸虾,为什么他能给顾客提供7个菜的完整小票?

这是骑手的个人行为,还是他跟餐馆的合谋?

对于这些问题,骑手没有回答,而是直接挂断了电话。

一位骑手的越轨,我们可以说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如果这是外卖跑腿行业的潜规则呢?

风清细思恐极。

我们点的跑腿服务当中,到底有多少被人半路掉了包?

那些吃起来味道不太正宗的饭菜,有多少其实不是商家的锅,而是来自店面都没有的幽灵餐馆?

要知道,在这种昧着良心赚差价的模式当中,订单价格越高,骑手的谋利空间也就越大。

换句话说,周末没空做饭,你为了家里孩子的健康,精挑细选,选了一家卫生好、食材好、口味好,价格也高的餐馆,结果却最容易被骑手掉包欺骗……

在外卖跑腿模式当中,这样的造假行为,伤害是不只是消费者,还有“正版”商家。

这次无辜背黑锅的靓靓蒸虾就站出来表示,希望市场监督部门、外卖平台能协助维权。

话说回来,这次的事到底是骑手个人行为,还是背后藏着一条黑色产业链?

风清的猜测是,产业链正在形成。

首先,正常骑手谁能随身携带一台打印机,并且随时按需打印出一张张假小票呢?没有技术人员帮忙,一般骑手是做不到的。

其次,这位骑手的造假过程,简直是漏洞百出。

他为什么要去正牌店买1道菜?不是因为别的地方买不到,而是为了规避平台查询送餐路线。

作为骑手,他熟悉外卖平台的规则,但对于食物造假,他显然还没和餐馆形成良好配合。否则也就不会出现餐盒颜色不一样的情况了。

这一次,李女士是因为一份搞错了分量的凉面,无意当中联手商家揭露了真相。

但在整个跑腿行业,还有多少人陷入骗局而被蒙在鼓里?

答案恐怕无人知晓。

三、电商恶习正在侵染外卖行业

电商,生来就有原罪。除了刷单,最臭名昭著的问题就是卖假货。

几万几十万的奢侈品可以造假,几千块的运动鞋可以光明正大的卖A货,就连几十元的日用品,也有人拿几块钱成本的劣质货来冒充。

为了赚差价,有人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

在电商造假产业链上,凭借中国过剩的劣质产品制造商,什么样的假货都能造的出来;营业执照、商品证书、商标吊牌……更是堪称造假一条龙服务。

如今在外卖行业,类似的情况有过之无不及——

看起来美味可口的宫保鸡丁,用的其实是几块钱成本的料理包;享誉全国的知名火锅品牌,用的是沾了食客口水的地沟油;地图上找不到的幽灵餐厅,频频登上外卖平台的推荐榜单。

过期的变质肉,厕所洗手池洗菜,用过的筷子、餐盒洗了再用,PS营业执照的黑店,三天上线外卖平台……

如果说电商造假仅仅是在谋财,那么外卖造假,就是直接在拿顾客的身体健康开玩笑,这是在害命!

外卖平台,的确该出手了,国家监管部门,也更应该举起铁拳!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