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双十二,透支的购物节

电商头条 2021-12-13 17:54:47
行业观察 2021-12-13 17:54:47 阅读 1572 评论 0

1.“双十二”名存实亡

 比起刚刚过去的双11,双12的动静小了不少。

今年,号称年终购物盛典的“双12”在活动前5天,淘宝店才挂上了“12.12 0点开享,每满199减25”的标签,天猫店则等到12月10日才缓缓露出“每满200减20”的字样。

本次双12全民淘宝节活动的预热期有5天,从12月7日至11日,售卖期为12月12日至14日,加起来一共8天。

而此前的双十一,却持续了一个月之久。

10月13日李佳琦就在微博上发布选品单,宣布“双11来了!”10月20日,各大主播开播,商家开始第一波定金预售。11月1日凌晨,“尾款人”们熬夜付钱,话题直登微博热搜。

 再看双12,可谓是不紧不慢。12月5日,李佳琦发微博说“双12有的有的,发布需求汇总”,直到12月10日才发布选品信息。

format-jpg

与“双11”宣传的火热气氛相比,各大电商平台的“双12”显得相对安静,热度也明显低于“双11”。

另外,今年“双12”的优惠力度也不是很大,基本上都是常规的满减和补贴优惠。

比如雅诗兰黛小棕瓶,双11和双12一套下来都是530元,但区别在于双12比双11少了两个1ml的粉底液小样,赠品化妆包也从羽绒包、流苏包二选一变成一个印花化妆包了。

而且优惠券也是“躲躲藏藏”,网友发现,想要领取双12的红包要先进入淘宝页面中部的“双12主会场”,下拉一会儿,才能找到一个隐秘的满100-10元红包。

电商平台内部人士透露,“双11”刚过不久,加上明年过年早,年货节反而是过年前平台促销的“重头”,会投入的资源更多。所以今年的“双12”只是常规促销。

与“双11”仅相隔30天,让这个“双12”显得有些尴尬。

许多网友表示,“都不知道今天就是‘双十二’了”。

没有铺天盖地的促销广告和红包雨,没有直播带货大战,也没有各平台的数据较量,微博热搜榜上,取而代之的是主播雪梨的负面新闻和其淘宝店铺下架的消息。

在经过一年的购物节轮番轰炸后,平台、商家和消费者似乎都已经透支了购物热情。

2. 消费者和卖家都“玩不动了”

现在电商造的节实在太多了。

三月有妇女节、水饮节、五月有五折天、六月有618,七月有吃货节,十月就开始进入双十一,十二月有双十二和双旦,紧跟着的还有年货节......

以前的购物节,商家为了冲销量愿意让出一部分利润,最终很多人能买到确实便宜的东西。现在的商家在电商平台上都不容易,每次赶上购物节都想狠狠赚一笔钱。

而双十一大促战线的拉长,让很多商家甚至连双十一盘点和售后都没能完成,就又要开始筹备双十二活动。

无论是精力还是成本负担都很大,还要顾及到双十一与头部主播签署的保价协议。让利的幅度不及双十一大,促销力度也就不及双十一,所以根本“卷”不动了。

并且,消费者在双11已经透支过一波购买力后,想买的东西在双11已经买完了,没有那么多“凑热闹”的理由了。

另一方面,对于普通的购物节促销形式早已感到疲倦,消费陷阱已渐渐被人人们熟知,在国家的引导下,信贷支撑起来的超前消费泡沫破灭。

在电商平台频繁促销的背景下,电商节日期间“低价”问题已受到多方关注。今年11月,中消协就提醒消费者“低价”不可迷信。

“不买立省百分百!”更是时下许多年轻人的信条。

format-jpg

在豆瓣上有一个“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这里有30多万组员,他们称自己为“理智鹅”尝试对购物这一行为进行反思与审视。

而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电商的发展,更是让原先的双11,成为了现在的每天都是双11。既然优惠力度不大,那消费者为什么一定要等到购物节再下单呢?

3.购物节将探索新定义

“真正的购物节应该是一年一次,这样大家才会更加珍惜。可是随着电商平台之间的内卷,几乎每个月都有购物节的活动。购物节越多,就会越缺乏稀缺性,最终的结果就是购物节日常化。”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今年双十一全网交易额同比增速仅为12.22%,这是近12年来最低增速。

其中天猫平台总交易额为5403亿元,同比增长8%,而在过去四年,天猫平均增速均保持在26%以上。

无疑,电商行业正在经历一次大考,购物节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format-jpg

从2009年天猫发起了首个购物狂欢节起,12年间,双十一全网成交额翻了超11000+倍,购物的方式也从单纯的付款下单变成了“满200减30”、“组队PK”.......原本属于消费者的shopping day,衍变成了一场商家的狂欢。

有低价,有实惠才叫购物狂欢,一味的把消费者当韭菜,谁也不是傻子。

据黑猫投诉发布的《2021年“双11”消费投诉数据报告》显示,双11期间,购物平台、美妆服饰和货运物流相关有效投诉量有大幅度增长。

其中美妆服饰行业“双11”前后有效投诉量提升了3858%。蒂佳婷、FILA、薇诺娜、OLAY的投诉量在“双11”期间显著增加,投诉理由集中在保价问题、未按约定期限发货、与客服沟通无效、虚假宣传上。

双11引发的消费问题,包括欧莱雅安瓶面膜差价事件、薇诺娜虚假发货等,都表明购物节也是时候该停停了。

尴尬的双十二背后,映射出如今市场的倦怠,购物节的“买买买”终究沦为了一个口号。

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平台应该回归理性,把核心购物节沉淀下来,做精做细。比如京东的618、阿里的双11,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实惠,回归初心。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