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等22部门:到2025年网上零售额达到17万亿元左右
12月31日消息,为推动“十四五”时期国内贸易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商务部等22部门制定了《“十四五”国内贸易发展规划》。
规划指出,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0万亿元左右;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达到15.7万亿元左右;网上零售额达到17万亿元左右。
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1.6万亿元增长到39.2万亿元,年均增长6.5%,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品市场。2020年,内贸主要行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为12.8万亿元,占GDP比重为12.6%,仅次于制造业;拥有各类市场主体9068万个,占全部市场主体近七成。
网上零售额稳居全球第一,2020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达到1/4左右。
电商扶贫、家政扶贫、产业扶贫举措有力有效,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覆盖,家政扶贫累计带动85万余名来自贫困地区的劳动力从事家政服务,农产品产销对接扶贫系列活动覆盖“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在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中,内贸行业为生活物资保供稳价作出了积极贡献。
规划指出,“十四五”国内贸易发展要坚持创新引领,推动流通数字化智能化。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仓储、运输、分拣、包装、配送等物流设施设备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等。
发展流通新业态新模式,开展电子商务创建示范和国家“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推进电子商务创新发展,促进线上线下协调发展,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协调发展的电子商务主体,培育更多“小而美”网络品牌等。
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规划提出,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部门要积极发展农村物流,深化农村电商发展,推动电商与快递物流等协同发展,引导电商平台投放更多适应农村消费特点的工业品下乡,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实施“数商兴农”行动,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和改造,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主体,持续开展电商人才培训。
此外,在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践行绿色低碳、完善国内应急保供体系、健全流通治理体系等方面规划也提出诸多要求,并提出包括优化财政政策体系、创新金融支持政策等七大保障措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