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聪炮轰连花清瘟,起底抗疫“神药”背后家族

大佬说 2022-04-20 09:13:17
人物 2022-04-20 09:13:17 阅读 10131 评论 0

format-jpg

王思聪一句话,让以岭药业蒸发了160亿。

“证监会应严查以岭药业。”

随之而来的,是连续3天开盘跌停,封单超过22万手。甚至出现了1.54亿元的巨额抛单。这支医药牛股,霎时跌入愁云惨雾,不得解脱。

4月14日13时,拥有4000万粉丝的王思聪时隔半年,发布了他2022年的第一条微博。这是一则视频转发,内容旨在厘清世卫组织是否推荐过连花清瘟胶囊。

format-jpg

矛头直指抗疫“神药”连花清瘟胶囊背后的生产商以岭药业。

一石激起千层浪,舆论场的反响极为巨大。消息迅速从微博扩散,几乎所有平台的用户,都加入了这场讨论。

1个小时后,王思聪默默编辑了这条微博。去除了所有个人观点的语句,替换为不带情感色彩的四个字“转发微博”。

format-jpg

但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


一、风波乍起

针对王思聪的质疑,以岭药业的反应不可谓不迅速。

当天下午,以岭药业证券部的工作人员就火速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发表了声明,否定了指控,相信“清者自清”。并且直接对呛王思聪:“不能因为‘王思聪’三个字眼,就随意提出疑问”。

4月16日,以岭药业再次公开回应称,公司从未在任何场合表示“世卫组织推荐连花清瘟”。

而这样的回应,已然完全不够解答大众的疑惑。因为公众的质疑,已经远远不限于世卫组织是否推荐过连花清瘟这件事上。

王思聪也不是唯一一个站出来质疑的人。

有网友摘录了连花清瘟的研发史。这是来自《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6月30日的报道:

“ 他们昼夜攻关,在短短的15天内完成了‘连花清瘟胶囊’的提取、浓缩、干燥、成型等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

一款新药,用了15天就研发成功。对比动辄数年开发的疫苗、特效药,连花清瘟的效率一骑绝尘。

但这种速度难以让大众安心。

神速和“神药”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放在医药研发领域,过快的研发速度,只会让公众心生疑虑。

format-jpg

以饶毅为代表的专业人士,更是发文直斥这种研发速度的不合理性:

“专业的世界上有天才,但从来没有从研制到生产只用15天就发明治疗全世界不能治疗的新病的新药的超天才。这恐怕需要中国生物医药界三生有幸,命令几个爱因斯坦同时转世投胎加入?”

“这种故事不仅有人信、还有人推,神奇无比。这些人暴利,只是欺负病人?不是,恐怕更可能是欺负我们全中国每一个人。”

点燃舆论怒火的,还有一则关于连花清瘟占据上海宝贵运力的帖子。据发文网友称,自己参加志愿车队前,“没人想得到莲花清瘟会占去三分之一的运力”

不少上海网友也在评论区表示,自己没有收到社区的菜品供应,但收到了两盒连花清瘟胶囊。

这导向了一个新的问题,需要调配大量运力,向健康人群发送连花清瘟吗?

format-jpg

4月17日凌晨,知名医疗自媒体“丁香医生”推送了一篇题为《不要吃连花清瘟预防新冠》的文章,不出意外地,刷屏了各家族群与朋友圈。

这篇详细阐述了在目前的科学条件下,可以下列三种措施来预防新冠,物理阻断、诱导免疫反应和暴露前预防。

连花清瘟没有列入其中。文末更是直言,“没病不要乱吃药,连花清瘟也一样。”

对于缺乏医药领域专业知识的大众而言,丁香医生这类信誉良好的专业媒体,是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

format-jpg

不仅是丁香医生等医疗自媒体站出来发声,认证为“湖北省卫生计生宣传教育中心”的公众号“健康湖北”等官方宣传机构也紧随其后,明确表示《别乱吃!连花清瘟不能预防新冠》。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从未批准过连花清瘟作为预防用药,

甚至连前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现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都三度发文,从多个角度审视了吴以岭与其企业、其产品的巨大争议。

舆论场上的多股力量,共同导致了以岭药业股价闪崩。


二、神药之父

吴以岭是以岭药业的创始人,也是连花清瘟的发明者。

他更耀眼的身份,是中国“院士首富”。

format-jpg

2011年7月,以岭药业成功登陆A股。上市当日,吴以岭凭借个人持股市值超过60亿元,一举超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成为中国院士首富。

此后,他的身价一路走高。截至2022年4月15日,其身家高达188亿元人民币。

这一切从河北一位赤脚医生开始说起。

吴以岭的父亲是河北衡水当地小有名望的赤脚医生。吴以岭从小耳濡目染,更在高中辍学后随父亲四处行医。

直到1977年,他迎来了自己命运的转机。

国家恢复高考,吴以岭顺利考入了河北新医大学中医系。

医学系5年的课程,他用1年3个月修完,而后被南京中医药大学录取为首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回河北,在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工作。

安稳工作数年后,吴以岭接诊了一位老年冠心病患者。

据说他已经看过许多医生,病情却始终没有好转。吴以岭看着市面上的现有药物,也觉束手无策。他决心研发一种新药。

吴以岭自创了中医络病学,并建立“络病证治”学说。

在此指引下,他在药方中加入了水蛭、全蝎、蜈蚣、土鳖虫、蝉蜕,据信它们都有着活血化瘀的功效。

吴以岭给这个新药方取名五龙丹,后来改成了更通俗易懂的“通心络”。那位老年病患,据说后来病情明显好转。

这也让吴以岭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他相信,五龙丹会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format-jpg

1992年,改革开放的浪潮在祖国各地激荡。43岁的吴以岭辞掉了中医院的铁饭碗,自己筹钱成立了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

两年后,研究所下属单位黄帝制药厂成立,这也是以岭药业的前身。

通心络这款药,确实成为了吴以岭发家的基石。

他赶上了中国药品注册史上,最热闹的年份,最多时一年有高达一万个药品文号得到批准。

1998年,通心络胶囊也正式获批上市。

早期的数据不可考证。但直到以岭药业上市,这款药对以岭药业的贡献,都占据了绝对大头。

format-jpg

根据上市前的财报数据,2008年到2010年,以岭药业通心络贡献的收入分别为6.4亿元、7.17亿元、9.21亿元,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8%、44%、56%。

一款药就赚到盆满钵溢。

吴以岭也没有把宝全部压在通心络上。2016年,通心络胶囊开始被许多地方纳入重点药品监控目录。该目录旨在针对一些临床使用不合理问题较多、使用金额异常偏高、对用药合理性影响较大的药品。

以岭药业始终积极寻找着新的增长点。

2003年,医者仁心的吴以岭当仁不让,选择了攻关非典。

这也就有了15天研发出连花清瘟的传奇故事。

但连花清瘟并没有赶上非典的医疗实践。

2004年5月,连花清瘟胶囊获批上市。此时非典疫情已经消散三百余天。

但流感季年年都有,连花清瘟在一次次流感肆虐中,发挥了作用,成功被列入国家卫健委的诊疗方案。

据中国新闻周刊统计,从2005年至2019年,连花清瘟胶囊累计19次被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列入治疗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诊疗方案,多次成为甲型H1N1、中东呼吸综合征、H7N9等病毒性肺炎治疗药物。

连花清瘟甚至选择了进军国际。吴以岭也对此寄予厚望,期望能够在临床研究中为传统医学证明正身。

根据以岭药业的官方说法,这是“全球第一个进入美国FDA临床研究的治感冒抗流感复方中药”。

format-jpg

2015年12月,美国食药监局(FDA)正式批准连花清瘟在美国开展二期临床研究。

这是一项严格遵守国际规范化临床设计,从为期6个月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在30家临床研究中心进行研究,筛选了420名流感患者。

如果结果通过,那这将是中医中药在世界范围内的一次重大突破。

只可惜,时至今日,这项研究仍然没有公布结果。


三、学术与股市

多年后,钟南山院士站出来为连花清瘟的效果打包票。

format-jpg

2020年5月16日,《植物医学》(Phytomedicine)杂志发表了一项有关连花清瘟的临床试验结果,论文通讯作者包括贾振华、钟南山,称连花清瘟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显著缩短新冠患者的康复时间,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这个重大利好消息,迅速反馈到以岭药业的股价上,并被大量引用、宣传。

但学术界的质疑也随之而来。

免疫学家商周解读了这份研究,他提出多项要点。

包括这项研究缺少对照组,实验不够研究。

选用无基础病的轻症患者,在14日恢复率上仅有不到十个百分点的差异。

非双盲实验,有安慰剂效益影响实验结果。

最终得出结论,认为该论文距离证明连花清瘟有效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一年后,一份知名科研打假网站披露了一份针对该论文的举报,称与钟南山院士并列论文通讯作者的贾振华,未能在临床试验论文中披露公司的利益联系。

还不仅是普通的研究者与项目资助人的关系。

以岭医院院长贾振华,硕士毕业后进入河北以岭医药集团络病研究室,并在三年后开始攻读吴以岭的博士。

双方不仅有师生之谊,贾振华本人也曾参与到连花清瘟的研究过程,并因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外,他的妻子吴瑞,正是吴以岭的女儿,自2010年开始,吴瑞任职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职位,是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

按照基本的学术界伦理要求,这些信息需要在论文中进行披露。

另一方面,作为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随着以岭药业股价的飞涨,这些家族股东、实控人亲属开启了减持模式。

其中以吴以岭的弟弟吴以红减持力度最大,减持744万股,套现1.46亿元。减持数额巨大还有公司董事、以岭医药研究院院长田书彦,她减持了860万股。

对比此前股价的猛涨,连花清瘟的营收也不容小觑。2021年前三季度,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41.6%。

而决定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发投入,相关数字就显得平淡许多。

相较其他巨头药企20%左右的研发投入,以岭药业把研发费用压缩在6%左右。

以岭药业更倾向于把资金投入市场活动费、推广费与办公费。

以2017年到2019年的数据为例,以岭药业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6.01亿元、18.2亿元、22.27亿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39.23%、37.8%、38.23%。

这或许是王思聪一句话,让以岭药业160亿市值蒸发的另一个原因。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吴昕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