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下半场,百亿补贴成了拼多多的杀手锏

首席电商观察
2022-06-09 19:29
一、拼多多百亿补贴常态化

现在提起拼多多,大家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已经不再是假货横行的“拼夕夕”,而是炙手可热的“拼爹爹”。

花费三年时间,拼多多用百亿补贴买回了消费者的信任,并使得拼多多成为部分消费者心目中最具性价比的电商平台。

format-jpg

(拼多多正品保障)

如今,已是拼多多百亿补贴的第四个年头。但在最初,拼多多的杀手锏还是建立在社交模式之上的“砍一刀”。

利用微信庞大的私域流量和商品超低价的优势,拼多多迅速坐上中国电商平台的第三把交椅,成为一匹黑马。

走过最长的路,就是拼多多的套路。但很快,这个被一刀砍出来的万亿帝国,就被自己的套路困住了。

拼多多深以为自己抓住了人性的弱点,病毒式营销铺天盖地。这样做的后果,却是来自市场的反噬。

随着时间的推进,消费者逐渐看清了拼多多的套路。这种矛盾在拼多多模糊活动规则之下被激化。

用户增长初期,很容易就可以砍下免费的商品。但在用户增长逐渐饱和的时候,就有消费者发现,哪怕很努力拉好友助力,也很难砍到0元。

于是,深感被愚弄的消费者愤怒了。

今年年初,就有#拼多多六万人砍价不成功#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主播召集广大网友的力量都没能砍价成功。

这样的情况下大家纷纷质疑,拼多多的“砍一刀”活动是不是骗人的。

format-jpg

另一方面,拼多多假货多、商品质量差的缺陷被暴露出来。“拼夕夕”、“并夕夕”等代表残次品和山寨品的标签将拼多多钉在了耻辱柱上。

拼多多的品牌形象遭遇重大危机。为了与拼多多撇清关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少品牌纷纷发布声明称自己没有入驻拼多多。

format-jpg

(三只松鼠发布声明)

这对一个电商平台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事实上,拼多多的策略早早就开始转变,百亿补贴就是其为了拉升品牌形象推出的又一杀手锏。

百亿补贴“假一赔十”的口号喊出以后,不少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被物美价廉的大牌商品吸引。

不仅有平台和品牌背书,而且是全网最低价,不得不说这样的拼多多太香了。

拼多多坚持百亿补贴的大牌正品低价策略,消费者满意度和信任度逐渐得到拉升。

现在,百亿补贴已经成为拼多多乃至整个行业常态化的运营手法。

时过境迁,如今电商竞争日益激烈,购物狂欢节遇冷,反而是去伪存真的百亿补贴获得了大家的青睐。

不玩套路,直接减价,是百亿补贴捕获消费者的重要原因。

据《2021年新青年时尚消费趋势发展报告》,拼多多成为时尚消费者首选性价比平台,备受新青年消费者青睐。

摘掉“拼夕夕的帽子”,拥有百亿补贴的拼多多正逐渐成为年轻人和下沉市场的宠儿。


二、百亿补贴下的农产品原产地

投资大佬段永平出手买入拼多多时表示:“虽然还是看不懂其商业模式,但觉得他们对农产品的支持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正如他所说,拼多多让千千万万的新农人看到了新的增长可能。

农业一直是拼多多的最强标签,百亿补贴的重点也是农产品。时至百亿补贴3周年,拼多多已经覆盖农产品超过4万款。

长久以来,我国农户经营存在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科技水平不高等特点。

此外,因为农村基础交通设施不便,娇嫩不耐储存的农产品面临着高昂的运输成本。

针对我国农业产业链的特点,拼多多深入原产地,引导农产品的标准化和统一化生产,帮助农民朋友们实现综合收益的提高。

例如雪莲果,拼多多通过与云南省农科院合作,做出统一的标准,帮助农户规范栽培措施、选种、品质等。

什么样的果子卖什么价钱,通过对雪莲果进行分级,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大大提高,也卖出了更高的收益。

format-jpg

其次,拼多多作为电商平台采用原产地直供的模式。

商家直接从农户手中购买农产品,省去了传统销售渠道的中间环节,不仅控制了价格,新鲜度也得到保证。

以水果为例,相信有很多朋友发现线下商超的水果越来越贵了。一个西瓜100元,两只桃子30元,已经变成了大家吃不起的样子,但是拼多多水果的价格还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空间。

format-jpg

最后,拼多多还通过“农地云拼”的模式,链接供需两端的需求。

“农地云拼”就是采用拼购的模式,把分散的需求,汇聚成集中的订单。

拼多多通过“农地云拼”创新技术营造出的稳定订单生态,来帮助农户持续增收。

而农户需要做的,仅仅是保证价格和品质。通过百亿补贴形成的价格优势,农户和商家不缺流量和订单。

作为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给中国农产品的发展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三、流血补贴,拼多多到底图什么?

2018年亏损102.15亿,2019年亏损69.68亿,2020年亏损71.8亿,一路以来拼多多一直在亏损。

营销支出超过实际收入,是拼多多亏损的重要原因。其中,营销费用主要用于广告和补贴。

从财报来看,拼多多每个季度的营销费用基本上都高于40亿元,远远高于对手的其他平台。此外,拼多多还成立了百亿农研专项,把全部利润都投了进去。

烧钱让利,甚至不惜亏损,拼多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一直以来,拼多多主打的就是性价比。但是通过性价比吸引的消费者存在一个问题,即平均收入水平不高。

这种情况下,想要让用户掏出钱来,只能先补贴一部分。另一方面,通过百亿补贴可以反向推动拼多多向中高端消费者靠拢。

这种自杀式的补贴是有效果的,拼多多平台商家和用户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年度活跃用户达到9亿的拼多多已经走在了竞争对手的前面。

format-jpg

(拼多多活跃买家情况呈现上涨趋势,增长逐渐趋于平缓)

但是辉煌的另一面,这已经是拼多多实行百亿补贴的第四年了,很难拉动用户继续增长。难逃死局,拼多多需要新故事。

目前来看,拼多多正在从营销驱动转化为研发驱动。

拼多多董事长陈磊表示:“我们选择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数字技术、农业科技和农产品物流等领域。”

战略转型中,拼多多逐渐降低了营销费用的比重,并保持重投农业的节奏。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拼多多扭亏为盈,全年营收939.5亿元,净利润138亿元。

未来,拼多多的故事还很长。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3月28日消息,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和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多多承办的“农云行动”生鲜专场培训会近日在南宁正式落地。据了解,“农云行动”于今年2月份正式启动。此外,为助力广西农产品的高质量“数实融合”,“农云行动”还将在保持“零佣金”的基础上,投入优势资源包,强化对优势农产品的补贴,并为农产带商家对接仓储、冷链等专用农货物流体系,提供全链路的农产品上行基础设施服务。
多多启动暖冬行动
12月12日消息,人民日报联合多多近期启动爱心助农“暖冬行动”,联动顶端新闻,面向河南全省农业种植合作社、种植户等征集应季农产品待销信息,让一些待销农产品卖得更远,销得更好。多多平台上线“爱心助农”活动专区,加大流量、补贴资源包投入,推动各地应季待销农产品拓展销路。此外,平台将为参与此次活动的涉农商家提供专项扶持政策,推动更多的商家、供应商参与到爱心助农中来。
12月10日消息,多多双12百亿补贴新一轮“超级加倍补”活动近日正式启动,此次“超级加倍补”活动将从12月8日上午10点延续至12月13日上午10点。活动期间,消费者只需进入多多首页,点击百亿补贴频道并进入“加倍补”活动专区,即可一站式加购全球好物。活动商品重点覆盖美妆、个护、母婴、食品、生活电器等多个类目的大牌好物,并在百亿补贴日常价基础上叠加双重优惠,最高折扣可再打5折。
12月10日消息,今年第一批海运车厘子到了,首批抵达香港的车厘子共244柜,已于当日第一时间登陆多多百亿补贴频道。相较目前已在市面销售的空运车厘子,海运车厘子的到港,意味着车厘子这一“贵族水果”将开启大规模供应,并迈入价格下行阶段。
10月29日消息,日前,多多百亿补贴正式启动第二轮“超级加倍补”活动,并发布首轮活动战报。自10月11日至18日,首轮“超级加倍补”累计订单量超过1640万单,生鲜食品类目的订单量占比达到32%,手机数码类目的销售额占比超过4成,美妆、个护、母婴类目的销售额占比达到28%。
多多百亿补贴率先启动今年的双11大促。
自5月19日启动以来的一周内,百亿补贴商家数量同比增长九成以上,手机类目销售总量达到300万台,多个家电品牌销售额破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