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加速洗牌,最大黑马已经出现

电商行业
2022-07-29 10:17

打败永辉、盒马,朴朴成为生鲜电商黑马

生鲜零售行业向来人头攒动。

前有“老三团”、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初创头部生鲜电商,后有京东、美团、拼多多等巨头涌入。

而在众多头部玩家的夹缝中,冒出头的是朴朴。

在这一赛道上,朴朴显得非常低调,默默无闻,但却一鸣惊人

凭借“纯线上运营+前置仓配送”的模式,在永辉超市总部的地盘——福州,朴朴直接碾压永辉、逼退盒马,成了生鲜霸主。不仅如此,成立仅仅6年,朴朴已经实现150亿元的营收。

而且,它还在街头打出了特色,在美团黄、饿了么蓝、京东红之外,“朴朴绿”成了奔走于广深街头的新势力。

format-jpg

在劲敌林立的背景下,朴朴崛起如此之快,还得从其定位及模式讲起

朴朴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性价比和配送速度

论性价比,朴朴的商品价格普遍不高,与永辉、盒马相比,其优惠力度堪称“生鲜界的瑞幸”;论配送速度,朴朴的slogan是“30分钟快送超市”,下单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送达,胜过沃尔玛和京东到家。

format-jpg

不仅如此,朴朴超市坚持全品类运营,其SKU多达3500个,是目前业内最多的。除了生鲜外,用户还可以买到美妆、母婴、鲜花、文具等。

在“SKU+性价比+半小时达”的一套组合拳下,朴朴成功打动用户,找到了赛道的破局点,故而得以迅速崛起。

而另一方面,虽说朴朴只做线上生意,但其在线下的宣发推广上也是下足了功夫

在地铁电梯、公交站台、写字楼公屏等地方,朴朴的绿色广告牌铺天盖地、无孔不入

format-jpg

尤其生鲜是贴近生活的行业,线下的广告转化率通常更高,朴朴在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打广告,简单粗暴却有效。

不仅如此,相较于线上高昂的获客成本,朴朴的线下获客办法非常朴素,通过自建地推铁骑,为各类消费群体送上来自朴朴的“关怀”。

format-jpg

为了让年轻顾客注册下单,绿泱泱的地推大军掐着饭点和下班时间守在写字楼下面,只要注册并完成下单,就送一个多肉小盆栽或小水果。还有的蹲守在小区或居民楼附近,給下班回家的打工人送洗衣液、抽纸等等。

凶猛地推加上爆炸式宣传,为朴朴拉到了一大批的用户。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朴朴APP的下载注册用户达1.7亿。

当然,拉用户只是第一步,能否吸引他们继续下单更重要。对此,朴朴APP给与了极大的优惠补贴,新人下单能以0.99元购买到原价20元的商品,还派发188元的优惠券。

format-jpg

在高爆光量和超常规的优惠力度下,用户扎堆于朴朴也不奇怪。

供应链+配送效率,助力朴朴走向聚光灯

零售业有句老话:起势靠流量,生死靠供应链。

生鲜电商的角逐实质是深耕供应链下的商品竞争,而非价格战

为了能在竞争激烈的生鲜行业谋得一寸生存之地,朴朴免去了供应商的进场费,也不要求供应商承担商品滞销的退换货责任,只收取3%-5%的物流服务费。

不仅如此,朴朴还规定,平台内的单一品类如果确定了供应商,就不会再让其他供应商加入,免去了商家的价格战之忧

供应商入驻朴朴后,可以专心做好产品的同时,也能降低成本。因此,朴朴拿到的商品保价,往往比市面低30%左右,这也给了朴朴低价竞争的底气。

而聪明如叮咚买菜,更是直接免去了供应商,做起产地直采,其85%以上的SKU来源产地自采,提高采购效率的同时,减低采购成本。

目前,生鲜电商的模式大致有四种:以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代表的前置仓模式、以盒马为代表的店仓结合模式、以京东到家和淘鲜达为代表的商超到家模式、以兴盛优选等为代表的社区团购模式

format-jpg

对比之下,前置仓的核心优势就在于配送效率上。而朴朴之所以能实现30分钟的配送速度,除了效率的优化,还离不开其采用的前置仓模式

朴朴的前置仓共建有300多个前置仓,基本选择在居民区附近,并保证每个仓可以覆盖到周边1.5公里的配送范围,其覆盖密度远远高于其他同类平台。

format-jpg

不过,生鲜平台的竞争激烈,尽管朴朴在配送效率和前置仓覆盖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想要长久维持下去,需要高昂的管理成本及人工成本。

加之京东、永辉超市、苏宁等大型商超纷纷试水前置仓,生鲜平台陷入了第二轮混战。

生鲜电商身处险境

朴朴加大布局前置仓的力度之际,生鲜巨头每日优选和叮咚买菜却相继传出“撤城”的消息

今年6月底,每日优鲜在3天内关闭了9个城市的业务,仅剩下北京、上海、天津、廊坊这四个城市的站点,其中廊坊更是只剩一个前置仓。

format-jpg

要知道的是,2019年顶峰时期的每日优鲜进入了全国20个城市,前置仓超过1500个,现在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数量只有625个,不到高峰时期的一半

无独有偶,叮咚买菜也停止了天津、廊坊、宣城等十多个城市的相关服务,目前可查到的运营城市只有28个。

format-jpg

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抛弃二三线城市,将业务聚焦于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及其他一线城市。除了降本增效的需求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前置仓模式无法复制到低线城市及下沉市场

在低线市场,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更高,价格越高,就越没有吸引力。加之低线市场的消费者往往更习惯去菜市场,前置仓模式在低线地区很难生存,更难以盈利

以“前置仓模式”的开创者每日优鲜为例,尽管其一度宣称在北京趋于实现盈利,但整个公司一直处于大规模亏损中

2018~2020年,每日优鲜净亏损分别为22.3亿元、29.1亿元与16.5亿元。2021年,公司的净亏损更是高达37亿元。

format-jpg

(图源:不二研究)

作为第一批生鲜电商玩家,每日优鲜和叮咚是少有的“幸存者”,同时期的大部分生鲜电商企业已经被淘汰了,甚至沦落到查无此家的境地。

曾经的“老三团”之一的十荟团,前后完成7轮融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可谓风光一时。

但当巨头与资本集聚,补贴、烧钱、抢人、抢地盘等大战拉开,互联网领域上演的戏码延伸到了生鲜电商。但烧钱换规模的打法并没有在这里生效,反而将它们拉下深渊

十荟团创始人兼CEO陈郢曾承认,“因为此前的补贴战等扰动,公司呈现出不健康的发展状态”。最终,十荟团开始关停合并,直到放弃。

在此之前,还有当时的生鲜电商独角兽“呆萝卜”、易果生鲜等,都先后宣布破产重组,从而在大众的视野里消失。

无数的前车之鉴,似乎都证实了补贴战并不适用于生鲜电商

对于朴朴来说,尽管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能否将这一趋势延续到底,还需时间的考验。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8月27日消息,生鲜电商平台每日发布公告称,每日董事批准任命王珺和Xi Chen为公司联席首席财务官 。Xi Chen于2021年1月加入本公司,现任公司高级副总裁。据悉,每日发布在纳斯达克上市后首份财报。财报显示,2021年二季度,每日总净收为18.9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7%;净亏损为14.332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3.398亿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亏损为8.889亿元。二季度,每日GMV为23.137亿元,同比增长35.4%。
2月19日消息,《电商报》获悉,近日生鲜电商每日发布《2021就地过年年夜饭报告》。与此同时,春节7天里单价高于60元的半成品菜销量同比增长261%。数据还显示,在今年春节,有机、低脂、低糖/无糖类商品销量同比增长74%。《电商报》注意到,每日80%的一线员工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在一个月内,每日一线员工累计测温万次、消毒万次。值得一提的是,春节假期,国内消费爆发。
寻求转亏为,实现自身的健康增长,才是当下生鲜电商平台打破僵局的关键。
4月6日消息,生鲜电商叮咚买菜宣布完成7亿美元的D轮融资。据了解,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新区域拓展、供应链投入及团队建设。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叮咚买菜服务范围覆盖为27个城市。目前,叮咚买菜的日订单量已突破85万单,月收超15亿元,前置仓数量超过850个。而除了叮咚买菜每日、美菜网、多点Dmal等生鲜电商平台也频频被传出上市传闻。
2020年,新冠疫情让生鲜电商重回风口。截至2020年底,其服务范围覆盖为27个城市。目前,叮咚买菜的日订单量已突破85万单,月收超15亿元,前置仓数量超过850个。去年7月,每日获得了亿美元的巨额融资。除了每日叮咚买菜还需要警惕生鲜电商的另一强者,盒马。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23年,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超过8000亿元。
8月17日消息,每日日前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批准任命Shun Lam Steven Tang为公司独立董事。同时,Shun Lam Steven Tang被任命为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成员以及董事会提名和公司治理委员会主席。公司董事、首席财务官兼零售云业务负责人Jun Wang不再担任董事会薪酬委员会的任何职务。以上变动即日生效
生鲜电商每日已收到退市通知。
2月19日消息,据BT财经报道,生鲜电商每日的IPO计划已启动一段时间,且pre-IPO的融资已经接洽了很多家,目前高盛为主导投行。但由于单独看其主营业务的财务数字不够亮眼,该平台需要发掘其他“闪光点”,故每日的IPO进程推进较慢。去年,每日曾宣布正式启动“百亿俱乐部”计划,在未来五年投入100亿,扶持100个亿级合作规模供应商,并对供应商进行六大赋能。
4月7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生鲜电商每日据称考虑最早今年进行5亿美元的美国IPO。此前在今年2月,有媒体报道称,每日的IPO计划已启动一段时间,且pre-IPO的融资已经接洽了很多家,目前高盛为主导投行。
1.消息称每日已启动IPO计划 目前高盛为主导投行 2月19日消息,据BT财经报道,生鲜电商每日的IPO计划已启动一段时间,且pre-IPO的融资已经接洽了很多家,目前高盛为主导投行。但由于单独看其主营业务的财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