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跑上市的快手,早已被抖音远远甩在身后

电商行业
2022-08-22 12:07
1.抢跑上市却逐渐掉队

上市至今仅一年半,快手“短视频第一股”的光环就已经黯然失色。

2021年2月5日,快手抢在抖音前在香港上市,成功拿下了“短视频第一股”的名号。那时短视频市场广阔,快手也被投资人看好,快手面前摆着的无疑是一条平坦大道。

format-jpg

快手上市后,市场参与热情高涨,仅6天快手股价便涨到了417.8港元,总市值最高时突破1.73万亿港元,一举超过了京东、百度等大厂,仅次于腾讯、阿里、美团与拼多多,排在第五位

互联网泡沫吹得越大,破灭的就越快。当市场冷静下来之后,快手的股价便一路震荡下行,截止今日,股价回落到73.6港元,与最高峰时相比,总市值已蒸发万亿港元有余。

format-jpg

快手最近一次披露财报是在5月,从5月24日快手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财报来看,得益于春节、冬奥会等活动效应,快手一季度共营收210.66亿元,上年同期营收170.19亿元;净亏损37.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6.5亿元下降34.1%,远超市场预期。format-jpg

(图源2022年快手一季度财报)

但即使财报数据超预期,也改变不了快手已远远落后抖音的事实。

2017年抖音仅成立半年时,快手的日活就已经突破了5000万。随着抖音提出打造“年轻人的潮流社区”,并以网红明星为活动引流造势,抖音渐渐将比分追平。

到了2019年的上半年,快手宣布日活超过2亿,这时的抖音日活已经突破3亿;截止今年,抖音的日活已经超6亿用户,快手日活依旧在3亿边缘徘徊。

显然,在短视频赛道中,快手从引领者逐渐成为了追赶者。

2.快手向左,抖音向右

快手和抖音逐渐拉开差距的原因,主要是二者方向不同。同样是内容平台,快手和抖音一个偏向社区,一个偏向媒体。

首先是两者的用户基本盘定位不同。

抖音聚焦的一二线城市用户,“腔调”“精致”“小资”的内容更受用户的追崇;而扎根于下沉市场的快手,向来以“老铁文化”为支撑,内容上也更倾向于“真实”“接地气”“生活气息”。

而盛行内容直接就影响用户的表达意愿,比如B站,从流量上看,它远远比不上抖音,但就用户活跃度来看,拥有“弹幕文化”的B站说是能吊打也不为过。

快手亦是如此。据统计,以点赞为10万的视频为例,快手的评论数接近10000条,而抖音的评论仅有3400条。换算下来,快手中用户的表达意愿是抖音用户的3倍。

format-jpg

(图源洞见数据研究院)

其次就是二者推荐机制的不同。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叫“铁打的抖音,流水的网红”。简单来说,就是抖音推荐视频靠的是算法,你的作品能不能火,不在于你是谁,而在于你的这个作品是否优质。

而抖音不同,快手遵循“公平、普惠”的流量分发机制,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流量,平台中自然就更容易产出更多元的内容。

但是这样的模式也导致了社区内作品良莠不齐,喂养了一些不良的主播生态,比如自虐型吃播、过度恶搞、未成年妈妈等等。甚至连央视都点名质疑,“快手对普通人的真实记录,能不加选择地通过公共视频网站传播吗?

这些都足以证明快手在内容上正面临的尴尬处境。

此外,当抖音、快手的用户使用时长相继突破120分钟大关后,可以明显感觉到增长没那么容易了,这意味着用户在平台的消费体验,已趋于饱和,很难再有大幅度的增长。

format-jpg

(图源洞见数据研究院)

可以确定的是,平台已经从追求“流量”,升级为追求“留量”。在留量时代,内容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无疑就是内容。

这样一来,快手曾经引以为荣的“老铁经济”,和曾经奉行的“公平、普惠”,却成了困住它的枷锁,让它寸步难行。

3.多方围剿,快手难再突围

从快手发布的2021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中可以看到,2021快手的线上营销收入427亿,同比增长95.2%;直播业务营收310亿,同比下降6.7%

能明显看出,快手已将线上营销作为主营业务,原先主营的直播业务的占比却在逐步下降。从财报披露出的往年数据来看,快手直播电商业务的同比增长率,已经连续下跌了4个季度。

format-jpg

(图源雪豹财经社)

从电商交易总额来看,快手2021年6800亿的GMV,与抖音2021年1万亿的GMV相比,依旧有明显差距。

另外,在快手一直投入不低的出海业务中,与抖音相比也并无优势。

在2021年的每一份季报中,快手都将海外业务做重要业务进行介绍。据悉,2021年快手海外业务的投入预算达到了10亿美元;今年3月,程一笑还亲自负责国际化业务的产品、运营与商业化,再次释放出加码海外业务的信号。

format-jpg

尽管投入巨大,但反观当前短视频出海的情况,海外版抖音TikTok依旧是一枝独秀,快手没有优势。

据Sensor Tower 发布的应用商店情报数据,2022年2月抖音及其海外版TikTok以超过5700万下载量,蝉联全球移动应用下载榜冠军。

format-jpg

(图源雪豹财经社)

除此之外,短视频领域又杀进一匹黑马——微信视频号。虽说视频号2020才开始内测,但其凭借着微信的流量池,实力自然不容小觑。

此前视频号更是抓住了流量密码,凭借一系列线上演唱会的“回忆杀”成功破圈。

令人意外的是,新入局的视频号在某些方面,也将快手甩在了身后。

据QuestMobile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6月微信视频号活跃用户规模突破8亿,抖音为6.8亿,快手仅为3.9亿。除此之外,视频号2021年的DAU已超5亿,而快手2021年平均DAU仅为3.08亿。

根据快手上市联席保荐券商摩根士丹利的预测,快手至少要到2025年才能初步实现盈利。而距离2025年还有两年多的时间,在各方面都已经落后于人的快手,想要追拼比分,谈何容易。

8月18日下午,快手宣布将于2022年8月23日在香港市场收市后,公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未经审核合并业绩。

不知道这一季度快手的成绩单,有没有意外之喜。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随着都走上了中心化的道路,承载在微信生态的“私域电商”或将在2022年迎来更大的爆发
:让消费者通过值得信任的主播和内容,发现低价好物。
坚定执行AI战略。
今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1世茂港珠澳口岸·胡润全球富豪榜》,上榜企业家财富计算截止日期为2021年1月15日,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联合创始人宿华及均入选该榜单。据悉,上市后三个交易日,其股价已翻了两倍。这边,其此前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11月,日活为亿,月活为亿,电商GMV达3326亿元。因此,张一鸣在字节多元化生态的助推,身家暴增并不会很奇怪。
1月17日消息,发布公告定佳拟投入更多时间于家庭及个人事务,将辞任该公司首席技术官 职,自2023年1月18日生效。鉴于定佳对的重大贡献,他将转任该公司终身荣誉顾问,以继续向公司提供指导及支持。据了解,定佳1982年出生,今年41岁,拥有清华大学软件学院计算机软件学士学位,和联合创始人宿华是同级校友
2月4日消息,科技在港交所公布董事名单与其角色及职能。其中,王慧文、黄宣德、马寅正式出任该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此外,董事会成员还包括:执行董事宿华、,非执行董事李朝晖、张斐、沈、林欣禾。据了解,2020年12月18日下午,美团发布内部信,美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按计划正式退休。
3月26日消息,科技举行2024Q4及全年业绩电话会。会上,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提到,可灵上线之后,一个月内总申请使用人数超过了百万人。目前,可灵正在成为AI时代视频创作的新基础设施。在知名AI测评网站artificial analysis的全球视频大模型评测榜上,可灵1.5 Pro版本与Google Veo 2占据全球前两名的位置。表示,预计在2025年可灵AI将实现收入的跨越式增长。
11月21日消息,在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表示,可灵AI自问世以来,升级迭代了十余次,目前服务用户已超500万,累计生成5100万个视频,超1.5亿张图片。表示,“目前可灵AI的商业化单月流水超千万人民币,进展符合我们的预期,未来我们还将探索更多元的变现模式,我们有信心在明年实现可灵收入规模的快速增长。”
公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Q3手电商GMV同比增长15.1%达3342亿元。
9月15日消息,科技2024年投资者日活动近日在其总部元中心举办,包括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内的公司高管团队集体亮相,介绍公司最新业务发展和战略目标。在发言中,进一步明确了“科技为本、用户为先”的平台战略,并介绍了公司在内容、产品和流量体系上的策略方向。表示,有信心在下半年实现单季度DAU破4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