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沈抖:云计算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入产业共创价值

刘峰
2022-10-18 14:55

10月18日消息,百度智能云官微信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媒体《人民邮电报》刊载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署名文章:《云智一体 深入产业 云计算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深入产业共创价值》。

文章指出,今后云计算的重点在于如何用好算力,聚焦关键场景,满足实体产业的“真需求”。云智一体,深入产业,要不断深入产业需求、深入产业场景、紧抓自研技术,牢牢掌握产业智能化发展的主动权。

format-jpg

图源:百度智能云官微

官网公开资料显示,沈抖,博士,现任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组(ACG)负责人。

沈抖,2012年加入百度,在2012年-2016年期间,曾担任百度公司联盟研发部总监、网页搜索部高级总监、金融服务事业群组(FSG)执行总监。2017年晋升为百度公司副总裁,全面负责百度APP、信息流、好看视频、百家号、百度新闻、百度浏览器、hao123等移动相关业务。2019年开始全面负责移动生态事业群组(MEG),带领团队充分发挥“搜索和信息流”双引擎的优势,打造“一超多强”的移动产品矩阵,将百度移动生态建设成为值得信赖的内容和服务平台,构建繁荣生态。

在加入百度前,沈抖曾在微软(西雅图)担任研究员、科研项目经理,后创办Buzzlabs公司,被CityGrid Media公司收购。

format-jpg

图源:截自百度官网

以下为沈抖署名文章原文:

当前,国际局势变幻莫测,经济复苏面临挑战。与此同时,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快速增长,持续与实体产业加速融合,不断增强实体产业发展的韧性。提升实体产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成为应对宏观环境挑战的一个重要方向。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45%。中国数字经济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融合方面,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

可以预见,今后云计算的重点在于如何用好算力,聚焦关键场景,满足实体产业的“真需求”。这几年,各地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的建设突飞猛进,据统计,国内算力产业近五年平均增速超过30%,算力排名居全球第二。虽然算力的整体需求永无止境,但在很多地区和产业的关键场景下,算力不是真正的瓶颈,甚至不少地方存在超前建设、算力过剩的情况。如何把算力用好,满足产业的关键需求,成为云计算在新阶段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面向未来,云计算必须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把算力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关键场景,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以“云计算为基础”支撑产业数字化转型,以“人工智能为引擎”深入产业生产的关键场景,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供新型支持,我们把它称为“云智一体”。

云智一体,深入产业需求。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数据,生产者通过采集数据,感知生产经营活动。而智能化升级是用人工智能洞察数据,驱动生产决策智能化,是数字化的更高形式。数字化不是实体产业的最终目标,把数据用好,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提升生产效率,产生实际效益,才是实体产业的最终目标和“真需求”。而生产经营中的核心需求,也只能通过智能化的方法得到有效满足。比如,在广汽本田的工厂,百度智能云的AI技术只需 1秒钟就可以完成120多张图片的全车车灯质检,效率明显提高;在龙头化纤企业恒逸集团的车间,智能质检设备的检验效率比人工质检提高了70%,避免了工人长期肉眼质检对视力的损伤。百度智能云以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场景为突破口,通过对关键生产环节的优化,不断创新和积累产业的核心技术,帮助产业端打造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

云智一体,深入产业场景。产业里丰富的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与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技术的发展又为产业低门槛使用人工智能提供了可行性。放眼世界,我国具有最完备的工业体系,有着丰富的生产制造场景,最适合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人工智能的视觉、自然语言理解、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与实体产业结合,可以唤醒企业积累的数据,释放出新的生产力。例如,在国网福建电力,运用百度智能云搭建的AI中台和知识中台,构建起安全隐患识别模型和知识管理平台,使安全隐患识别率提升了30%,识别效率提升了5倍。另外,在解决产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人工智能的“智力”也得到了提升,诞生了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通用型人工智能应用。百度智能云把此类应用沉淀到“开物”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将人工智能变成中小企业触手可及的生产工具,打通了人工智能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今年,“开物”入选工信部“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累计超过200个工业解决方案,沉淀了3.8万个工业应用模型。“云智一体”正成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支点,可拓展数字经济的应用场景和边界。

云智一体,深入产业,必定要紧抓自研技术,牢牢掌握产业智能化发展的主动权。长期以来,百度一直坚持用技术改变世界、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深耕十年,百度智能云具备从AI芯片、框架、大模型到行业应用等全链路的自研能力,形成“云智一体3.0”架构的独特技术优势。“云智一体3.0”从行业核心场景切入,通过打造行业标杆应用,带动和沉淀AI PaaS层和AI IaaS层的能力,向上可以优化已有应用、孵化新应用,向下改造数字底座,使基础云更适合AI应用。具体来说,在芯片部分,百度自研的“昆仑芯”已经量产数万片,作为7纳米通用型GPU,“昆仑芯”已经在工业质检场景中代替国外芯片,使成本降低了65%。飞桨深度学习框架让开发者无须从第一行算法代码写起,可以直接调用飞桨框架和飞桨开发平台的相关模块,大幅降低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门槛,更快推进产业智能化。在飞桨深度学习框架和文心大模型的支撑下,百度智能云的AI PaaS进化为AI大引擎,可以充分利用AI算力,降低使用门槛,加速模型迭代,攻克行业难题。长时间扎实的技术投入,才能由量变引起质变,牢牢掌握住产业智能化的主动权,迎接属于产业智能化的时代。

深入产业,加速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使命。推进产业智能化,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每一位参与产业智能化的先行者,都应发挥自身作用,为产业升级贡献力量。我们坚信,越来越多的中国产业将借助智能技术攀上世界产业的高峰。面向未来,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迈向中国产业智能化的新时代。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7月21日消息,在今日举行的2022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事业群组 负责人分享了企业智能化升级的技术成果和产业趋势洞察。表示,当前,世界经济仍然经历着不确定性的考验,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对抗这种不确定性的主要路径之一,而计算又是数字化转型最关键的基础设施。介绍到,“我们一直在坚持一体、深耕行业。”
9月25日消息,在2024百度大会上,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事业群总裁大会上表示,过去的一年,是大模型从技术变革走向产业变革的关键一年,而大模型与计算紧密结合,正在成为新型的基础设施,“大模型及其相关系统,在短短几年内,正在迅速成为新一代的基础设施。这次变革的速度前所未有”。
4月9日消息,在百度智能GENERATE全球生态大会上,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事业群总裁表示,大模型的产业落地尚处早期,但大模型已经开始真正被用起来了。有别于传统计算,大模型放宽了计算对合作伙伴的技术能力要求,大量的智能新伙伴即将涌现,借助大模型的能力,去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长尾的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
4月26日消息,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万象”2021百度移动生态大会,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表示,百度目前已经建立了全栈式AI布局、多引擎增长的新格局。按照该数据计算百度移动生态增长潜力预计约1700亿美元规模。同时,AI为第二个增长引擎,其公有服务预计达到1160亿美元规模。
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事业群总裁近日接受新浪财经《大道直行》专访。
10月31日消息,面壁智能与百度智能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共同打造大模型端协同解决方案,共同推动大模型技术加速落地具智能、智能终端、边缘计算等行业应用。
“未来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声称与人工智能无关。吃不到这道主菜,将失去一个时代。”
百度集团副总裁侯震宇在2023百度大会·算大会上发表演讲。
12月20日消息,在2023百度大会·算大会上,百度集团副总裁侯震宇以“大模型重构计算”为主题发表演讲。他强调,AI原生时代,面向大模型的基础设施体系需要全面重构,为构建繁荣的AI原生生态筑牢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