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消费上万亿,京东需要更多的会员

电商头条
2023-04-25 09:09
1.京东内测“PLUS家庭共享计划”

京东继续探索电商会员。

近日,有部分网友反映,其京东PLUS会员页面开启了“PLUS家庭共享计划”的内测。

format-jpg

据悉,凡是有内测资格的用户,可以将一张免费的家庭副卡分享给其他人。副卡用户可以享受跟主卡同等的会员权益。

家庭共享会员的模式,在海外并不罕见。包括流媒体平台Netflix、HBO,以及游戏平台Nintendo Online等等,都有类似的家庭会员。一些线下会员商店,如山姆等,同样可以将副卡给亲友使用。

不过在国内,无论是视频平台还是电商平台,几乎都未尝试过家庭会员。京东踏出的这一步,对于行业而言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内测用户提供的页面可以看到,京东PLUS家庭共享计划的主副卡虽然享有同等特权,但也并不会增加权益。

format-jpg

比如原本PLUS会员每月有5张运费券、价值100元的全品类券,以及限额最高500元的10倍京豆返利。分出副卡以后,以上额度也是共享的,并不会增加。

至于其它“品牌95折”“PLUS价”“服饰9折”等特权,由于未设置额度上限,所以可以独立享有。

因此严格来说,PLUS会员的家庭共享计划,只是在不改变原有权益和价格的情况下,增加一个使用者。

考虑到原本很多人购买会员后就会分享给亲友一起使用,家庭会员似乎意义不大。但是用独立账户使用会员权益,肯定会比以前更加方便,一些隐私问题、“代购”容易产生的争端也更好解决。

京东PLUS会员业务部会籍权益负责人高启航曾表示:“如何让用户有更好的消费体验,在平台有更多留存,这是京东各事业群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而基于PLUS会员对用户权益生态的思考,我们的合作可谓一拍即合。”

这次的家庭共享计划,显然也是对用户消费体验的一次升级。

同时,在电商行业的存量竞争时代,进一步挖掘家庭用户的消费潜力,也是京东尝试家庭会员的目的之一。

 

2.电商会员开始发挥作用

京东这次测试的“家庭共享计划”,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此前长视频平台的会员争议。

一些视频平台,在会员价不断提高的同时,权益却在缩水。比如对于多端登陆的限制、对于投屏和HDMI连线的限制等等。

京东如今不涨价还增加了PLUS会员可使用人数,似乎已经给出了足够的诚意。

但必须注意的一点是,视频会员和电商会员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对于视频平台而言,会员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之一,对于定价和权益的调整,都会直接影响到营收。

比如爱奇艺2022年财报显示,其总营收290亿元人民币,其中的会员服务营收就达到了177亿元,占比过半。

而在电商平台,“会员”带来的收入其实不足为道,本质上还是一种促销手段。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妈妈事业群负责人家洛曾说过,88VIP是一个做不到盈利的项目,“从推出之日起,就一直在亏很多钱”。

京东集团副总裁韩瑞也曾表示,如果从收入和支出来看,京东PLUS会员是“远远入不敷出的”。

format-jpg

但也正是依靠这个“入不敷出”的业务,京东一直保持着对于高净值用户的筛选:

2015年10月,京东Plus会员正式上线;2018年9月,会员人数突破1000万;2020年10月,突破2000万;2021年底,达到2500 万;

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京东Plus会员数已经增长到3400万。在所有国内电商平台中,京东拥有最多的付费会员。

京东曾经透露,PLUS会员的平均年消费额是非会员的10倍之多。

而用户对于付费会员的要求其实也很简单,对于一些必要功能,服务能配得上价格就行。至于一些增值服务,则需要做到物超所值才能吸引到用户。一旦违背这一底层逻辑,任何付费会员都等同于鸡肋。

如今电商平台纷纷开启“服务战”、围绕存量用户做文章,付费会员其实就是个很好的突破口。在不影响基础业务的前提下,可以借此满足高质量用户的一些定制化需求。

当然,对于用户而言,“加量不加价”肯定是最好的。京东所推出的家庭会员,不仅顺应了这一需求,还能起到培养用户“会员习惯”、吸引更多新会员的作用。

过去几年,京东PLUS会员数量虽然还在保持高速增长,但京东的整体月活用户只能勉强保持稳定。只有618、双十一等大促期间才有较高的增幅。

format-jpg

(图源:艾瑞指数)

换而言之,付费会员的增长早晚也会陷入瓶颈,京东需要找到其它方法吸纳新会员。比如从原有会员入手,挖掘家庭消费潜力。

京东此前就做过统计,PLUS会员中有80%都是家庭型用户。也是因此,京东的PLUS会员还尝试了医药、家居等品类特权卡,从家庭消费出发。

如今推出的家庭会员,虽然可能会降低单个会员用户价值,但也会收获更高频次的消费,以及来自家庭用户的强大粘性,这才是京东最为需要的。

虽然目前“PLUS家庭共享计划”还在内测阶段,但只要能够进一步摸索出家庭会员新的方向,对于京东巩固存量用户来说依旧意义重大。

 

3.家庭会员的价值有待验证

无论是电商会员还是家庭会员,京东都算是走在了最前面,这也跟京东的平台定位有关。那么,除了京东以外,其它电商平台有可能跟进家庭会员的尝试吗?

比如和京东PLUS会员“齐名”的淘宝88VIP,需要满足淘气值≥1000的条件才能花费88元购买。

而在开通付费会员以后,用户除了淘宝平台的权益外,还能够直接享有优酷、网易云、饿了么等等的年卡。

format-jpg

之所以提供这些额外权益也不难理解,毕竟阿里的体系更加庞大。设置较高的门槛可以促进淘宝用户消费;达成门槛后的高额“福利”,既能成为用户的动力,也能为旗下的其它平台引流。

如果淘宝在此基础上增设家庭会员呢?淘宝平台内的权益,如天猫超市、天猫国际、阿里健康“购物95折”、专属客服等等,即使增加共享账号也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但88VIP最能吸引人的还是其与其它平台的联动权益,这部分权益想要实现家庭共享,还是有着很高的难度。

因而从目前来看,除非能够推出全新的小范围电商会员,否则阿里不太可能尝试家庭会员的模式。

另外像是拼多多,也有着全平台的“省钱月卡”和针对品牌的“品牌黑卡”,这两者的逻辑基本都是简单粗暴地给商品打折。但是拼多多会员本身的价格就不高,而且拼多多对于高价值用户的需求本就不高,也不太可能尝试家庭会员。

由此看来,从电商个人会员到家庭会员的这一步探索,还是需要京东先行探路。在电商行业增量见顶的今天,电商会员以及家庭会员的模式,也许能够成为破局的关键。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6月8日消息,有投资者向南极电商提问,南极电商销售主要是在京东平台还是淘宝平台上?据了解,南极电商此前发布的2020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在各电商渠道可统计的GMV达402.09亿元,同比增长31.58%。其中,阿里渠道GMV为228亿元,占比最高,达56.69%,同比增长12.20%;拼多多渠道GMV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21.98%,达88亿元。此外,京东渠道GMV为57.92亿元,同比增长23.72%;唯品会渠道GMV为22.20亿元,同比增长53.68%。
10月25日消息,近日,百度电商对外发布《平台技术服务费收费标准调整公告》,称度小店将调整平台技术服务费的收费标准,由原标准调整为百分之五。据悉,此前百度度小店不收取平台技术服务费。而在2014年,淘宝开放平台便进行了API使用资源的全面优化,并对所有调用TOP接口的服务商采取API收费的方式。京东、拼多多开放平台也分别在2019年9月和2020年7月对所有开发者的API接口调用进行收费。
12月26日消息,重庆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委联合阿里京东、美团紧急上线“重庆防疫药物保障专区”,为市民定向供应散列通、抗原检测试剂等紧缺药品及防护物资。重庆市市民进入淘宝京东、美团外卖任一电商平台首页,直接搜索“重庆防疫”,即可进入专区。为使本轮投放的药物能够尽量多覆盖重庆有需求的消费者,各平台对紧缺物资进行了限量销售,订单送达地址仅限重庆市内,有需要的市民可在每天10点、20点进入专区选购。
百度电商并没有打算做一个类似京东阿里淘宝的APP,还是依托百度APP,经营的核心场域就是百度搜索和百度信息流。
近期,多位电商自媒体爆料称,淘宝正全面推行新评分体系——“店铺体验分”、“商品体验指数”,以此替代此前的DSR(即淘宝此前的卖家服务评价体系)。不仅如此,淘宝还在内测将体验分全面应用在手淘搜索、首页猜你喜欢、阿里妈妈相关广告投放、活动报名等店铺经营场景。
很明显,该商家的行为欺骗和误导了消费者,违反了法律法规,所以被处以20万的罚款。最终,该夫妻所经营的两家公司均被罚款20万。2016年共有万家店铺因刷单违规被阿里关店处理,2017年下降到万家。去年6月传出消息,税务部门将对电商刷单查税,并要求补税。在此,也提醒广大商家,淘宝客的规则有变化了。今年2月开始,淘宝方面宣布,淘宝客销量进入搜索统计。
9月26日消息,淘宝天猫即将正式接入京东物流,预计于10月中旬上线,此后淘天商家在系统中选择商品寄送方式时,将多一个京东物流的选项。与此同时,京东也将接入菜鸟速递和菜鸟驿站——两者分别是菜鸟的自营快递品牌和代收包裹的站点。京东也将正式接入支付宝支付,预计在双11前夕推出。目前消费者在京东下单,默认的支付方式排序依次为京东支付、云闪付、微信支付等。据悉,双方在物流和支付上的合作今天都已达成一致。
淘宝天猫即将正式接入京东物流,预计于10月中旬上线;京东也将正式接入支付宝支付,预计在双11前夕推出。
阿里京东开始互相拆墙,引发广泛关注。
淘宝上也能点外卖了!京东、美团、阿里在新战场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