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20.65亿收购光年之外,王兴捡了个大便宜

电商观察
2023-06-30 19:42
1、美团收购光年之外


6月29日,美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已订立境外股份购买协议及境内股权转让协议,以收购光年之外的全部权益,总代价包括现金233673600美元,债务承担人民币366924000元,以及人民币1元。


format-jpg


光年之外由美团联合创始人、公司前董事及关联人士王慧文创立并控制,于本公告日期,光年之外集团的净现金状况总额约为285035563美元,转让协议交割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光年之外集团100%权益。


光年之外集团,是一个较为短暂的创业故事,但却给美团创始人王兴、王慧文留下了一笔不菲的遗产。


王慧文与王兴是清华大学上下铺同学,二人曾携手创办校内网及美团,属于美团的联合创始人及股东。


2020年,王慧文从美团退休,但仍保留美团非执行董事、董事会之提名委员会成员及授权证券代表等职务。


退休以后,王慧文曾提出了要再度创业的想法,至于创业的方向在何方,却是一个谜团。直到2023年,在ChatGPT发布并引爆AI话题后,王慧文找到了创业的方向。


2023年2月12日,王慧文带着一纸“AI英雄榜”重回大众视野,宣布设立北京光年之外科技有限公司,个人出资5000万美元占股25%、75%的股份用以邀请顶级研发人才。


王慧文在AI领域创业,得到了王兴的赞赏和支持。3月8日,王兴在朋友圈发布消息称,将以个人名义参与光年之外的A轮融资,并出任董事。


王兴之后,又有两位重磅级的科技大佬宣布加入光年之外团队,分别是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有着搜狗输入法之父之称的马占凯。


3月27日,王慧文团队与AI架构创业公司一流科技达成并购意向,并在4月份完成了工商变更,光年之外直接收购了一流科技,王慧文担任法人代表。市场预测这一次的并购交易金额在10亿美元以内,但光年之外并没有向外公布。


6月5日,市场消息称光年之外完成了新一轮2.3亿美元的融资,投前估值10亿美元。这一轮融资的资本方十分强大,源码资本领投8000万美元,腾讯投资5000万美元、五源资本投资4000万美元、快手创始人宿华个人投资4000万美元。


从2023年2月份创立到6月份,光年之外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已经一跃成为了AI领域的独角兽。


format-jpg


然而,6月下旬,创始人王慧文突然遭遇身体健康问题,需要离岗住院静养。随即,6月29日美团就发布公告,直接收购光年之外,动作非常迅速。此时,光年之外的一切经营都在正常进行,团队人数也已经达到了70人。


这一下子就引起了无数怀疑和猜想,有网友直接称,“怕不是在洗钱,这才成立多久?”


考虑到王兴与王慧文二人的关系,美团收购光年之外确实容易产生左手倒右手的怀疑。这一次的收购,对于王慧文来说变化不大,但对于美团来说,可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2、王兴捡了个大便宜


首先,我们可以看看这一次交易的具体款项。


在境外协议收购中,2.33以美元是支付给境外卖房的款项,分别包括向AI Age支付的零代价、向Qimai支付的0.05亿美元、向红杉中国支付的0.28亿美元、向其他卖方支付的2亿美元。


AI Age是王慧文的控股公司,Qimai则是王兴的一家海外公司,其他则是各方投资者。


除了支付2.33亿美元外,还有一个大头就是收购完成后,美团将会负担光年之外境内的全部债务,总额约为3.48亿元人民币,以及象征性支付给王慧文的1元。


境内外收购需要支付的总额,折合美元是2.85亿美元。


然而,在公告中美团就明确提到了,光年之外的账面净现金总额约为2.85亿美元,金额一模一样,这当然不是巧合,而是双方交易的默契。


format-jpg


相当于美团将投资人的钱全都还回去了,由于光年之外成立至今并没有太多业务,账面上有多少现金,美团就出多少钱收购了。


王慧文个人投资的5000万美元,在这场交易中被换算成了债权,债权总额是5071万美元,与投资时期相比,不仅抹去了所有的成本,还净赚了71万美元,属于全身而退了。


但美团却在这场收购中得到了另一样东西,那就光年之外70人的较为成熟的AI创业团队,以及光年之外收购的一流科技的全部资源。


这个人才团队是没有溢价的,美团几乎不花一分钱,就成功拿下了一流科技、光年之外两大团队,在当前的创业环境中是十分难得的。


众所周知,2023年股市中最火爆的领域,当属人工智能了,特斯拉在人工智能领域多次发布新产品,使得人工智能概念接连不断的被炒作。


美团作为国内互联网巨头、外卖巨头之一,早就想进军人工智能领域了。以美团的业务来说,其算法、外卖配送时的无人机配送等,都需要强大的科研团队做支撑。


format-jpg


美团的未来,离不开AI。


如果直接投资进入AI领域,那么仅仅是打造一个成熟的团队,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巨大的,更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如今,王慧文再度创业,并成功打造出了一个AI领域的巨头,拥有成熟的团队,美团再来收购,可谓是一举两得。


因身体健康原因住院修养的王慧文,给美团和王兴送上了一份大礼!



3、美团商业版图再添一员


这次交易中,值得一提的是光年之外收购的一流科技,其创始人兼CEO为袁进辉,是清华大学博士、博士后,曾经供职于360搜索团队和微软亚洲研究院,从事大规模机器学习平台的研发工作。


一流科技旗下拥有一个核心产品——OneFlow深度学习框架,已经投入市场,公司还拥有一个40多人的团队,是一个十分成熟的AI架构企业。


在光年之外并购一流科技之后,袁进辉也成为了光年之外的三名联合创始人之一。前面提到过,王兴、王慧文是美团的联合创始人,二人都是从清华大学毕业的。


美团、光年之外、一流科技之间的收购与并购,几乎就是清华大学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并购、强强联合!


在美团的公告中,美团收购光年之外完成后,一流科技、光年之外的业绩将会直接并入美团之中,美团的商业版图多了一个AI巨头。


format-jpg


美团的商业版图已经十分广泛,包括金融、餐饮、电商、出行、物流、医疗等等,但纵观美团所有的商业版图中,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缺陷,那就是美团自始至终都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不是一家科技公司。


无论是美团单车出行、美团优选、美团外卖、美团闪购医药平台,还是美团的其他平台,其要解决的都是产业链中的信息痛点问题,以互联网的方式提高效率。


然而,在这些领域中真正的核心科技领域,美团却并未涉猎多少,比如医疗领域,直白的话语说,美团闪购仅仅是配送药的。


在美国,也有一众互联网巨头,如谷歌、亚马逊、脸书等等,他们也曾凭借强大的流量,成为了互联网领域的天骄。然而这些公司相继意识到,依靠互联网的业务可替代性强,需要打造自己的护城河,于是集体向科技领域进军。


国内的百度、阿里也是如此,投入了巨资拓展科研部门,向上游的科技领域进军。对于王兴来说也一样,美团不能仅仅是一家互联网巨头,需要发展成为一家科技巨头。


format-jpg


就在这一关键时刻,AI火了,王慧文创业了,王兴也成功拿下了一家在科技领域有一定实力的独角兽。


或许,美团进军AI领域,是美团向上游的科技领域进军的开始,未来的美团,将会用科技实力来打造出强大的护城河!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王兴,云淡风轻
王兴沉着冷静,仿佛胸有成竹,一切尽在掌握。
这位外卖界的“龙头老大”,终于坐不住了,决心回击。
4月28日消息,“五一”假期临近,出游热度持续高涨。旅行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五一假期出游”搜索热度同比上涨326%。此外,“五一”节后一周机票、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90%,展现11天超长“拼假”对文旅消费的带动效应。听音乐节、出海捕鱼、探访昔日废旧矿坑、探秘热带雨林、乘坐热气球俯瞰神州大地、自驾河西走廊、环中国打卡边境线的“国门游”,成为00后“五一”热门玩法。
旅行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五一假期出游”搜索热度同比上涨326%。
就近期出现的三类谣言继续公开进行辟谣及澄清。
4月25日消息,2025外卖“必点榜”正式发布,上榜商家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等全国40个城市,较去年新增南昌、太原、石家庄、海口、惠州、珠海、湖州、桂林、金华、威海等十个城市。今年,共30346家外卖商家上榜,总量是去年的1.6倍。其中,上榜中小商家占商家总量的57%,较去年增加9%。
4月25日消息,2025黑珍珠餐厅指南港澳台及海外地区颁奖盛典落地新加坡金沙。2025年黑珍餐厅指南港澳台及海外地区榜单正式出炉,共有30种细分风味、114家优质餐厅上榜。副总裁、到店餐饮事业部总经理魏巍表示,未来,平台将发布服务于吃喝玩乐本地生活的AI Agent,通过AI深度链接全球用户与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跨境行程规划、餐厅智能预订等个性化服务,同时,伴随平台全球化深入和餐饮企业出海热,榜单产品也加速迈向国际化,推动全球美食文化融合与创新,助力中外餐饮市场提升智能化水平。
4月24日消息,近期上线新版会员体系,首次将多端业务整合进一套会员体系中,以“神券” 作为通用权益,同步联动各业务,覆盖全生活场景。会员业务负责人周默在接受36氪专访时表示,“我们期待会员成为中国人手一张的会员卡,甚至不局限于线上。”他透露,短期内对于会员不会做任何指标约束,未来面向C端一定不会收费。
4月24日消息,有消息称创始人王兴将微博清空。据知情人士,王兴的微博早就半年可见,并没有“清空”动作。
电商观察
观电商风起云涌,察行业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