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生鲜电商市场,九死一生

电商之家
2023-08-08 17:59
1、区区2亿,救不了每日优鲜


每日优鲜最近活得很煎熬!


一方面,爆雷一年后,苦苦期盼中,每日优鲜终于迎来“白衣骑士”:两家投资机构宣布将认购近2亿元每日优鲜的股票。


放在几年前,财大气粗的每日优鲜可能根本不把这区区2亿元当回事,毕竟人家的最高市值曾高达200亿,光是融资就拿了100多亿!


只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对于如今一只脚已处在退市边缘的每日优鲜而言,这2亿元,已经成为自己的一根救命稻草。


要知道,早在2022年年中,每日优鲜就宣布将获得某集团的2亿股权投资,但是最终,上述投资人还是临难而退。


投资人不傻,他们也知道,现在谁接手每日优鲜,那就是在自己身边给自己安排上了一颗定时炸弹!

format-jpg

format-jpg

图片来源:电商之家


另一方面,就在每日优鲜宣布获得2亿投资的第二天,每日优鲜的2022年财报又给自己“捅了一刀”。


从数据对比来看,这是一份每况愈下的财报:2020年、2021年、2022年三年,每日优鲜的营收分别为61.3亿元、 69.52亿元、27.61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6.49亿元、38.5亿元、15.23亿元。


更触目惊心的是,公司全职员工总数由2021年12月31日的1925人下滑到2022年12月31日的57人,其中业务人员只有13人,其他的占更高比例的是法务财务、人才资源、公关人员等相关人员。


作为曾经的 “生鲜电商第一股”,每日优鲜的市值如今已跌去99.8%,按照纳斯达克的规则,如今市值不足1000万美元的每日优鲜摘牌退市只是时间问题。


在日前某机构发布的“2023上半年生鲜电商APP排行”上,排名前10的分别是盒马、多点、叮咚买菜、京东到家、美团买菜、永辉生活、大润发优鲜、朴朴超市、美团优选、本来生活,曾经风光无限的每日优鲜已不见踪影。


综合来看,如果没有奇迹发生,这2亿还真的不能救每日优鲜。


放在几年前,可能连每日优鲜自己都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局。



2、从出圈到出局,生鲜电商九死一生


每日优鲜当下的境遇,只是国内生鲜电商平台的缩影。


每日优鲜之外,不少曾经的生鲜电商“明星”也早就褪去了光环。


比如说,从上海起家的叮咚买菜,市值一度逼近500亿,如今,跌得只剩6亿多美元。


曾经为了上市将广告贴满电梯间的朴朴超市,最近也明显放慢了推广速度,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钱了:自从2021年11月战略融资后,朴朴超市到现在都没有融到钱了。


万亿生意电商,就像一个大套子,有人进来,就无一例外地被套牢了: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生鲜电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盈亏平衡,88%亏损,7%巨额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了盈利。


而在几年前,生鲜电商却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弯腰捡大钱的生意。


2005年,易果生鲜在上海成立,这也是全国范围内的中国首家生鲜电商品牌。


2008年,乐康和坨坨工社成立;同年,百果园首次在线下试水线下。


2010年,中粮我买网、 天天果园相继成立,大集团下场了。


2012年,本来生活网借着“褚橙进京” 一炮走红;同年,顺丰优选、京东生鲜上线,互联网大佬的入场,标志着生鲜电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format-jpg

format-jpg

图片来源:电商之家


2013年,每日优鲜成立;同年,天猫、1号店等电商平台也发力做生鲜。


2015年,京东到家、多点加入生鲜电商;同年,每日优鲜等获得大笔投资。


到了2016年,生鲜电商的倒闭潮启动,当然,首先倒下的是一批实力不济的小品牌,而每日优鲜等品牌则获得腾讯等大玩家的投资,这也给很多人制造了生鲜市场大有可为的假象。


2017年,生鲜电商在合并整合中进一步洗牌,市场集中的同时,一批中上实力的品牌也开始出局。


2019年,呆萝卜、妙生活等平台危机已现,更深层的洗牌已经到来。


2020年后,生鲜电商曾出现季节性爆发,但是在疫情过后,不少生鲜电商平台发现,就像华为被关在小黑屋的这几年,友商们什么都没有做一样。主要生鲜电商平台并没有利用2020年后的市场机遇做自己的基建和系统,而是忙着赚快钱;生活重新回归后,生鲜电商市场的痛点还是一个都没有解决!


比如说,号称转型数字化业务的每日优鲜,最大的成绩就是以为有一笔2亿的投资要进入后,“提前”成立了一家广告营销公司。


指望靠着一家营销公司就可以提供“数字营销方案”,救自己如水火,有这种想法的,不止一个每日优鲜。



3、生鲜电商的新模式在哪里?盒马或者是答案


生鲜电商所以九死一生,主要是太烧钱了。


以很多平台都在使用的前置仓模式为例,每一个仓的建仓成本、管理成本、供应链体系,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以每日优鲜为例,2018年到2020年,每日优鲜的履约费分别为12.39亿元、18.33亿元以及15.77亿元,履约费用就占了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加上其他的费用,还怎么赚钱?


作为新零售的标杆,盒马也尝试过前置仓模式,只是,精明的侯毅在算了一笔账之后发现,前置仓模式就是个死胡同,根本赚不了钱,就很坚决地把它给否了。


后来,盒马一直执行的是“线上电商+线下门店”的模式。


这个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想敢试:这些年下来,盒马相继推出了盒马鲜生、盒马MINI、盒马小站、盒马邻里、盒马X会员店等不同的业态,最终,盒马鲜生店、X会员店、盒马奥莱已被认为是盒马未来发展的“三驾马车”。

format-jpg

format-jpg

图片来源:电商之家


当然,盒马模式的背后,是背靠着一个强大的阿里巴巴商业体系,这处模式注定只有盒马才能成功,因为其他的平台根本没有机会尝试这么多的业态,对他们而言,认谁一种业态后,要么成功,要么失败,中间没有其他的路径。


盒马是这样,京东也是如此。


京东的 “京东买菜”和盒马的模式很类似,线上电商加线下的百果园、家乐福、永辉超市等第三方平台。


如果京东真的如传闻那样,最终全资拿下永辉超市,京东在生鲜电商市场,可能会成为一个超越盒马的超级存在。


当然,和盒马一样,京东模式也只是对京东有效,其他平台也很难复制。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品牌或平台没有机会:他们可以选择自己不做平台,毕竟实力不允许,而是做第三方,通过加入盒马或京东联盟,在合作中把生鲜电商的这个蛋糕越做越大。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8月17日消息,每日日前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批准任命Shun Lam Steven Tang为公司独立董事。同时,Shun Lam Steven Tang被任命为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成员以及董事会提名和公司治理委员会主席。公司董事、首席财务官兼零售云业务负责人Jun Wang不再担任董事会薪酬委员会的任何职务。以上变动即日生效
生鲜电商每日已收到退市通知。
4月7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生鲜电商每日据称考虑最早今年进行5亿美元的美国IPO。此前在今年2月,有媒体报道称,每日的IPO计划已启动一段时间,且pre-IPO的融资已经接洽了很多家,目前高盛为主导投行。
2月19日消息,据BT财经报道,生鲜电商每日的IPO计划已启动一段时间,且pre-IPO的融资已经接洽了很多家,目前高盛为主导投行。但由于单独看其主营业务的财务数字不够亮眼,该平台需要发掘其他“闪光点”,故每日的IPO进程推进较慢。去年,每日曾宣布正式启动“百亿俱乐部”计划,在未来五年投入100亿,扶持100个亿级合作规模供应商,并对供应商进行六大赋能。
2月19日消息,《电商报》获悉,近日生鲜电商每日发布《2021就地过年年夜饭报告》。与此同时,春节7天里单价高于60元的半成品硬菜销量同比增长261%。数据还显示,在今年春节,有机、低脂、低糖/无糖类商品销量同比增长74%。《电商报》注意到,每日80%的一线员工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在一个月内,每日一线员工累计测温万次、消毒万次。值得一提的是,春节假期,国内消费爆发。
1.消息称每日已启动IPO计划 目前高盛为主导投行 2月19日消息,据BT财经报道,生鲜电商每日的IPO计划已启动一段时间,且pre-IPO的融资已经接洽了很多家,目前高盛为主导投行。但由于单独看其主营业务的财务数...
每日生鲜上市首日破发后,叮咚买菜也迎来了一个惊险开局。北京时间6月30日凌晨,叮咚买菜正式登陆纽交所,股票代码为“DDL”,IPO发行价每股23.5美元。截至收盘,叮咚买菜股价报23.52美元,较发行价微涨了0.09%,以此收盘价来计算,目前叮咚的市值约为55.43亿美元。无论是每日还是叮咚买菜,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急于上市,融资依然是重要目的。作为生鲜电商上市的试水者,每日和叮咚买菜都无疑碰了壁。
8月27日消息,生鲜电商平台每日发布公告称,每日董事批准任命王珺和Xi Chen为公司联席首席财务官 。Xi Chen于2021年1月加入本公司,任公司高级副总裁。据悉,每日发布在纳斯达克上市后首份财报。财报显示,2021年二季度,每日总净营收为18.9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7%;净亏损为14.332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3.398亿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亏损为8.889亿元。二季度,每日GMV为23.137亿元,同比增长35.4%。
4月6日,叮咚买菜宣布完成7亿美元的D轮融资。外界此前心存质疑,主要在于叮咚买菜未曾宣布盈利,资金来源具有不确定性。2020年8月,叮咚买菜与全球知名肉类供应商泰森食品在上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借以持续强化肉类供应链的确定性。纵观整个生鲜行业,不可否认,每日、盒马、美菜网等生鲜电商平台确实也是靠供应链出类拔萃。
2021年第四季度,每日自有新鲜食品品牌享安心”产品系列的销售额与同年第一季度比增长了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