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华东总部将于5月初启用

刘峰
2024-04-24 20:42

4月24日消息,作为江苏省重大计划开发项目、南京市名企落户计划重点工程,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小米集团华东总部将于5月初启用,届时预计5000人入驻办公,将成为除小米北京总部外全国最大的研发中心。2017年,雷军宣布小米华东总部落户南京,并举行了华东总部项目签约仪式。

format-jpg

图源:南京日报

小米互联网业务部副总经理、小米南京区域总部总经理梁秋实介绍,小米华东总部作为集团在华东设立的重点软件研发基地,目标是成为华东软件研发中心,未来将集聚手机软件、互联网等优势业务及科技生态链项目,在人才、创新、产业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助力南京打造成为创新经济高地、智慧之城。

从载体上看,小米华东总部一期7.7万平方米的办公载体,能容纳5000个工位及3.5万平方米公寓配套;从人才培养上,小米集团南京区域致力于通过以手机部为核心,聚集系统应用软件、软件测试人才及互联网能力建设,依托南京本地优势,打造长期稳定的工程师人才培养基地。

小米华东总部今年预计对外招聘800人,创立华东软件学院,携手南航、南理工等江苏省内高校联合定向培养需求员工,拉通产学研合作,预计三年内将达到5000人规模,五年力争突破10000人。

format-jpg

图源:南京日报

小米华东总部自2017年10月落户南京以来,已在南京设立小米有品科技、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等6家公司和多家生态链企业,2023年互联网部分业务线落地南京,覆盖游戏、应用、内容等领域,人员规模达2000余人,研发人员占比达75%,平均年龄27岁。去年,小米南京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大幅度增长,其中营业额超12亿元,全年研发投入5.4亿元。

梁秋实表示,南京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上的发展和资源是全国第五、全省第一,在汽车制造上也有很好的产业资源优势,而软件与信息服务、汽车制造都是集团将长期投资的业务赛道。

目前,小米南京区域已布局了互联网业务、手机软件业务、汽车整车软件等集团核心业务板块。未来,小米也将紧密结合南京产业优势,集聚更多业务与生态,做大做强小米华东研发中心,在人才、创新、产业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助力南京打造成为创新经济高地、智慧之城。

format-jpg

图源:南京日报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1月28日消息,华安证券近日研报表示,小米汽车业务还未完全落地,首发车型尚未量产,小米产业链后续可能有明显调整,目前建议关注重要零部件中的供应商。建议关注:1)主机厂:小米集团;2)电池:宁德时代;3)电驱动:汇川技术;4)热管理系统:奥特佳、银轮股份;5)智能化领域:华阳集团、均胜电子;6)精密锻造件:万向钱潮、三联锻造、祥鑫科技;7)座椅内饰:一汽富维等。
2月10日消息,一份小米集团投资日活动纪要显示,在昨天的小米投资日上,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谈到了手机业务的发展情况。在手机渠道建设方面,小米2020年下半年开了1000家店,2021年快速建店8000多家。2022年顶住了压力,2022年小米的新开门店大于关闭数,虽然客流下降,但GMV在上升。关于高端化,卢伟冰称小米品牌TOM持续提升,在高端人群的偏好占比是13%。
小米集团招聘官方微博,小米集团2022年全球校园招聘活动在近日开启
12月28日消息,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日前举行的“卢伟冰的年度总结”活动中表示,完全没有REDMI汽车的规划。
6月22日消息,今日,第三方证券研究机构、新媒体“市值风云”宣布完成亿元级B轮融资,领投机构为洛克资本,深圳南山金融科技基金 、小米集团、新浪微博基金共同战略入股。天眼查信息显示,“市值风云”隶属于北京韬联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杨峰,注册资本约为224.46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市场调查;互联网信息服务;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等。
5月10日消息,2024中国品牌日活动今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小米作为科技领军企业参展,设立“人车家全生态”主题展区,展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CyberDog 2 和小米汽车SU7等科技产品。小米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王海华出席,并在媒体采访环节分享了小米推进品牌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实践。
10月30日消息,有媒体报道提及小米15的6.36英寸小直屏方案“由TCL华星独供,后续天马也将参与供货”。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回应称,经过拉通相关同学再三核实,确认不会混用,仅有华星独供,请大家放心购买。
2月14日消息,招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小米集团-W“买入”评级,看好2023年利润表现逐步修复,EV业务突破有望拉动股价进一步上扬,目标价14.73港元。近日该行参加了公司现场举办的投资者日活动,公司讲述其2023年的经营基调为利润与规模并重,战略重点依然在EV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突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