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微信强强联手,支付行业变天

首席电商观察
2024-05-21 20:35
1.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实现互联互通

京东和腾讯达成了一项大合作。

近日,京东支付宣布与微信支付实现互联互通,用户通过京东金融APP可以扫描微信收款二维码进行付款。据介绍,用户付款时还可享立减优惠,最高减 30 元。

format-jpg图源:京东支付公众号

微信收款二维码指微信的个人码、商家码,此次互联互通,不用增设码牌、不改变平台收款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元的支付选择,确保流畅性和便利性,从而提升用户的平台支付体验。

据了解,这是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实现互联互通的第一步。目前,商家码的互通已在部分商家进行试点,后续将逐步全面开放互通。

京东支付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互联互通,我们聚焦小额、便民服务,将京东多年积淀的线上优势引入到线下,形成涵盖微信个人码、商家码的全方位互联互通,服务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让利补贴用户。”

据了解,京东支付是全国首批获得支付牌照的支付机构。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互联互通,成为行业首家同时打通微信个人码和商家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数据显示,目前,京东支付拥有5亿用户,微信支付拥有10亿用户。两者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是行业中用户交融最多的一次互联互通。

这同样是一次双方生态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微信庞大的流量池将为京东支付带来更多想象。根据腾讯最新财报,2024年一季度,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为13.59亿,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1%。

format-jpg

图源:腾讯控股财报

电商、互联网金融与支付紧密相连。微信支付或许也能进一步渗透到京东的电商场景中,互惠互利,寻找新的增长点。

综合来看,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互联互通意义重大,实现了三个行业第一。分别来看,京东支付成为行业第一家打通微信商家码的支付公司;这是行业中用户交融最多的一次互联互通;这是行业第一次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合作的互联互通。

另外,这也是京东与腾讯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市场人士指出,随着支付生态的打通,意味着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已经深入到核心业务场景。

2022年6月,京东与腾讯续签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公告指出,腾讯将继续在其微信平台上向公司提供显著的一级及二级访问入口以提供流量支持,且双方也有意继续在通信、技术服务、营销及广告以及会员服务等多个领域合作。

当然,互联互通只是第一步,后期在运营、维护上还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市场人士分析,平台之间的打通是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重视用户数据的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


2.移动支付行业进一步互联互通

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互联互通是在网联清算公司等机构指导下的积极响应和尝试,是在网联清算公司统一业务规则和技术标准下的接入。

两大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数据显示,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86%,居全球第一。截至2023年,国内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的业务总量超过1.4万亿笔,支付金额将近900亿元,服务超过10亿个人和数千万商户。

移动支付作为基础数字设施,过去一段时间内,平台之间没有完全实现互认互扫,存在“支付不互通”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了用户的支付体验。

随着移动支付市场的不断扩大,技术不断创新升级,也需要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方式。

在国家和号召和市场的呼声下,移动支付行业走向互联互通是大势所趋,也是一种必然。

2019年9月,央行公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提出“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2021年1月,央行公布《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要求支付机构开展业务“遵循安全、高效、诚信和公平竞争的原则”,要求支付机构主要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得“采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方式开展不正当竞争”。

202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中,明确了支付机构小额、便民服务宗旨。同时推进互联互通,扩大生态开放。

上述这些旨在促进行业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

移动支付生态走向开放,也有不少成果。去年11月,微信支付已经完成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三大通讯运营商旗下支付平台条码支付的互联互通。

今年2月,淘宝开放了微信支付,部分用户发现淘宝支付页面出现“微信支付”选项,与支付宝、信用卡、花呗等支付选项并列,不过目前该功能仍在测试中,何时全面覆盖尚不清楚。

再到最近,除了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腾讯方面消息,三大运营商旗下的钱包APP也与微信支付实现商业收款码的互联互通。

肉眼可见,移动支付行业的互联互通进程在不断加速。


3.互联网大厂不断“拆墙”

事实上,近年来,整个互联网行业都在走向开放合作。

以阿里和腾讯为例,这两家互联网巨头的联手动作频频,关系越来越亲密。众所周知,阿里巴巴和腾讯曾经有过一段互相屏蔽的历史,2013年,淘宝微信就相互切断了链接,竞争愈发激烈。到了2021年,情况就发生了转变,双方开始破冰,合作范围不断扩大。

为什么2021年成为了转折点?很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年,工信部召开“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要求各平台要按标准解除对网址链接的屏蔽。

阿里和腾讯响应的速度很快。从2021年9月到现在,阿里和腾讯加速拆除壁垒,走向互联开放。

2024年,两者的合作更加频繁了。1月,闲鱼官方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支持微信支付。2月,淘宝订单可部分使用微信支付。3月,钉钉会议与微信互通,用户可直接通过微信加入钉钉会议。

除了阿里和腾讯,其他互联网大厂之间也在加强合作。比如抖音与腾讯,双方在游戏领域展开了合作,腾讯旗下王牌游戏《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英雄联盟》已于今年1月向抖音直播全面开放。

互联网大厂之间的互联互通是大势所趋,还将进一步深化。那么,原因是什么?

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巨头们互联互通意在合作共赢,各取所需。

互联网进入下半场,流量和用户增长触及天花板。存量竞争时代下,各大互联网巨头画地为牢、单打独斗不是长久之计,强强联合、合作共赢才能挖掘新的增量,在市场站稳脚跟。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平台发展从追求增量向挖掘存量转变。如今,巨头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纯粹的流量争夺,而是寻求打破原有封闭的生态,取长补短。另外,各大平台互联互通,消费者也能从中受益。

互联网巨头之间的合作,是推动行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总的来说,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互联网巨头之间的互联互通将成为常态,随着合作的展开,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互联网世界指日可待。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京东支付成为行业首家同时打通个人码和商家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据测试发现,从京东物流小程序和京东商城两个渠道寄件和购买商品,均可以使用支付
12月19日消息,在苏州召开的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服贸产业大会上,京东支付宣布将持续下调手续费用,让利支持产业伙伴。2025年,京东支付将致力于实现手续费比支付低至少20%;同时将投入10亿元营销费用,帮助合作伙伴降本增效。据介绍,这次降价将对标相应平台的实际成交价。2024年,京东支付已经累计服务超400万商户,为各类客户在营销和支付费用上累计降本超10亿元。
9月26日消息,淘宝天猫即将正式接入京东物流,预计于10月中旬上线,此后淘天商家在系统中选择商品寄送方式时,将多一个京东物流的选项。与此同时,京东也将接入菜鸟速递和菜鸟驿站——两者分别是菜鸟的自营快递品牌和代收包裹的站点。京东也将正式接入支付宝支付,预计在双11前夕推出。目前消费者在京东下单,默认的支付方式排序依次为京东支付、云闪付、支付等。据悉,双方在物流和支付上的合作今天都已达成一致。
目前,“先用后付”正在小范围测试阶段,尚未对全部用户开放。
8月11日消息,支付分先用后付 功能上线,据介绍,该功能是京东支付合作,为京东用户提供的一种新型购物支付体验。消费者主动确认收货或物流妥投签收后3天,由支付进行免密扣款。该工具在上线初期仅对最高价350元内且符合活动要求的商品生效,上线后会根据产品表现数据动态调整价格线。
8月4日消息,支付官方表示,支付分正式推出先寄后付服务。用户使用该服务寄件,快递揽件完成后可自动付款。目前,顺丰、京东、中通、丰巢、EMS、韵达等快递行业头部品牌均已接入支付分先寄后付服务。据悉,2021年8月4日起至8月底,用户通过顺丰、京东寄件并支付成功后,均可领取支付分先寄后付2元优惠券。
支付分推出先寄后付服务,快递揽件完成后可自动付款。目前,顺丰、京东、中通、丰巢、EMS、韵达等快递行业头部品牌均已接入支付分先寄后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