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鲜花电商 前景难言“美丽”

鸣远 2017-09-07 14:06:29
生活服务 2017-09-07 14:06:29 阅读 831 评论 0

一度备受资本追捧的鲜花电商花加,终于熬过了误送客户毒鲜花的阴霾。然而围绕在鲜花电商行业头上的品控问题却看不到解决之日。

鲜花不鲜 质量难保

8月初,花加客户收到来自客服的短信称,包月鲜花中混有有毒花材——马利筋,短信显示该花材“在处理其的枝叶时会有白色乳汁流出,如皮肤接触到请及时清洗,并请将此次花材销毁处理。”随后,花加官方微博对此事作出声明称,“毒花材”问题的产生是因为配送之前有一个生产小组没有完成对马利筋的预处理。

在花加“毒花材”风波中,尽管花加称含有马利筋的订单数为4000枝,该生产小组未完整处理的仅为200枝。但根据产品页面显示,该混合鲜花“前20000单”最早是7月29日收花,实际上7月29日收花的用户或已达到20000人。

令人震惊的是,已经完成两轮融资的花加,此前不仅曾被大量客户投诉鲜花不鲜、质量低下,甚至在运营了两年后,花加才正式获得行政许可,也早有法律界人士指其或涉嫌违法。“毒花材”事件影响范围之广,令人对鲜花电商质量监管生疑,而此事暴露出来的不过是鲜花电商行业中许多问题当中的冰山一角。

随着我国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满足人们日常精神消费需求的鲜花电商也随之诞生并逐步发展。然而,美好的发展前景中也隐藏着行业的许多问题和痛点,原材料把控不到位、配送不及时、配送过程中鲜花损坏、鲜花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无保障等问题已渐成老生常谈。

百亿市场 盈利无期

据国内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16年鲜花电商市场规模达168.8亿元;2017年的第一季度,中国鲜花电商市场规模就已经达51.4亿元,2019年预计能突破6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欧美等发达国家40%-60%的日常鲜花市场占比,我国对日常鲜花消费的占比仅为5%,鲜花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2014年至今,随着腾讯、经纬创投、清流资本等投资方的入局,鲜花电商发展加速、融资不断。目前市场上的野兽派、最美花开、花点时间、roseonly、FLOWERPLUS花+、鲜花说、泰迪鲜花等主流玩家,均颇受资本追捧。

今年8月,花加再次完成数亿级A+轮融资,由昆仲资本领投,真格基金以及原股东璀璨资本等跟投。紧接着花点时间也宣布完成亿级B轮融资,投资方为东方富海、经纬创投等,鲜花电商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尽管鲜花电商目前看起来十分“美好”,但实际上目前大部分玩家都还处于“赔本赚吆喝”的阶段。号称国内鲜花第一股的“爱尚鲜花”2016年报显示,去年公司净亏损5659万元。随着大量资本入局,玩家们为了进一步扩张,行业或迎来新一轮的烧钱补贴,而品控难把握的问题一日不解决,鲜花电商的前景难言“美丽”。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