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市场格局生变 精耕细作成未来趋势
5月7日消息,消费金融市场玩家众多,而拥有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更是被冠以行业“正规军”之称,其表现备受业界关注。
据《电商报》了解,截至本月初,国内消费金融公司的2018年业绩排名已经出炉。有人欢喜有人愁,其中,捷信消费金融净利润达到13.96亿元,问鼎盈利冠军宝座,中银消费金融净利润则从2017年的13.75亿元下滑至2018年的5.6亿元,排名从第一位跌落至第四位。
具体来看,第一梯队(净利润超过5亿元)方面,除了捷信消费金融以及中银消费金融之外,还有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以及兴业消费金融,净利润分别为12.53亿元、8.01亿元、5.12亿元,排名分列第二、第三以及第五位。
第二梯队(净利润处于1亿~5亿元之间)中,有中邮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以及湖北消费金融,净利润分别为2.03亿元、1.68亿元以及1.03亿元。
总的来看,多数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增长速度显著,这一情况也符合业界对消费金融市场前景的预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市场依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新玩家不断入场,老玩家也着手进行增资。据《电商报》了解,2018年全年,已有超过1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进行了增资,合计金额超过100亿元。
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部分消费金融公司的风险管控能力存在短板,甚至受到处罚,为行业进一步重视合规经营敲响了警钟。其中,中银消费金融作为曾经的“头号玩家”,在过去的2018年,便两次遭受到监管的行政处罚,罚款合计近150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4月份,原上海银监局对中银消费金融处以警告,并开出了合计高达138.68万元的罚单。处罚书显示,该公司在办理部分贷款时,存在“以贷收费”的行为,监管机构认定该行为违反《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第二款,决定处以警告,并罚没合计人民币138.68万元。
2018年10月份,监管层对中银消费金融公司再次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原因是该公司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被处以10万元人民币罚款。
中银消费金融的经营风险也体现在了业绩报表中。据《电商报》了解,2018年全年,中银消费金融的坏账高达33.77亿元,相比于2017年的13.84亿元,同比增加144%,而这笔巨额坏账也成为拖累其业绩的主要因素。
金融行业“严监管”政策的持续加强,消费金融行业潜在的风险也在逐渐暴露。有业内人士指出,鉴于如今消费金融行业整体不良资产正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做好表率作用,响应国家政策和监管要求,在科技赋能消费金融的基础上,严控信用风险,同时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优化客户体验。
毋庸置疑,消费金融行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爆发期后,正逐渐回归理性和有序,业内玩家需要摒弃过去跑马圈地粗放式发展思维,注重精耕细作,进而赢得未来。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