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的团长,你还有良心吗!?

互联网前沿
2024-07-01 10:37

消失的预售团长

近年来,随着影视、动漫等周边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各个圈子里兴起了一种在网店或拼团小程序上发起拼团的购物模式。

像之前爆火的“娃圈”就是采用这种购物模式。“娃圈”顾名思义就是喜欢玩棉花娃娃的圈子,棉花娃娃通常以某个动漫、游戏或流行文化中的角色为原型,爱好者们以拼团的方式,集体定制自己心仪的娃娃。

然而,由于单个定制的成本高昂,且普通消费者难以直接联系到生产厂家,所以圈子里大多是由某个人来开团,由团长负责联系工厂,组织大家进行拼团,并协调各种事宜。

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每个娃娃的单价也会相应降低,这也是大家普遍选择拼团的原因之一。

定制的过程往往漫长而复杂,从预售到最终收货,可能需要经历数月的等待。

加上团长需要提前支付工厂一定的款项,工厂才会开始制作,所以团长通常会要求团员先付款并确认收货,这样团长才能从平台那边拿到资金去支付给工厂。

这时候就有空子可钻了。一些团长在收到团员的款项后,直接消失得无影无踪。

图片

图源:小红书

除了圈内玩家钻空子外,圈外人也盯上这门生意。

微店2022年发布的《棉花娃娃报告》显示,2021年棉花娃娃线上交易额已突破10亿元。这个巨大的市场也吸引了大量不良商家的涌入。

这种拼团商铺的注册门槛极低,既不需要交纳保证金,也不需要信用认证,甚至连店铺介绍和售卖商品类别都不用填写,只需一张身份证即可完成店铺认证,且个体商户年满16岁就能开店。这也使得一些不法商家得以轻易进入市场。

对此,相关平台的相关解释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情形包括: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和零星小额交易活动,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不需要进行登记的情形。”

“团长跑路”的阴影长期笼罩在买家头上。

一位今年刚入“娃圈”的高中生,就遇到过3次团长跑路的情况。据她介绍,这3次团长跑路中,其中有一次跑路团长被抓了。今年5月,在某娃团团长跑路后,受害的买家们汇集证据,向团长所在地报警。警方迅速介入调查,最终将犯罪嫌疑人乔某某抓获归案。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不仅仅在“娃圈”,团长卷款跑路的事件在各个圈子上演,这种预售团长制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风险点。

在江苏,一位女士通过拼团小程序购买了某品牌充电宝并支付了费用,但对方迟迟不发货。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等待,她发现团长已失去联系,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在无奈之下,她近日拨打了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进行投诉,目前仍在等待相关部门的回复。

这样的案例层出不穷,除了团长跑路外,个人买家们还得面对平台推诿等问题,维权之路举步维艰。

隐身推责的平台

“团长跑路”现象泛滥成灾,背后也有拼团小程序和网店平台监管不力的原因。

团员普遍是在这些平台上下单购物的,然而涉及到商品的售后或团长跑路后的维权问题,一些平台却不愿担责,有平台客服表示,“交易纠纷要找团长解决。”

有的平台甚至发布了免责声明,称只提供信息收集功能。“本平台作为统计工具,并不存储资金。”

对此,有买家感到困惑和不满,“从下单填信息、付款到与团长交流,整个过程都是在平台上完成的,许多人都是出于对交易平台的信任才下单的,怎么平台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呢?”

事实上,尽管一些拼团小程序和网店平台试图通过免责声明来规避责任,但根据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平台在明知或应知平台上存在违法行为时,若未采取必要措施,如履行用户身份核验等法定义务,或在纠纷发生后未能向消费者提供卖家真实信息,平台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针对个人拼团模式下平台责任的划分,有专家指出,若支付给电商经营者的费用首先进入平台账户,再由电商经营者提现,那么平台应承担起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责任。当收取的预付款超过一定金额时,平台应主动对交易资金进行有效监管和约束,为消费者筑起资金安全的最后防线。

为了加强对预付式消费的监管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中消协发布的《2023年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通过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或制定专项立法的方式,全面、系统地规范预付式消费,推动建立预付式消费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

图片

图源:中国消费者协会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收取预付款后,终止经营,既不按照约定兑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又恶意逃避消费者申请退款等行为的,经营者构成欺诈,应当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加大对“团长跑路”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电商平台取消预售制

预售制,这一模式也并非新鲜事物,它在被引入电商领域之前,早已是房地产行业广泛采用的营销策略,旨在帮助开发商优化资金流动,降低资金成本。

自2012年天猫首次将预售制引入电商领域,预售制便迅速成为各大电商平台在大型促销活动中的标配。预售制也是一直沿用到了今年。

正常来说,预售制可以帮助商家减少库存风险,但预售制被一些商家“玩坏”了。

一些商家利用延迟发货、不能退换货等规定,将原本应由商家承担的风险和成本转嫁给了消费者。

今年1月,中消协发布的《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就指出,电商平台的预售模式存在“尾款”涨价不诚信、预售商品不价保、承诺赠品不兑现、承诺时间不发货、“最低价”宣传不属实等问题。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和恢复消费者的信心,今年的618大促,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纷纷做出了重大调整——取消了预售制。

虽然各大电商平台在短期内可能会牺牲一些短期收入、影响平台的交易总额,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电商平台向消费者体验全面看齐的重要一步。

数据显示,取消预售环节后,电商平台在618大促中的表现依然亮眼。

以天猫为例,5月20日,天猫618开卖首小时,就有28个品牌交易额破亿,216个单品成交额破千万;5月31日,天猫618第二波开卖,截至当晚9点,有185个品牌累计成交额破亿,11个品牌累计成交额破10亿。

虽然主流电商平台取消了预售制,但预售拼团制这一衍生模式仍然存在,而且很多拼团小程序或平台并不会像淘宝天猫那样,坚定“回归用户”的理念。

相互推诿责任的平台,反而成为了部分消费者维权道路上的一颗绊脚石。

预售拼团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但无论如何,这种线上交易方式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因此,在参与预售拼团活动时,消费者需要保持警惕,选择信誉良好、有严格监管和保障措施的平台进行购物。

同时,消费者也需要仔细阅读团购活动的规则和条款,了解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为盲目参与而陷入风险之中。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月13日消息,昨日是多多买菜在上海开的第一天,有成功注册团长的人士表示,自己经营了十多年的超市是最合适不过的自提点,而在同一天,他所在的居民社区1公里内已经开出了11家自提点。据其介绍,“第一天就有100多笔订单,鸡蛋、车厘子、草莓更是当天的爆款,每笔订单能拿到10%的佣金。
截止到3月底,上海至少已有10个街镇在“快团团”上开供应物资。据上海本地生活公众号ShanghaiWOW统计,上海疫情期间,近78万人有做团长的经验,其中60%选择了使用“快团团”发起团购。今年4月,“快团团”宣布免收全体上海团长4月的技术服务费。据了解,在“快团团”微信小程序中,商家可以上线商品团购页面,由团长发起团购,达到人数条件后,商家无接触配送至社区门口,而消费者则可以在线下单并付款。
6月19日消息,腾讯旗下的团购工具“鹅享”于近期下架关停,相关团队也已进行调整。目前鹅享小程序显示的是5月31日停止服务。据悉,该产品面向的是小微商户,针对微信私域交易场景,提高交易效率和私域运营的服务工具。整体体验类似于多多的快团团,由团长搭建卖场,然后进行商品的售卖。
4月4日消息,周一美股盘前,中概股纷纷走高。滴滴涨超10%,多多涨超9%,达达集团涨超8%,京东涨超6%,阿里巴巴涨超5%。在港上市中概股也表现强势,恒生科技指数涨5.4%。其中快手涨8.7%,京东涨7.7%,美7.4%。据了解,4月2日,中国证监会就《关于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公开征求意见。其一,以开放合作精神推动跨境上市监管合作。其二,以清晰明确的制度支持企业落实信息管理合规义务。
到店餐饮电商平台“帮帮抢”获得由大湾区共同家园投资公司领投的3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资金将会用于团队扩张、市场推广等。
据介绍,“帮帮抢”母公司“寻找母星”成立于2018年,曾获得愉悦、云九资本的Pre-A轮融资。该公司于今年年初成立“帮帮抢”项目,主要以线上向好友分享低价套餐、线下到店使用套餐的业务模式进行扩张。自上线三个月以来,“帮帮抢”小程序已经积累近10万注册用户,深圳本地商家近千家,日订单量已达数千单规模。
饿了么业务上线于2022年,和美好饭的逻辑类似,均为“爆款餐品+单点餐+统一配送”。
9月11日消息,据报道,美外卖产品好饭已经上线49个一二线城市,累计覆盖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已超60个。美2024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好饭二季度日单量峰值达800万单。接近美的行业人士表示,近期好饭的日单量峰值已刷新900万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