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互联网头条
2024-07-02 08:55
图片

小米汽车交付量首次破万

6月份刚刚过去,小米汽车就公布了最新的交付量成绩。

数据显示,上个月小米SU7交付量超10000台。这是小米汽车自4月份开始交付以来,交付量首次破万。而在4月份,小米汽车完成交付7058辆、5月交付量则为8630台。

紧接着小米汽车宣布进入新一轮交付提速,6月将确保交付超过1万辆,目前的成绩单显示了小米汽车已完成短期目标。

在此基础上,小米汽车对下个月的表现很有信心,直接放话“7月交付量将依然超1万台。”

图片

刚刚上市几个月,小米汽车能达到这样的销量已经很不错了,甚至还能登上交付量排行榜。据易车榜数据,在今年第25周(6月17-6月23日)新势力品牌周销量TOP10中,小米汽车排名第七位,销量达3300辆。

而榜单前三分别为理想汽车(11700辆)、AITO10700辆)、蔚来(4700辆)。相比较来看,小米汽车与第三名仅差一千辆左右。

不过前两个月,小米汽车频频被曝出销量下滑,比如5月20日至6月9日,期间小米汽车销量连续三周下滑,从2700辆降至2100辆。

图片

“小米汽车销量连续下跌”相关话题同时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不得不下场回应解释称,每天都有稳定新增的锁单数量,但目前全国交付中心数量十分有限,而且仅有单款车型,交付压力是极大的。

归结起来,产能不足限制了小米汽车的销量。据了解,在小米汽车App上锁单小米SU7任意车型,排产周期已达到28周以上。用户下定锁单后,甚至要排队等待8个月之久。

由于交付周期过长,甚至催生了“黄牛订单”。不少黄牛瞄准用户想要尽快拿到车的急切心理,将已经排产的小米SU7订单,以二手车过户的形式倒卖。根据交付时间不同,单笔订单价格在800–10000元不等。

甚至可以直接帮忙“转订单”,无需过户即可上牌,避免新车变二手车。除此之外,在漫长的提车等待期,小米汽车的用户还会被其他车企截胡。

有业内从业者谈到,此前问界和蔚来就针对已经下定小米SU7的消费者提供5000元补贴,吸引下单。为了尽量避免订单流失,小米用上了缩短大定犹豫期的招数。

目前来看,小米汽车的销量仍然保持稳定增长。按照这个趋势,雷军离要冲刺12万辆的目标,或许不远了。

图片

小米汽车紧急扩产能

目前,令小米汽车感到压力山大的就是产能了。为了扩充产能,小米汽车可谓是不少大动作。

比如6月初,有媒体曝出小米汽车工厂大量招聘普工,甚至开出了月薪最高可达1万元,年底13薪等待遇条件。

图片

具体来说,员工待遇为底薪+绩效+餐补+夜补+超8小时加班费,工作日底薪1.5倍,周六日双倍,法定假日3倍,员工的综合月工资在8000元左右,最高可达上万元,每周还可预支工资500-800元等。待遇丰厚,而且没有对学历和工作经验提出严格要求。

当然,小米汽车大量招工的举动,是为双班生产模式配置充足的人员。从6月起,小米汽车工厂正式开启双班模式,日生产时间从8小时增至16小时。

5月份,财联社曾报道,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已经按部就班地推进,相关区域进入拆迁阶段。二期和一期的年规划产能都为15万辆,两期建设累计目标年产量30万辆。

在开启双班生产提高交付速度的同时,小米汽车还在全国范围内扩张了线下门店。近日小米汽车官方称,6月份新增17家门店,目前已经入驻全国30城,七月计划新增17家门店,将覆盖济南、常州、长春和贵阳四座新城市。

根据规划,到今年底小米汽车的销售服务网络将达到219家销售门店,覆盖46个城市;143家服务中心,覆盖86个城市,基本覆盖中国大陆地区所有省份(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销售网络在全国铺开,将满足更多用户的购车需求。

但话又说回来,小米汽车要解决产能问题,难度依旧很大。员工不够可以高薪招聘,但更为复杂的供应链体系,尤其是物料供应却更难补上。

小米汽车的核心供应链覆盖了电池、电机、智能驾驶、内外饰件等,交付需求增多,而没有充足的物料供应,也会限制小米汽车的产能。

据《豹变》援引一位小米汽车员工表示,小米官方宣传70多秒组装一辆SU7,组装前后还有一大堆流程,之前供应商供不上,现在再找供应商下探寻求其他解决方案,代价就是那部分的工作量会变多。

“如小米需要A零件但供应不上,小米可以用B和C合成A零件,增加的步骤就占用了时间,拉低了效率。”

加速扩产之际,小米汽车却被曝出刹车失灵故障。5月8日,一位湖南耒阳的小米SU7车主称,在停车过程中,刹车疑似突然失灵并失去阻尼感,车内发出警报声,屏幕随后出现“制动系统故障”等4条异常信息。5月13日,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发文针对小米SU7刹车故障一事进行了回应,称经过核实,的确是软件误识别。

图片

近日,有网友曝出小米SU7再出事故,该网友称小米su7在持续减速驶向停车位要驻车时,车辆不知为何原因,突然加速冲破围栏窜进树从。车主一家三口伤势严重,被紧急送往附近的急救中心,目前还有一位仍在ICU昏迷中。

目前,小米汽车并未有回应。

随着小米汽车交付量的增加,一些质量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的信心。

图片

小米造车势在必得

今年5月,小米发布了2024年一季度财报,总营收755亿元,同比增长27.0%;经调整净利润达65亿元,同比增长100.8%,这项财报表现还不错。

此外,小米还披露了汽车业务的研发投入情况,其中包括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为23亿元。

实际上,小米在造车方面的研发投入不低,甚至高于其他车企。七个月前,雷军在央视《面对面》访谈中称,小米在造车上的投入人员和资金,比其他车企多了十倍,自己是抱着“志在必得”的决心来造车

他表示,一般汽车品牌造一辆车总投入300人至400人,费用在10亿至20亿元,但小米汽车在第一辆车整体投入了超3400名工程师,研发费用超100亿元。

但是他对小米汽车感到左右为难。“怕一上来不火,大家都不来买;又害怕太火,大家都来买,要等一两年肯定会被骂惨了,各种焦虑情绪。”

目前来看,小米汽车的确火了,也卖得不错,可也伴随着挑战,包括产能瓶颈、市场竞争压力以及部分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的质量问题和安全方面的疑虑。

不过,小米汽车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提升产能等措施,小米汽车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市场表现。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月15日消息,天眼查显示,近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小米汽车超级工厂”“XIAOMI EV HYPERFACTORY”“小米泰坦”“小米泰坦合金”“小米超级电机”等中英文商标,国际分类包括运输工具、金属材料、建筑修理等,当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据报道,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雷军公布了小米自研合金材料“小米泰坦合金”,以及“小米超级电机”等,并表示小米是国内唯一拥有量产自研合金材料的车厂。
4月10日消息,小米汽车微博发文称,目前的定单量大大超出上市前的预期,因此,这段时间也在持续与供应链伙伴沟通提拉产能的事宜。非创始版的小米SU7/小米SU7 Max,预计交付时间也会提前,将于4月下旬陆续启动交付,小米SU7 Pro则于5月下旬陆续启动交付。
1月9日消息,小米汽车官方微博更新答网友100问。小米汽车表示,小米SU7除了标准版还有一个Max版,相比标准版,Max版的各项表现会再提升一个台阶,小米SU7 Max配备激光雷达,所以在智驾方面会优先搭载更多前沿先进新功能。另外,小米SU7还有一个Pro版,这款车的具体信息将在产品正式发布的时候公布,相比标准版,Pro版的各项表现会再提升一个台阶。
1月8日消息,小米汽车发布答网友100问 。小米汽车表示,小米汽车内部有着充分一致的产品立项准则,“体验优先”始终放在第一位。否认为了降低起售价,搞一个“丐中丐”版本。此外,小米汽车还表示没有推出Redmi汽车的计划,目前专注于把小米汽车-小米SU7的产销全链条做好。
12月27日消息,小米公司今日在微博发文称,小米汽车正式加入小米“人车家全生态”,13年来,小米一直在手机、智能设备领域深耕。
9月10日消息,据36氪报道,多位接触到某零部件巨头的知情人士透露,小米汽车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出车。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小米汽车计划在2024年出车后,此后三年,每年推出一款新车,三年的总销量要达到90万辆。针对上述信息,小米集团表示不予置评。据了解,9月1号,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00亿元人民币,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出任法定代表人。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接受了《中国企业家》的独家专访。
7月27日消息,据未来汽车日报从安徽高新技术产投消息人士等多方独立信源获悉,安徽省国资委正在和小米汽车接触,有意将小米汽车引入合肥。上述人士透露,合肥与小米汽车正在洽谈,但具体的招商引资政策尚不清楚。对此,小米公关部人士表示“不回应”。另外,江淮汽车内部人士透露消息,江淮汽车或将为小米汽车代工。小米汽车首款车型有可能主攻20万元以下市场,并将布局换电业务。
互联网头条
凝聚百万行业精英,聚焦垂直、前瞻、头条等重磅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