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找接班人,还是马云最通透

互联网前沿
2024-07-24 09:22

宗馥莉辞职风波落下帷幕

近日备受瞩目的“宗馥莉辞职风波”终于落下帷幕。

7月22日晚,娃哈哈发布声明称,为确保公司的平稳健康发展,经各股东友好协商,宗馥莉女士决定继续履行娃哈哈集团的相关管理职责。

娃哈哈还表示,感谢近期社会各界和媒体的关注,并对占用媒体资源表示歉意。

图片

图源:娃哈哈

回顾事件始末,7月18日网络上流传的一份《致娃哈哈集团全体员工的函》曾引发广泛讨论。

该函件提及,由于娃哈哈集团部分股东对宗馥莉本人自宗庆后董事长离世后对娃哈哈集团经营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致使宗馥莉无法继续履行对娃哈哈集团及其持股公司的管理职责,宗馥莉决定自即日起辞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其经营管理。

函上还提及,宗馥莉已将上述相关辞职信送达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全体股东,亦督促相关方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及时按照章程规定的程序重新选聘总经理并由其履行管理职责,确保娃哈哈集团的正常经营,依法维护娃哈哈集团、客户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利益。

图片

图源:网络

据第一财经报道,接近娃哈哈的人士透露,前段时间,娃哈哈高层陆续走了几个,但拒绝透露更多信息。有娃哈哈前高管称此事(辞职信)属实。

一直以来,外界都认为由宗庆后的女儿宗馥莉继承娃哈哈集团是理所应当的,但经过此事才发现,娃哈哈并非以往印象中的民营企业,娃哈哈的管理权变更也并非简单的家族式继承。

天眼查资料显示,娃哈哈集团的大股东是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宗庆后个人持股29.4%;娃哈哈集团职工持股24.6%。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杭州上城文商旅集团有着绝对优势,但宗庆后与娃哈哈职工平台持股比例合计超过了50%。

图片

图源:天眼查

2024年2月25日宗庆后病逝后,宗馥莉接过了娃哈哈集团的领导权,成为新的掌舵人。

然而,这种多元的股权格局,注定了娃哈哈无法简单地沿袭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

显然,即便宗馥莉继承了宗庆后的所有股权,她也不拥有对娃哈哈集团的绝对决策权。宗馥莉掌权一事仍需要娃哈哈职工持股平台的配合。

作为宗庆后精心培养的接班人,宗馥莉目前面临着一个显著的挑战:如何在没有父亲那样深厚的管理经验和人格魅力的情况下,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这也是此次辞职风波的核心所在。

如今宗馥莉的回归,显然是娃哈哈集团在面对内部分歧与挑战时,寻求稳定与发展的明智之举。

从长远来看,娃哈哈的持续发展需要更加科学的治理模式。这要求企业在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运营的同时,注重培养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确保企业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实现基业长青。

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核心命题

管理学巨匠德鲁克曾说过,“没有接班人就没有成功”。接班人问题,是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核心命题。

然而,面对这一挑战,企业可选择的路径实在有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家族内部传承和有职业经理人参与的外部传承。

在家族内部挑选合适的接班人是一种比较传统且常见的模式,这一路径确保了家族财富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但同时也对家族后代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他们具备卓越的领导才能,还需妥善处理复杂的家族关系及企业历史遗留问题

对于宗馥莉而言,国资与民企模糊的界限,以及错综复杂的股权结构,无疑是她亟待攻克的一座难关。

另一种模式则是通过设立家族基金,将企业的经营权交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

然而,在中国民营企业的传统观念中,这种非家族式的传承方式尚显陌生,大多数企业主仍倾向于将企业的未来托付给家族后代。

每种模式都有其优势与局限性,关键还是在于企业家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最为适宜的选择。

在这一点上,马云及阿里巴巴集团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范例。

马云,这位中国民营企业的标志性人物,早在事业巅峰之际便已开始布局其“退隐”之路。

2018年9月10日教师节当天,马云宣布,一年后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由时任集团CEO张勇接任。

马云本人将回归创业前的“马老师”身份,他还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为合伙人组织机制做贡献。马云坦言,阿里为这一天准备了十年。

图片

图源:阿里巴巴

早在2005年,阿里巴巴获得雅虎第一笔投资。马云就知道自己有一天会离开。“阿里巴巴要做102年,但没有人能够做102年CEO,我们需要一个传承体系,要良将如潮,要有一个模式来传承公司业务,并且为此做准备。”

2009年,“十八罗汉”集体卸任创始人身份,开始探索合伙人机制。历经数年的反复研磨,2013年9月10日,马云以内部邮件形式正式公布了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伙人制度

那阿里的合伙人制度究竟是什么呢?阿里合伙人制度,不同于传统的合伙企业法中的合伙制,也不等同于双重股权架构。

合伙人制度赋予了合伙人提名董事会董事的权力,打破了按股份分配董事席位的常规做法。

这一创新设计,旨在确保马云等管理层在持股比例较低的情况下,仍能拥有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同时避免了直接采用双重股权架构可能带来的合规风险,满足香港当时要求的“同股同权”标准。

通过这一制度,阿里巴巴不仅成功解决了企业接班人的选拔与培养难题,还以集体决策的方式有效降低了因关键人物变动而引发的管理风险。

“一个制度传承的开始”

201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迎来了辉煌的20周年纪念。

马云也在这一天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职位,由时任集团CEO张勇接任。马云将此看作是“一个制度传承的开始”,“一个制度的成功”。

图片

图源:阿里巴巴

四年过去了,阿里巴巴再次迎来历史性时刻。2023年9月10日晚,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发布全员信宣布,已在当日按计划完成集团管理职务交接,由他接任集团董事会主席职务,吴泳铭出任集团CEO。

蔡崇信在全员信中写道:“正如四年前马老师所说,这不仅是管理职务的交接,更是一个制度的传承,这是我们走向102年的基础。我和吴泳铭,会和所有阿里人一起坚守我们的使命与愿景,一起迎接下一阶段的发展。”

阿里巴巴集团两度成功实现管理层的有序交接,不仅在国内互联网科技行业中树立了典范,更为企业如何实现基业长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如今,众多企业在“二代接班”的问题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市场环境的日新月异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发展,企业不得不持续审视并调整其战略方向,同时优化内部组织架构,以更加灵活和高效的姿态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

而娃哈哈如今面临的,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权力交接,而是一场关乎企业未来命运、需要持久耐心与智慧的长期战役。

可以说,宗馥莉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而管理层的博弈,还在影响着娃哈哈的未来。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9月9日消息,近日,中国银联依托APP在北京地区近60个商圈开展惠民活动,活动联合30多家连锁零售餐饮品牌商户及全市近万家商户开展品牌消费券和支付随机减等活动。用户在涵盖美食、购物、商圈等消费场景,使用APP支付完成消费,即有机会享受品牌消费券、商圈消费券、支付随机减等多种优惠。具体而言,用户使用APP在活动商户扫领券或指定活动页面领券,包含“3-99元随机券”、20元券和50元券等商圈消费券。
6月13日消息,2024新财富500创榜正式揭晓,农夫山泉睒睒2024年以4562.7亿元持股市值,第四度蝉联榜首。此外,拼多多黄峥、字节跳动张一鸣、腾讯马化腾、阿里巴巴跻身前五。
7月3日消息,据《金融时报》报道,阿里巴巴创办人马、执行主席蔡崇信,已将他们在阿里巴巴合计350亿美元 股份的一大部分持股,抵押予投资银行以取得大量贷款。阿里巴巴方面回应称,关于和蔡崇信向金融机构质押阿里巴巴股票进行贷款一事,早已经被广泛报道过。和他的关联公司,目前没有任何以阿里股票为抵押的未偿还贷款。
3月25日消息,近期,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最新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情况,目前已备案机构总数达到3978家。本次新增了盛通、嘉盛通、中联信通、通、新大陆翼、钱包网络、深圳联瀛等15家聚合支付技术服务类型机构。
App开通银联二维码
11月9日消息,盒App近日正式开通银联二维码。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22个城市400余家盒线下门店已支持银联二维码。用户点击盒App“我的-付款-点击切换”后开通支付权限,即可在盒线下门店消费时出示银联二维码进行支付。
8月24日消息,中国银联发布《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 》,解读国内银行卡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2021年,银联受理网络已拓展至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覆盖超过6700万商户。国内银行卡产业方在发卡和受理侧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移动化、线上化、智能化场景建设。截至2021年末,APP注册用户规模已突破4.5亿,各地健康、乘车广泛接入APP等银行卡移动支付应用,金融支付与民生服务在移动支付发展实现高效结合。
4月9日消息,近日,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推进第三方APP扫过闸项目的建设工作,预计最快今年年即可上线。届时,武汉地铁将正式上线支付宝、微信、APP扫过闸功能。市民只需打开支付宝APP、微信小程序或App,点开“乘车”,选择“地铁”,即可实现扫过闸。
4月9日消息,近期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推进第三方APP扫过闸项目的建设工作,预计最快今年年即可上线。届时,武汉地铁将正式上线支付宝、微信、APP扫过闸功能。市民只需打开支付宝APP、微信小程序或App,点开“乘车”,选择“地铁”,即可实现扫过闸。值得一提的是,全国各地正在积极进行智慧交通建设,今年1月,福州地铁正式支持支付宝、微信、APP扫购票。
据报道,App试点上海乘车、随申乘地铁招募测试,此前白名单用户招募50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