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度营收近10亿,小众赛道跑出一匹黑马大卖

跨境焦点
2024-11-06 17:17

一、国牌出海,名利双收

对许多国人来说,户外或许是一个听过但从未尝试过的领域。但在户外用品制造领域,中国企业却是深入其中,在市场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深圳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根据华宝新能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今年第三季度,华宝新能实现营收约9.9亿元,同比大涨50.41%;净利润约8659万元,同比暴涨888.9%

1-800.png

华宝新能Q3营收9.9亿元 图源:巨潮资讯

之所以出现如此高的同比增幅,主要是因为去年,华宝新能营收跌落,净利润亏损1.7亿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华宝新能的超强“反弹”能力,而这种反弹能力源于华宝新能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深刻认知。

一方面,便携储能行业仍处于快速革新阶段,新的商业模式、营销手段等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一些低价竞争策略。但即便如此,华宝新能依然坚定走自己的路,通过削减非必要运营支出、优化库存结构等内部改革方式,提升公司竞争力

另一方面,华宝新能的品牌意识也很强,这主要体现在华宝新能的自营销售业绩上。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华宝新能的品牌官网营收同比增长62%,单月最高销售额突破1亿元。此外,今年10月,华宝新能品牌号宣布,其王牌单品发电机Jackery Explorer 300,在亚马逊同类目销量榜中排名第一

2-800.png

华宝新能发电机销量第一 图源:Instagram

可以说,在便携储能这条赛道上,华宝新能已经混得风生水起。未来,华宝新能还将大力拓展家庭储能品类,通过全渠道销售网络加快其全球化发展步伐,取得更加瞩目的市场成果。

二、户外装备市场前景广阔

事实上,像华宝新能这样的户外大卖还有很多,且多数都聚焦于海外市场的户外装备领域。这主要与市场上庞大的消费需求有关。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s的数据,2023年全球户外装备市场规模为551.2亿美元,预计未来数年里,这一市场规模将以5.8%的复合年增长率稳步扩张,到2032年,达到943.8亿美元。

3-800.png

全球户外装备市场规模 图源: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s

在这片庞大的市场里,又存在着几个主要的细分领域,其中户外服饰占据主要位置,其次是鞋类、背包、装备等。对经营户外类目的卖家来说,这都是可以深耕细作的市场。

比如主营户外轻量化装备的国牌Flextail,其王牌单品户外气泵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200万台,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其中九成左右的收入都来自海外市场。

再比如靠帐篷生意起家的国牌牧高笛,仅在2020年,牧高笛就卖出了超13.3万顶帐篷。2021-2023年,牧高笛分别实现营收9.23亿元、14.36亿元,14.56亿元。

4-800.png

牧高笛营收 图源:天眼查

还有同样经营帐篷生意的吉拓,主营户外火盆、气炉产品的雅艺科技等等,它们都是各个细分领域的户外大卖。而它们之所以能获得今天的成就,除了持续深耕细作,便是得益于背后庞大的市场需求托举。在这样一个细分类目众多、产品丰富多元的市场上,卖家深耕于一个小众领域,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回报。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5月10日消息,华宝日前宣布,其旗舰产品“电小二光充户外电源”全球销量已突破400万台。
11月29日消息,第八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 昨日在上海开幕,华宝携旗下光充户外电源领导品牌Jackery电小二亮相本次盛会,并在现场展示其最新旗舰Plus系列产品—Jackery电小二光充户外电源2000Plus、1000Plus以及300Plus,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了前沿的绿色光充技术和创新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5月14日消息,第八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决赛5月11-12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作为本次活动的支持单位,华宝全程助推了本次赛事的顺利进行,并向赛事获奖者颁发了电小二新一代快充户外电源Plus系列奖品。
5月6日消息,第十六届重庆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 近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会议集中展示了新能源企业的科创实力、最新技术和科研成果。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TV莱茵大中华区向华宝颁发了便携式储能2 PfG Q2881标准认证证书。据悉,华宝此次获奖产品为电小二新一代快充户外电源1000 Plus,该产品提供1264Wh的超大电量和2000W的强劲输出能力。
1月27日消息,华宝近日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2024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至37亿元,同比增长146.94%至159.91%,归母净利润2亿元至2.5亿元,同比增长215.13%至243.91%。公告显示,营收、利润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品牌力和产品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以及内部降本增效取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