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一万物被阿里收购,李开复连夜辟谣
AI市场开始动荡不安。
1、李开复辟谣零一万物被收购
李开复有新消息。
1月6日,有消息称,国内大模型初创公司零一万物正进行业务切割,预训练团队、infra团队以及算力卡部分卖给阿里巴巴集团。
同日晚间,零一万物创始人李开复在朋友圈发文回应,表示:“2024年,零一万物确认收入一个多亿元(订单更多)。谣言散得快,撤得也快。2025年是中国大模型考验年、应用爆发年、商业化淘汰年。”

图源:零一万物 01AI公众号
后续,1月7日凌晨,零一万物官方紧急辟谣,“针对传言零一万物将被收购、经营问题等不实言论属于恶性中伤,公司予以否认”。此外,针对和阿里的合作,零一万物也回应到,“进入新的一年,双方的深度合作框架顺利落地,正积极推进相关的实施方案”。

图源:零一万物 01AI公众号
之所以有这一谣言的传言,很大可能是1月2日,零一万物刚官宣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联手加速大模型从技术到应用的落地,进一步扩大产业大模型的生态整合。
所谓“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涵盖了从技术、业务,到人才等多板块的技术共享和深度共建,阿里和零一万物将结合两个团队在大模型方面的研发实力,构建从下一代基座模型技术探索到产业落地大模型服务的全链路,全面通过阿里云百炼大模型平台的模型服务层面向市场,将大模型能力带入真实行业场景,针对ToB端设计更强大更全面的大模型解决方案,加速产业大模型落地及应用生态扩大。
当然,作为目前发展势头强劲的大模型公司,零一万物的传言不止于此,除了被收购外,也有消息称零一万物将拆家,就是把现有的N个应用分拆后单独融资。

图源:三言Pro公众号
早在2024年11月,就有消息称,零一万物正计划分拆出一个应用公司,将以零一万物大模型为基础搭建游戏等方向应用。该公司正以数千万美元的估值对外融资。

图源:微博
分拆后,新公司名为“绿洲”,将由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马杰担任董事长。届时,零一万物仍将是绿洲最大股东。
一位一级市场从业者表示,分拆是一举两得:对零一万物来说,短期内收入并表,但负担又相对小,不需要零一花钱投入新业务;对绿洲来说,既能以更低成本调用大模型,又可以轻装上阵、独立融资。
不过目前关于分拆的具体情况还未有更明确的信息透露。
2、AI六小虎
提起零一万物,不了解AI行业的人肯定是一脸懵的,但是如果提起李开复,相信不少人都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他的公司啊。
零一万物是2023年7月在北京注册成立的公司,该公司是由李开复组建并带队孵化的AI 2.0公司。联创团队成员包含前阿里巴巴副总裁、前百度副总裁、前滴滴/百度首席算法负责人、前谷歌中国高管、前微软/SAP/Cisco/副总裁,算法和产品团队背景均来自国内外大厂。背景不可谓不强大。
零一万物推出之初,就坚定走自研大模型的技术路线。
2023年11月6日,零一万物发布首款预训练大模型 Yi-34B。
2024年5月,零一万物正式官宣了一站式 AI 工作平台 ——万知。
2024年3月6日,零一万物官微宣布开源Yi-9B模型。
2024年3月,零一万物正式发布Yi大模型API开放平台。
6月,零一万物Yi-Large等系列大模型正式登陆阿里云百炼平台,这是零一万物首次通过云厂商提供API服务。
8月,零一万物已经完成新一轮融资,金额达数亿美元,吸引了包括国际战略投资者和东南亚财团在内的多家机构参与。
10月16日,零一万物CEO李开复宣布,在国际权威盲测榜单LMSYS上,零一万物旗舰模型 Yi-Lightning排名世界第六,中国第一。
正是凭借在大模型领域亮眼表现,零一万物也被称为中国“AI六小虎”之一,同列“六小虎”的还有百川智能、智谱AI、月之暗面、Minimax和阶跃星辰。
百川智能,是由王小川和茹立云于2023年4月10日联合创立的一家研发并提供通用人工智能服务的公司。成立不足100天,百川智能便先后发布了Baichuan-7B、Baichuan-13B两款开源可免费商用的中文大模型。2024年1月29日,百川智能宣布发布了超千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Baichuan 3。此外,百川智能聚焦医疗行业,并成功与多家医疗机构达成合作。
智谱AI,2019年成立,是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技术成果转化而来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打造新一代认知智能通用模型,提出并实践“模型即服务”(Model as a Service,MaaS)的市场理念,在B端市场表现亮眼。2024年智谱AI全年完成4轮融资,12月,更是完成新一轮30亿人民币融资,成为“六小虎”中估值超过200亿的大模型企业,也是目前估值最高的大模型公司之一。

图源:智谱AI官网
月之暗面,2023年4月成立,由杨植麟、周昕宇、吴育昕联合创办,在C端市场表现活跃。月之暗面备受资本市场重视,多轮融资成绩显著,是估值超200亿的大模型公司之一。而要说明的是200亿人民币估值被市场认为是此番大模型第一梯队的基准线。月之暗面、百川智能和智谱AI是已经步入第一梯队行列。不过,2024年下半年来,围绕创始团队的风波不小,对于月之暗面实际影响还未可知。

图源:月之暗面官网
Minimax,成立于2021年12月,创始人闫俊杰曾是商汤科技的副总裁。MiniMax专注于开发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尤其是大模型技术。产品线涵盖文本、语音、视觉等多种模态的AI模型,且已推出包括abab 6.5系列在内的多个模型。商业化效果显著,旗下AI伴侣产品“星野”和“Talkie”市场表现突出,Talkie在美国AI伴侣类应用下载量中排名第一。

图源:华尔街见闻
阶跃星辰,2023年4月6日成立,由微软前全球副总裁姜大昕创办。2024年12月,阶跃星辰完成了数亿美元的 B 轮融资。数据显示,2024 年下半年阶跃星辰多模态 API 调用量增长超 45 倍。阶跃星辰主打“万亿+多模态”的 Step 系列基座模型研发速度快,性能保持国内领先。Step系列模型多次在国内外权威大模型评测榜单上位列中国第一。
“六小虎”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决赛,各家的优势明显,但是缺点也很明显,要突出重围,必须不断探索新发展模式,积极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同时加快技术进步,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
3、AI大模型迈入决赛
零一万物的辟谣,一方面是否认被收购传闻,另一方面又是在向外界释放出对和阿里合作的积极信号。
这种做法,其实也是“六小虎”们的常用做法,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那句“‘六小虎’最好的结局是被大厂收购”振聋发聩,几家公司都在通过各种手段极力避免被收购结局。
零一万物与阿里云的此次合作给外界提供了一种除了并购以外的另外一种资源整合模式。
一方面对于大厂而言,与小虎们合作能够快速增强自身模型能力,补齐大模型短板,同时由于非收购,降低在大模型研发中的资金、人才等消耗,降低大厂成本。
另一方面对于小虎们来说,和大厂合作,小虎们可以通过利用大厂的算力、人才、客户等资源,有助于突破发展瓶颈,借助大厂知名度,更快实现商业落地。
2024年,AI大模型流量垄断趋势明显,多家大厂宣布大模型降价,人才竞争激烈,大模型的竞争已经白热化。
对根基相对薄弱的小虎们来说,想要在大厂厮杀中夺得一席之地,大厂+小虎的合作模式或许会成为2025年的发展趋势。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