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拓展线上卖车,二手车市场要变天了

跨境必读
2025-03-22 17:30

1、进军二手车市场

近些年二手经济爆火,二手衣物、二手电子产品、二手车等交易热度持续上升。这其中二手车业务凭借着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了不少巨头的目光。

亚马逊汽车部门主管Fan Jin最近透露,亚马逊将很快进入二手车市场,帮助经销商销售二手车。“我们的重点是经销商以及我们如何为整个经销商提供服务,这是我们下一个最大的里程碑”,Jin表示。

图片

亚马逊计划进军二手车市场 图源:JALOPNIK

通过二手车业务,客户可以去经销店取新车或二手车,也可以像其他包裹一样,让亚马逊送货上门。实际上,亚马逊拓展二手车业务,是在已有汽车业务Amazon Autos上进行的。

去年12月,亚马逊推出Amazon Autos平台,正式布局在线汽车销售领域。该平台允许用户从合作经销商处查找、预订并购买新车,消费者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查看价格并选择颜色、装饰和设备,然后完成交易。

图片

Amazon Autos 图源:Amazon

当时亚马逊与现代汽车合作,率先在美国48座城市推出这项服务,包括亚特兰大、波士顿、芝加哥等,目前这项服务已进入公开测试阶段,业务范围从今年1月的54个市场增长至68个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本身并不是亚马逊唯一的兴趣,该公司还在考虑出售可选附加服务,如延长保修期、车辆服务合同和维护套餐。

2、二手车竞争火热

不得不说的是,近些年二手车这一赛道实在是太火了。

一方面,二手车的价格通常低于新车,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更加实惠;另一方面,汽车消费观念从“面子”转向“里子”,消费者更注重汽车的实用性和性价比,而二手车刚好满足了这些需求。

研究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二手车市场规模为1.9万亿美元,预计2025年至2030年市场将以6%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届时这一数字达到2.7万亿美元。

图片

全球二手车市场规模 图源:Grand View Research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为用户提供了更广泛的车辆选择、透明的定价以及足不出户即可比较选项的能力,再加上虚拟汽车浏览和安全的在线支付系统等技术的进步,在线购买二手车的需求逐渐上升。

二手车市场商机持续爆发,连俄罗斯电商巨头Ozon也加入到这场竞争中。就在不久前,Ozon宣布扩大其汽车销售类别,现在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购买二手车,平台出售的品牌包括拉达、吉利、奥迪等。

图片

Ozon开始销售二手车 图源:Ozon

还有以二手业务加速腾飞的老牌巨头eBay,在eBay Motors上,消费者可以购买新车和二手车以及用于修理、更新和维护现有车辆的零件。除了传统的直接购买,消费者还可以参与拍卖,增加价格选择的灵活性。

总的来看,亚马逊此番进军二手车市场,在线汽车销售市场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尤其对那些传统汽车零售商来说,它们所面临的压力会更大。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这让他们在购物时拥有了更多选择。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8月25日消息,在线二手设备卖家Cashify从亚马逊和现有投资者Blume Ventures那里筹集了5.3亿卢比。该公司最近宣布完成了由NewQuest Capital Partners和Prosus牵头的9000万美元的E轮融资。此次投资后,亚马逊将持有该公司2.12%的股份。Cashify为客户提供出售和购买旧电子设备服务,主要是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该公司还与亚马逊和Flipkart合作,以简化购买和销售翻新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过程。
据Entarckr独家消息,印度二手电子设备销售商Cashify获得亚马逊3.95亿卢比的投资资金。
据彭博社报道,亚马逊正在寻求购买从中国起飞的二手远程货运飞机,将圣诞购物季期间急需的商品从亚洲运往美国,以避开美国的港口拥堵。
全球电商市场再掀火热风口,亚马逊不愿错过。
5月27日消息,据报道,欧盟将首次对Facebook展开正式的反垄断调查。消息称,这次调查主要针对Facebook向用户推广自家二手市场服务平台Marketplace的方式,是否破坏了广告业的竞争。该调查或将在几天内正式启动。据悉,欧盟此前已经对微软、亚马逊、苹果和谷歌展开了反垄断调查。
4月30日消息,亚马逊日前宣布,2025年Prime会员日活动将于7月在全球范围内举行。Prime会员可以享受超过35个类别的大幅折扣,包括电子产品、厨房用品、美容产品和服装。他们还可以提前进行返校购物,避免排队并享受快速、免费送货服务。
持续的高关税压力下,亚马逊终于放开涨价限制。
亚马逊日本被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