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大手笔,新增28000个校招岗位
腾讯出手拯救就业市场,在校大学生有福了。
一、腾讯启动史上最大就业计划
一场不见硝烟的大战已经打响。互联网大厂们正在掀起一场空前的“AI军备竞赛”。
近日,腾讯集团在深圳总部召开全球人才战略发布会,宣布启动互联网行业史上最大规模校招计划——未来三年新增2.8万个校招及实习岗位。

图源:腾讯招聘公众号
其中,技术类岗位扩招力度空前,占比高达60%,同时腾讯承诺,招聘的应届生转正率提升至85%。
腾讯表示,实习转正考核取消学历门槛,代码贡献值、专利产出等硬指标权重提升至70%。
对比外界环境,在Meta、谷歌等国际巨头持续裁员的背景下,腾讯这场逆周期人才扩张确实引人注目。
消息发布后,登上了微博热搜。时逢春招,话题下,有不少大学生网友跃跃欲试。

图源:微博

图源:微博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招聘中,腾讯重点加大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游戏引擎、数字内容等技术类岗位的吸纳力度。
数据显示,此前腾讯技术人才在总人员中占比已达73%,属于远超业内平均的水平,而此次扩招,也意味着使其技术研发人员或将突破3万人。
而针对前沿技术领域,比如AI大模型、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等,腾讯也将直接增加5600个岗位,招聘占比从去年的45%提高至60%。
这其中,大模型算法工程师预计招募2300名,这个数字较2024年增长了180%。

图源:腾讯公众号
与此同时,腾讯混元公众号也发布招聘信息,称“青云计划”将配备定制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职级薪酬上不封顶,大力投入大模型领域。
以上,其实可以看到,此次腾讯校招的“技术优先”特征很明显,而对于AI领域人才的渴求更是直观易见。
那么,我们定位到,今年以来,这个互联网大厂究竟在AI方向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操作。
今年1月,马化腾在年度员工大会上透露了AI智能体计划,并宣布微信、QQ、输入法、浏览器等核心产品将全面接入混元大模型。

图源:微博
2月,旗下产品“腾讯元宝”,宣布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模型,加上已接入的混元T1早期版本模型,“腾讯元宝”成为了业内首个支持双引擎的AI助手,推理效率直接提升40%。
此后,腾讯元宝的日活用户激增20倍,这一记录也让它至今稳居中国AI应用下载量前三。

图源:Apple Store
3月下旬,腾讯又放出一枚重磅炸弹,发布了基于Mamba架构的混元T1正式版,该模型在MMLU-Pro测试中获得87.2分,标志着工业界首次实现超大规模推理模型的无损部署。
当然,在资金投入上,腾讯也是毫不含糊。数据表明,腾讯2024年资本开支达767.6亿元,其中第四季度单季投入365.8亿元用于采购推理型GPU及算力基建。
而2025年,腾讯计划将资本支出提升至营收的低两位数百分比(预计超790亿元),重点推进长三角AI超算中心建设,目标算力规模达到2000P。
在2025愈演愈烈的“AI军备竞赛”中,人才是腾讯关于未来关键的布局。
这种“从0培养的”校招策略,一定程度上也能规避后期高薪挖角带来的成本压力,又能通过形成内部技术连贯性。
二、AI竞赛一触即发
当然,在春招期间的AI人才争夺战中,业内大厂“对胜利的渴望”都不小,掀起了一场“抢人大战”。
就在腾讯官宣招聘的当日,华为也宣布了2025年“勇敢新世界”应届生招聘计划。
华为今年开放了AI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硬件技术工程师、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等60余类岗位,拟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1万余人。

图源:微博
同时,“宇宙厂”字节跳动也在积极争抢AI人才。
2025年,字节宣布校招开放1.5万个技术岗,AI相关职位占比超50%,算法工程师、大模型训练师、AIGC产品经理是核心人才中进一步的“香饽饽”。
去年,字节跳动还启动了面向校园技术人才的“筋斗云人才计划”,允许实习生参与自研大模型“云雀2.0”的训练调优,优秀者可直接进入TikTok全球算法中台。
当然,阿里也没有落后,正在加速招揽人才。据了解,阿里2025年校招计划中,AI相关岗位占比突破了四成,重点布局大模型、量子计算、AI for Science三大领域。
甚至,阿里国际宣布的2026届校招计划中,有八成为AI岗位,包括AI算法、研发、AI产品经理等。
此前,阿里还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这一金额,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
当然,说到阿里,就不得不提一提近期马云的频繁现身,以及背后释放的这位大佬对于AI战略高度重视的信号。

图源:微博
今年1月,在马云公益基金会所创办的乡村教师“腊八之约”活动上,马云说,未来十年变化将超乎想象,中国人口结构在变,AI将重塑世界……
不久前,马云在东京大学座谈时又表示:“电商已死,下一个十年属于能重塑物理世界的人。”不少媒体将此解读为对阿里AI战略的间接背书。
并且,马云个人控股的蓝池资本,近期领投了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竞品BrainCo。
也许,马云已经洞察到了AI 的巨大潜力,也有意以“精神领袖”的身份为阿里的AI转型注入信心。
不少大佬曾表态:企业竞争的核心其实是人才竞争。AI大战说到底也是人才之间的战争,顶尖的AI人才正成为各大科技公司争相抢夺的核心资源。
当然,如今这场AI大战还只是初露端倪,到底谁能成为最后赢家,一切都是未知数。
三、大规模招人背后,老员工感到危机
当一部分人为扩招而欢呼的时候,或许另一部分人也在为是否会到来的裁员而担忧。
对于腾迅这次的“招兵买马”,有不少网友发出质疑,认为这是人员流动的信号,即大规模的招聘可能也意味着一批老员工的“淘汰”。
有网友表示,“一边裁一边招,裁掉2.8万人,再招2.8万人,用一段时间后,又循环继续…”

图源:小红书截图
当然,网友的质疑不算空穴来风。尽管AI相关岗位招聘规模创新高,但非核心业务收缩、组织结构优化带来的裁员消息频传。
就腾讯而言,受AI原生游戏开发范式冲击,此前传统手游团队大规模整合,比如《王者荣耀》运营中心裁员30%,《和平精英》美术外包团队削减50%。
如此“AI高歌猛进,传统业务震荡”的现象确实容易造成人心惶惶。
不过,分析近期腾讯基础设施方面的一些动作,或许可以放下一些担忧。
腾讯于2024年开始建设的企鹅岛,即腾讯“互联网”未来科技城项目,目前一期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计划于今年6月首批交付,二期(总部办公区、科技馆等)将2028年投用。

图源:微博
公开资料显示,企鹅岛占地约130万㎡,总建面达200万㎡。建成后可容纳8万-10万人办公,约5000人居住生活。

图源:微博
综合以上,可以说,腾讯释放的2.8万个岗位不仅是就业数字,更是一张通往智能时代的船票。
AI崛起、流量红利见顶,站在时代变革的十字路口,互联网行业的格局将被重塑,对于无数个体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这场招聘风暴,终将成为时代转型的注脚。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