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李书福,即将拿下十家上市公司

科技头版
2025-04-29 20:19

深藏不露,李书福的棋局很大。

曹操出行获IPO备案

李书福的资本版图将进一步扩大。

前不久,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宣布CaoCao Inc.(曹操出行有限公司)获境外发行上市备案,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91,666,800 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图片

图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这意味着,曹操出行离上市更进了一步。

曹操出行是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出行版图布局的一块关键拼图。

公开资料显示,曹操出行成立于2015年,公司创始人为李书福,间接持有公司83.9%的股份。

据了解,曹操出行以B2C模式为核心,“公车公营+认证司机”,车由曹操专车和吉利提供,司机公开招聘培训。与C2C模式相比,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模式能让曹操出行更好地控制服务质量,确保车辆和司机的标准化管理。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曹操出行逐渐成长为国内最大的网约车平台之一。去年 4 月,曹操出行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由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和广发融资(香港)担任联席保荐人。同年10月,曹操出行更新招股书,继续冲击IPO。

招股书显示,曹操出行成立至今,共进行了三轮融资。在第三轮融资前,曹操出行的估值已经达到了170亿元。

如今,曹操出行赴港IPO迈出关键一步。如果顺利的话,曹操出行有望于2025年内完成港股上市。届时,出行江湖必将风云再起。

当然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曹操出行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最终能否成功上市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市仍面临不确定性,曹操出行还面临着其他挑战。

一直以来,出行市场这片江湖都是强者如林,竞争异常激烈。曹操出行同样面临着不小的竞争压力。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按总交易价值(GTV)来计算,曹操出行2021-2023年稳居中国网约车行业前三,在2023年市场占有率为4.8%。这一成绩看似不错,但与行业第一名滴滴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滴滴行业龙头,以75.5%的市占率稳居C位,地位难以撼动,这与其多年的市场积累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密不可分。

除了滴滴这一强大的竞争对手外,曹操出行还面临着其他网约车平台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出行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这一领域,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这些竞争对手各有特色,曹操出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除了市场竞争的压力,曹操出行恐怕还面临着盈利压力。

数据显示,2021至2024年6月底,曹操出行的营收分别为71.53亿元、76.31亿元、106.68亿元和61.60亿元。

从营收数据来看,曹操出行的业务规模在不断扩大,市场拓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30.07亿元、-20.07亿元、-19.81亿元和-7.78亿元,报告期内累计亏损超过77亿元。

曹操出行从成立至今已经亏损超过130亿元,至于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其中,运营成本高昂可能是导致亏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B2C模式下,曹操出行需要承担车辆的购置、维护、保险等费用,以及司机的工资、培训等成本。这些成本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增加,给公司的财务状况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当然了,背靠吉利这棵“大树”,曹操出行也并不缺钱,也很有机会实现盈利。只要公司好好发挥优势,其实市场还是相当看好曹操出行的前景的。

对于李书福而言,如果曹操出行上市成功,这将是他庞大资本版图扩张征程中的又一关键节点。 

假如曹操出行真的顺利登陆港股市场,那么这将成为继吉利汽车、沃尔沃、极星、亿咖通、钱江摩托、汉马科技、力帆科技、路特斯、极氪后,李书福名下的第10家上市公司。

今年3月,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62岁的李书福财富较去年增长5%,以1700亿元位列中国第十,全球排名第78位。

图片

图源:胡润百富官网

曹操出行若能成功上市,无疑将成为推动李书福财富增长的又一强大引擎。随着曹操出行在资本市场的亮相,其品牌价值和市场估值将得到重新评估和提升,李书福作为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其个人财富也将随之水涨船高。

李书福:从“放牛娃”到“汽车狂人”

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聊聊李书福。

从放牛娃到如今的“汽车狂人”,李书福白手起家,上演了一段逆袭“传奇”。

公开资料显示,1963年,李书福出生在浙江台州一个小山村,他曾是一个放牛娃。

李书福曾在访谈中提到,我是一个放牛娃,上小学时,我利用暑假为生产队放牛,每天0.15元,一个暑假能赚6元-10元人民币,对我来讲这是一笔大钱。

高中毕业后,他向父亲借钱,买了个照相机,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盘点下来,李书福搞过照相馆、生产过冰箱、卖过装潢材料、还制造过摩托车,他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敢为人先的勇气,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经验。

不过,在他内心深处,或许始终有一种冲动,那就是造汽车。

1997年,李书福正式踏入汽车行业。当时的他,用一句“汽车不过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一个铁壳”的名言震惊四座,被人们称为“汽车狂人”。

在李书福的带领下,吉利汽车已经从一个小小的民营车企,发展成为了一家拥有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在全球汽车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汽车集团。

多年来,吉利汽车已经入股了多家海外汽车公司,把不少国际知名品牌纳入麾下,包括瑞典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马来西亚国宝汽车品牌宝腾,以及来自英国的路特斯、伦敦电动汽车等品牌。

真正让李书福跻身顶级资本玩家行列的,是2010年那场惊天并购。

2010年8月,吉利以18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手中接收了沃尔沃汽车集团全部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

图片

吉利收购沃尔沃

这场收购,堪称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蛇吞象”壮举。当时,沃尔沃由于经营不善,陷入了财务困境,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买家。李书福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他果断出手,与福特汽车展开了艰苦的谈判。

李书福说,“吉利与沃尔沃,是兄弟不是父子。”收购完成后,李书福充分尊重沃尔沃的品牌独立性和管理团队,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同时,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在技术研发、采购、生产等领域开展了深度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2021年,沃尔沃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上市,市值暴涨至180亿美元。

此外,吉利汽车还投资32.5亿美元成为沃尔沃商用车集团最大股东,推动沃尔沃旗下的极星品牌独立成为电动高性能汽车品牌。

除此之外,2017年6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与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签署最终协议,收购宝腾汽车49.9%的股份,成为了宝腾的最大股东。同年,吉利汽车收购了英国传奇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吉利汽车成为路特斯最大股东。

2018年2月,吉利控股以90亿美元收购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后更名为梅赛德斯-奔驰约9.69%的股份,成为戴姆勒当时最大的股东……

正如李书福所说:“我的梦想是打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中国车走遍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的车走遍中国。”

如今,李书福依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能看到他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2月22日消息,近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在演讲中透露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包括吉利将主攻节能/新能源汽车、主攻纯电动智能汽车。据《电商报》了解,2021年1月11日,百度正式官宣计划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且吉利控股集团为新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值得一提的是,百度与吉利合作的造车新公司CEO为前摩拜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夏一平。
据了解,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的创始人及董事长。东方优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4月21日,法定代表人为翁俊雄,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道路旅客运输经营等。
据财经汽车微信公众号消息,目前,吉利控股董事长在筹备制造手机。
2月20日消息,今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在内部演讲中表示,吉利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方案,分别为: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90%是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10%左右是传统节能小排量汽车;主攻纯电动智能汽车,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4月21日消息,据新浪科技报道,近期网传“李彦宏与签署协议”的图片引发业界猜测,百度公关总监回应称,双方的交流不仅局限于集度汽车这一件事上,也包括其他各种潜在的合作。日前报道指出,知情人士透露,继官宣造车100天之后,李彦宏与吉利CEO再次聚首,就集度汽车下一步将公开的大合作展开商谈。据了解,今年1月11日,百度正式官宣计划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且与吉利达成合作。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今日发表2024年新年致辞。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亮相淘宝直播间,这也是的首次电商直播。
1月13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与吉利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执行官东辉、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董本洪代表双方签约,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共同见证。
6月14日消息,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文件显示,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拟收购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79.09%的股权,获得单独控制权。对此,魅族方面表示,近期,由先生领衔投资的星纪时代已和魅族科技就战略投资事宜签署协议,本次交易尚需履行相关监管机构的审批手续,交易细节还在协商中。据了解,本次交易前,魅族创始人黄秀章持有珠海魅族49.08%的股权,淘宝中国持有27.23%的股权,双方共同控制珠海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