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正在抢小红书的饭碗
黄峥主动出击,绝不放过眼前的每一个机会。
1.拼多多盯上种草业务
种草,一直是互联网大厂难以割舍的一门生意。
这些年来,各大平台持续加码布局,从淘宝的“逛逛”,到微信的“小绿书”,再到网易的“网易小蜜蜂”,这些都是他们发力的有力印证。
而最近一段时间,拼多多也踏入了这一赛道,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近期,拼多多相继面向商家发布2025年2月短视频种草达人月度收益新星榜、3月短视频种草达人月度收益明星榜。
李响了解到,上述榜单是根据达人账号的内容质量和收入情况综合评定,是拼多多首次发布短视频业务的种草收益相关榜单。
其中,短视频种草达人月度收益新星榜涵盖美食种草收益、居家好物种草收益、时尚种草收益、母婴育儿种草收益等5个领域的收益TOP3作者榜单,时间范围为2月1日至2月28日。
相关信息透露,美食、居家好物、时尚等领域排名前三的种草达人,月度收益在数千元至万元区间;母婴育儿等领域排名前三的种草达人,月度收益则普遍在千元上下。

图源:多多视频
回顾2024年12月,多多视频正式上线“多多种草计划”,以“高流量扶持、高现金补贴”为亮点,面向站内征集优质种草内容。达人参与“多多种草计划”后,审核通过的视频将获得流量扶持,单条过审视频最高可获1000元左右的现金奖励。
而上述榜单中达人所获现金收益,均来自于“多多种草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多多种草计划”的种草达人,不仅能获取平台现金奖励,还可通过在视频中添加商品链接赚取带货佣金。
此外,拼多多面向商家还推出了“话题种草”活动。平台会依据节日节点、营销热点等动态节奏,为各品类商家定期打造的专属话题,商家只需要上传符合话题的带货视频并带上话题,经平台审核通过后就可以获得1000的流量扶持。同时,拼多多还启动商家调研工作,后续或计划推出短视频“定向推广”功能。
通过上述方式,拼多多正在切入种草领域,目前该业务已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
相比之下,拼多多并未选择布局种草App,而是选择从短视频赛道切入种草领域,可谓是另辟蹊径。
拼多多为什么这样做?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要发挥出多多视频的流量优势。此前,有数据显示,2022年底至2023年初,多多视频的DAU已突破1.5亿,目前稳定在1-1.2亿,用户单次使用时长峰值曾超40分钟,现在基本稳定在30分钟左右。


图源:多多视频
多多视频所具备的稳定流量规模,日活跃用户数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在可观的数量级,且用户留存长效持久,粘性颇高,这对于一心想要发力种草业务、开辟新增长曲线的拼多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从本质上来说,种草并非单纯的内容分享,而是借助优质内容为商家提供精准的广告服务,并且需要促进商品的交易转化。
在拼多多的业务版图中,多多视频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多元的用户群体以及成熟的内容生态,与种草生意所需的流量、场景、转化等各项要素高度适配,是拼多多切入种草赛道的不二之选。
从当前态势来看,拼多多的种草业务处于起步阶段,站内的多多视频是其核心发力点,后续平台是否会有进一步的动作,需要持续关注。
2.大厂死盯种草生意
在互联网大厂进行商业版图扩张的过程中,种草经济迅速崛起,并成为他们竞相争夺的战略高地。
早在2011年,网易便推出轻博客产品 LOFTER,以兴趣爱好为核心定位,致力于打造年轻人专属的兴趣社交平台,发展为品牌方青睐的种草阵地。
上线后,LOFTER 迅速吸引众多摄影师、穿搭达人、健身爱好者及美食爱好者入驻。
2014 年前后,同人粉丝群体开始向LOFTER迁移,使其逐渐发展为国内同人文化的重要阵地,但始终未能发展成为大众化的种草应用。

图源:LOFTER
今年,网易北京研发团队推出独立App“网易小蜜蜂”。官方介绍,该产品意在为年轻人搭建分享与交流生活日常的内容社区,帮助用户探寻理想的生活方式。从实际体验和功能设计来看,“网易小蜜蜂”与小红书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图源:网易小蜜蜂
阿里在种草赛道同样面临挑战。自2016年起,阿里便开始布局种草业务,从以算法推送图文商品的淘宝“有好货”,到主打图文内容营销的“必买清单”,再到集图文与短视频于一体的“逛逛”,以及“态棒”“吃货笔记”“如我”“友啥”等产品,尽管阿里持续投入、多次尝试,这一业务却暂未出现太大的起色。
至于抖音,推出可颂App、有柿App、Lemon8等种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同步开展布局。其中,Lemon8截至2024年12月,全球月活跃用户已攀升至1250万,市场表现还算出色。

图源:Lemon8
但将目光投向小红书,截至2024年6月,其月活跃用户便已突破3亿大关,日活跃用户(DAU)更是超过1.2亿,Lemon8目前还与其存在不小差距。
对比之下,可以发现,尽管众多大厂纷纷入局种草领域,但至今仍难以打造出一个能与小红书正面抗衡、势均力敌的强劲竞争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小红书以社区起家,拥有独特的社区氛围和用户粘性,且用户群体多为年轻、高消费力的女性,她们乐于分享和获取真实的使用体验,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文化。
而上述大厂推出的种草产品缺乏用户沉淀过程,要想精准复刻小红书所独有的社区特质与用户定位,难度不小。
再一个,小红书已在用户心中形成了“种草”平台的认知,用户遇到消费决策问题时,往往会首先想到小红书。这种认知和用户心智的占领是其他大厂难以通过简单模仿来获得的。
既然独立推出App成效欠佳,那么在用户基数更大的主站布局种草业务,是否可行?
从过往案例来看,效果确实要好一些。此前,微信公众号推出图片+文字的“小绿书”发布形式,抖音在站内增设图文板块,都收获了不少积极反馈。

图源:公众号助手

图源:抖音
如今,拼多多依托多多视频切入种草赛道,或许也是看中了主站布局种草业务显著的成效。
3.种草生意不好做,大厂要如何破局?
从过去到现在,种草赛道的布局难度始终不容小觑,即便如拼多多等实力雄厚的大厂,也依旧处于摸索阶段。
布局种草到底难在哪里?在李响看来,这一业务对大厂的运营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要求很高。种草业务看似是内容与消费的简单结合,实则涉及内容生态建设、用户兴趣培育、商业转化路径等多个维度的平衡。
换句话说,既要保证内容的优质与真实,又要实现商业变现的高效与可持续性,对于淘宝、拼多多这类缺乏内容基础的大厂来说,难度不言而喻。
不过,种草赛道依旧有利可图。尤其在互联网行业面临流量增长见顶的困境,商业化需求愈发迫切的当下,这一赛道的前景和潜力更是不容小觑。
接下来,如何将种草与商品深度融合,打造更具粘性与转化力的消费闭环,或许将成为拼多多们探索的新方向。
种草赛道的角逐尚未白热化,各平台将如何出招破局,值得拭目以待。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