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重大调整,高层突然洗牌

李迎
2025-05-19 10:13

市场不再容错,变革必须干脆利落。

一、吉利汽车高层大调整

汽车赛场风起云涌,“老大哥”吉利汽车再次扣动战略扳机。

近日,吉利汽车做出管理层重大调整的决定:在吉利汽车和极氪完全合并后,李东辉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执行官。

图片

图源:微博

同时,吉利汽车集团下设“吉利银河”和“极氪科技”两大事业群,前者聚焦大众市场新能源车型(如银河L9),后者定位高端智能电动(极氪9X、8X)。

也就是说,李东辉从吉利控股集团CEO调任副董事长,负责董事局日常管理及投融资,主导资本运作与重大合作项目。

图片

图源:微博

安聪慧则升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全面统筹集团运营。同时,在合并完成前,安聪慧仍担任极氪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

b6506828da3f87a15e5f52ada97166d2-800.png

图源:微博

说到安聪慧,这个中国汽车行业内堪称传奇的人物,我们来简要聊聊。

极氪CEO安聪慧:纯电SUV需要被重新定义,极氪全年交付目标23万辆| 每日经济网

图源:微博

在那个还是燃油车的时代,安聪慧主导开发了中国首款自主自动变速箱和4G18CVVT发动机,这个决定,奠定了吉利汽车在业内的格局。

来到新能源赛场,2021年,安聪慧大力推动创立极氪品牌,其首款车型极氪001一举创下了31个月交付25万辆的“新势力最快纪录”。

2024年,极氪交付22.2万辆,同比增长87%,登顶中国豪华纯电销冠。

此次吉利高层调整,是吉利汽车“一个吉利”战略整合的关键一步,其中,安聪慧的回归升职,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当下吉利汽车对技术的重视。

就在宣布高层调整的同一天,吉利汽车也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整体数据表现超过预期。

财报显示,吉利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25亿,较上年同期的582.25亿元增长25%

其中,第一季度销量70.38万辆,较上年同期的47.47万辆车增长48%,已完成全年271万辆销量目标的26%。新能源产品,含吉利、领克、极氪,在第一季度销量达33.9万辆,国内新能源渗透率超50%。

图片

图源:微博

2025年第一季度期内利润为58.6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92亿元增长321.6%;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拥有人的利润为56.7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6亿元增长264%。

这份成绩单意味着,吉利汽车已实现扭亏为盈,《台州宣言》的成效,可见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5月7日,吉利汽车还宣布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发行全部股份。

换句话说,极氪将实现私有化,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

图片


图源:微博

对此,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也表示,“吉利极氪协同整合后,能节省10亿元左右研发费用,数十亿采购金额,管理费用、营销费用也会同步下降。双方整合后的目标是:生产环节降本大于3%,研发环节优化10%-20%,管理增效10%-20%。”

从吉利角度来看,私有化完成后,极氪成为吉利汽车的全资附属公司,吉利汽车对极氪的决策控制将更加直接有效,能够在品牌定位、产品规划、研发投入、市场推广等方面进行更高效的决策和执行,快速应对市场变化。也能减少重复开发,让研发更高效、成本更低。

从极氪角度分析,作为吉利冲击高端新能源市场的王牌,回归后不用再被资本市场牵着鼻子走,可以专心做好产品、提升品牌实力。

事实上,这也并非近年来吉利汽车进行的首个整合动作。在品牌合并前,整个吉利系共有多达14个汽车品牌,如吉利、几何、领克、极氪、沃尔沃、极星、路特斯、smart、雷达等。

图片

图源:知乎

2024年,吉利宣布将收购领克,总耗资约90亿元,最终,领克成为极氪科技集团旗下非全资子公司。

过去半年内,吉利又将几何、雷达等中低端新能源品牌并入集团主体,关闭独立运营体系,集中资源至高端智能电动赛道。

因此,此番上市不到一年的“黑马”极氪,突然宣布私有化退市,虽让人意外,但可以理解。

结合高层调整的重大决定,可以窥见的是,这不仅是吉利汽车的一次人事变动,更是在当下新能源格局下,对汽车产业变革的深度回应。

二、吉利新车被奇瑞高管炮轰

除了集团内部令人瞩目的决策,最近,外部围绕吉利汽车的流言蜚语,也颇受关注。

5月9日,吉利银河品牌首款中高级电混轿车——吉利银河星耀8正式上市,新车推出共7个版型,标配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上市限时价11.58万元至15.58万元。

图片

图源:微博

其后,奇瑞汽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姚飞(姚远方)在社交媒体上,对星耀8激情开喷,毫不留情。

在抖音“A9创始人版车主群”中,姚飞直接评价吉利银河星耀8:“烂车”、“二排挤的很”、“音响烂”等,引发不少网友关注。

图片

图源:抖音

其后,姚飞解散了车友群,并把自己的抖音账号已经设置为私密(不可查看)。不过,消息已经开始发酵扩散。

图片

图源:抖音

随后,奇瑞品牌总经理李学用出面回应:“近日,我们奇瑞品牌一位干部发表了对友商产品的不当言论。这种言论很不妥当,也是奇瑞明令禁止的。我们对此事高度重视,立刻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停止其一切工作。

而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也回应表示,“已就个别员工言论引发的争议与奇瑞高层沟通,奇瑞展现出了诚信负责的风范,此事已得到妥善处理,告一段落。我们团结一致向前看,共同推动中国汽车品牌做大做强,走向世界!”

图片

图源:微博截图

随后,杨学良再发微博称,“如我上条微博所说,此事已经妥善处理,这一页翻过去了。”

此次奇瑞高管争议性的言论,或许可以从产品角度看,官方资料透露,奇瑞风云A9定位中大型新能源轿车将在近期上市,与吉利银河星耀8形成竞争关系。

当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口碑与销量才是代表一个产品的真正实力,这远远比口头上的胜利重要得多,反之,容易祸从口出,损害品牌的舆论形象。

三、变革背后的压力不减反增

新能源加速洗牌下,吉利这次调整,可以说是“快准狠”。不过,这场变革并非没有风险。

一方面,极氪作为高端智能电动品牌,其独立性可能因资源整合而削弱。

正如奔驰EQ系列,因过度共享平台导致高端形象受损。因此,如何在高效率整合研发资源的同时,保持极氪的品牌定位,是未来吉利在管理中将要面临的考验。

另一方面,汽车行业格局日新月异,即便销量不断攀升,吉利面临的市场压力也并未减少。吉利“刀刃向内”的组织架构调整后,能否保持挺住销量压力,平稳渡过“改革阵痛期”,仍是一个未知数。

总而言之,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增长空间越来越逼仄,接下来恐怕并非是“回合制”游戏,而是淘汰赛。

时间不等人,吉利能否通过这场自我革命,从“多品牌舰队”蜕变为真正的“汽车生态帝国”,从而笑到最后,让我们共同期待。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深藏不露,李书福的棋局很大。
近日,京东汽车联合吉利汽车开启线上购车专享优惠活动,即日起至9月10日,到京东吉利汽车官方旗舰店参与0元试驾,即可到店享限时抽万元优惠券权益。
吉利汽车携手京东物流、极智嘉在西安吉利汽车制造基地RDC仓库落地SkyPick上存下拣解决方案,进行入库上架、存储、拣选作业。
曹操出行与吉利汽车创新研究院智能驾驶中心就Robotaxi项目启动合作,将共同打造中国首家开放式商业智能驾驶出行平台。
9月5日消息,曹操出行今日与吉利汽车创新研究院智能驾驶中心就Robotaxi项目启动合作,目标围绕Robotaxi平台运营以及数据服务业务为核心,共同打造中国首家开放式商业智驾出行平台。根据亿欧智库研究预测,到2030年,我国智慧交通市场将达10.5万亿元,其中,Robotaxi、Robotruck、智能驾驶Tier1等三个市场均超万亿级。
3月22日消息,吉利汽车首个共享出行定制车品牌命名公布,定名曹操汽车。官方介绍,曹操汽车整合了吉利积累的产业基础和智造优势,及曹操出行服务1.5亿用户的共享出行实践优势,是专为共享出行市场推出的造车品牌。曹操汽车计划为共享出行市场带来深度定制化产品,升级乘客、司机和出行平台体验。
极氪将实现私有化,并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
4月24日消息,近日,百度和吉利汽车的合资企业“集度汽车有限公司”CEO夏一平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集度汽车计划三年内推出第一款电动汽车。同时,夏一平称,集度汽车未来五年将会投资500亿元制造智能汽车,将在未来两至三年招聘2500-3000名员工,其中大约500名为软件工程师。此前,1月11日,百度官宣计划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且吉利控股集团为新公司战略合作伙伴。
4月24日消息,近日,百度和吉利汽车的合资企业“集度汽车有限公司”CEO夏一平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集度汽车计划三年内推出第一款电动汽车。夏一平称,这是一款设计得像机器人的电动汽车,以吸引年轻客户。公司汽车品牌将于2021年第三季度公布。2月消息,前摩拜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夏一平出任造车公司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