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拿下外卖大单,淘宝闪购日单量破4000万
淘宝闪购高歌猛进,日订单破4000万
在商业的激烈角逐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那些实力雄厚且目标明确的企业,即便起初并非焦点,也能凭借精准的战略布局与卓越的执行能力,实现“后来者居上”的壮举。
淘宝闪购的崛起,便是这一现象的生动写照。
一个月前,外卖界的镁光灯几乎全部聚焦在京东与美团的激烈交锋之上。
彼时,饿了么在这场大战中选择了“沉默旁观”,这一姿态让外界颇为着急,纷纷喊话其出手参战。
然而,饿了么却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智慧,巧妙地避开了这场正面消耗战。它精准地捕捉到了同行补贴力度降温以及五一消费旺季来临的双重窗口期,以更为充沛的资源强势切入市场,成功承接了用户的关注度。
更为精妙的是,饿了么选择与淘宝携手合作,可谓是“一石多鸟”。它不仅巧妙地踩准了市场发展的关键节点,更为后续淘宝闪购的成就埋下了伏笔。
这一合作,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瞬间让市场环境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4月30日,淘宝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并荣升为淘宝的一级入口。饿了么则承担起了重点保障外卖配送服务的重任,同时,淘宝闪购在商品供给、配送服务以及用户体验等三大关键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的强强联手,迅速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强劲的风暴,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起初,由于业务发展势头远超预期,淘宝闪购甚至提前4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放。

紧接着,淘宝闪购的订单量便开始一路狂飙,同时也带动了饿了么订单的全面爆发。
从具体数据来看,目前包括重庆、深圳、广州、成都、徐州、台州、临沂等在内的39个城市,单日订单数量成功突破历史峰值。
此外,超过1000家品牌在饿了么平台上的生意也刷新了历史纪录。其中,咖啡、奶茶店的表现尤为亮眼,订单量迎来了高峰。以广深等地为例,奶茶外卖量较去年同期暴涨200%,茶饮、餐饮等品牌的订单量也呈现出飙升态势。
众多品牌在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的助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茉莉奶白”上线24小时内,外卖订单量日均增长近3倍,茉莉奶白和抹茶白兰两款产品各卖出超过10万杯;“奈雪的茶”全国核心城市门店配送运力满负荷运转,外卖订单日同比增长超200%;“库迪咖啡”销量快速上升至饿了么咖啡类目第一,较日常订单增长近10倍;“米村拌饭”订单量较4月增长近100%,其线上运营负责人直言,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的合作所带来的生意增量“远远超过此前预期”。
仅仅上线6天,淘宝闪购的日订单量便已突破1000万大关。

而淘宝闪购并未满足于此,而是持续加大补贴力度。
在母亲节当天,淘宝闪购推出抽取鲜花免单的活动,当天便有8625家鲜花门店同比去年成交翻倍增长,多个城市的商家门店甚至出现了爆单的情况。
520期间,淘宝闪购的鲜花免单活动再度升级,活动期间鲜花订单量激增,环比日常爆发29倍,超过6000家鲜花门店的成交额同比去年翻倍增长。
淘宝闪购的增长神话仍在持续上演。
上线27天后的5月26日,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的日订单数更是直接超过了4000万。而其中非茶饮订单占比高达75%,非餐品类订单的增长远超预期。
至此,阿里成功完成了一次漂亮的逆袭,淘宝闪购所展现出的爆发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而深入剖析淘宝闪购的核心策略,不难发现其成功并非偶然。
从整体布局来看,淘宝闪购致力于打通电商与本地生活服务之间的壁垒,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
首先,在配送网络方面,淘宝闪购依托强大的蜂鸟即配网络,其履约覆盖能力可达全国2000个城市,能够实现30分钟快速送达。
官方数据显示,在这段时间里,淘宝闪购订单的准时率高达97%。
其次,在商家生态建设上,淘宝闪购采取了多元化的策略。一方面,全面接入饿了么的供给资源,另一方面,向淘宝天猫品牌商家开放合作,实现了线上线下库存、价格体系的互通。
基于30万家天猫店铺的品牌货盘,淘宝闪购形成了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供给优势。
数据显示,使用小时达服务的300万家门店整体成交增长达到大盘的2.2倍。以迪卡侬为例,通过“近远场结合”的策略,其户外装备单品成交最高增长450%,推动线上营收占比从17.4%提升至20%,充分展现了淘宝闪购在商家生态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未来,阿里电商事业群CEO蒋凡有清晰的规划和宏伟的目标。
他表示,要把更多淘宝用户转变成即时零售用户。
“即时零售赛道非常大,需求(人群)规模现在只有5、6亿人群,未来可能会有十亿。我们会把更多的淘宝用户转变成即时零售用户,从而让淘宝变得更加活跃。我们认为淘宝拥有非常巨大的用户空间,我们可以让这些用户变成淘宝即时零售的用户。短期内,我们的关注重点是如何快速转化更多用户变成即时零售用户。长期来看,这会对淘宝的活跃度、用户规模有更好的促进。”
淘宝闪购的崛起,不仅为阿里在商业竞争中赢得了一席之地,更为整个即时零售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在未来的商业征程中,淘宝闪购能否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实现更大的突破,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外卖竞争白热化,行业迎新局
2025年以来,外卖市场所在的互联网行业掀起了一场久违的竞争热潮,各方势力纷纷入局,战火纷飞。
京东作为新入局者,凭借高额补贴与零佣金策略,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外卖行业激起千层浪,改变了原本的竞争态势。
面对京东的强势来袭,美团和饿了么这两大巨头迅速做出反应,通过升级即时零售业务、巩固自身生态体系来积极应战,一场激烈的行业角逐就此展开。
互联网巨头们为何都对这一市场青睐有加呢?
在传统电商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的背景下,即时零售宛如一片充满希望的增量蓝海,正处于蓬勃发展的爆发期。当下的时间节点,无疑是各家争夺市场份额、奠定行业地位的关键时期。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7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元大关,成为电商领域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关键力量。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自然吸引了众多巨头的目光,纷纷摩拳擦掌,欲在这片蓝海中分得一杯羹。
在这场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中,价格战成为了竞争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手段。
各平台纷纷推出“大额满减”等补贴活动,以低价吸引用户。一时间,餐品价格低至个位数,不少门店订单量暴增,从表面上看,消费者在这场价格战中似乎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
然而,繁华背后往往隐藏着危机。在社交平台上,关于配送超时、无骑士接单的吐槽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不满情绪逐渐蔓延。
与此同时,平台的亏损也在不断加剧。一季度京东新业务亏损高达13.27亿元,同比增长98%。

美团CEO王兴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当前行业正处于一种非理性的补贴竞争中,其特点是低质量和低价,这种模式长期来看不可持续。”
王兴的这番话,道出了行业目前面临的困境,也反映出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忧虑。
然而就在行业竞争态势愈发恶劣之时,监管的介入成为了扭转局面的关键力量。
5月13日,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被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联合约谈。
约谈中明确提出了几个关键要求:确保公平有序竞争、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这些要求的提出,为行业的规范发展指明了方向。


紧接着,央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权威媒体也接连发文,呼吁对“外卖大战”中出现的“内卷竞争”尽快进行治理。媒体建议要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及时叫停、有效防范“内卷”现象;遵循商业底线,拒绝低价内卷和营销炒作,充分发挥就业“蓄水池”的作用,确保行业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
监管的介入和媒体的呼吁,意味着外卖行业将迎来一个更加良性的竞争环境。价格战或许能在短期内吸引用户,但它只是一块敲门砖,并非长久之计。未来,随着补贴的逐渐退潮,唯有通过提升平台的履约效率和品质服务,才能真正留住用户,实现可持续增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外卖大战就此终止,而是意味着行业进入了一个更加规范、多元化的新阶段。
在这个新阶段,竞争将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各平台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而作为行业老大,美团率先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日前,美团CEO王兴表示:“中国互联网行业已经发展了10多年,我相信监管机构的职责是制止非理性和不健康的补贴竞争,而我们的职责是在允许的范围内赢得这场战斗。我们已经做好准备,愿意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赢得竞争并巩固市场领导地位。”
王兴认为,竞争最终应回归商业基本面,只有能够有效激活消费者、商家和配送网络这三大支柱的平台,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美团对自身的规模优势和基于地理位置需求的服务网络竞争模式充满信心,也对美团外卖和整体即时零售业务的未来增长潜力持乐观态度。
王兴相信,随着行业非理性补贴的退潮,消费者将更加理性地选择商品最丰富、体验最佳、服务最可靠的平台。因此,美团已做好充分准备应对竞争。短期内,美团将进行必要的投资以巩固消费者心智份额,维持在行业的长期领导地位。同时,美团也将优先考虑整个行业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构建一个和谐、共赢的行业生态。
此外,王兴还表示欢迎新竞争者加入外卖和即时零售市场。他认为,新玩家的入局凸显了外卖及更广泛的即时零售领域存在的巨大增长潜力,竞争将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即时零售领域,而这正是美团闪购的核心优势所在。

美团CEO王兴 图源:美团Meituan公众号

有趣的是,美团创始人王兴前些年曾公开表示:“接下来几年,看拼多多的黄峥和淘宝天猫的蒋凡这两个非常聪明的人如何较量,应该会很精彩。蒋凡要是能赢这一仗,那就是当之无愧的阿里CEO接班人。”
但现实却与他的“预判”大相径庭,真正发生的是蒋凡进入了王兴的赛道。
而随着阿里的入局,这场围绕“最后一公里”的战役,正在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平台在竞争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试图在这场激烈的市场角逐中脱颖而出。
当然,商业创新的本质始终离不开客户价值。无论是外卖行业还是即时零售行业,最终比拼的还是谁能提供更优质的供给、更便利的服务体验。只有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场围绕“最后一公里”的战役,注定将成为互联网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篇章,而最终的赢家,必将是那些以客户为中心、不断追求卓越的平台。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