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让网友帮忙辟谣,冲上热搜

科技头版
2025-05-27 20:33

谁也没想到,雷军辟谣不找公关找网友。

雷军恳请网友转发辟谣

对于小米玄戒惹出的争议,雷军想到了一个妙计。

近日,雷军在微博上转发小米手机答网友问的文章,并恳请网友转发关于小米玄戒O1相关谣言的回应。

32.4-800.jpg

图源:雷军微博

照理来说,面对谣言,雷军应该在回应后就交给公司法务去处理,大可不必在回应的同时还让网友们转发扩大影响力,这难免让人好奇,是怎样的谣言让雷军需要喊话网友帮忙——

事情还得从小米发布玄戒O1芯片说起,小米前段时间突然官宣自主研发设计了3nm芯片,引起了诸多网友的质疑。

毕竟,一般芯片研发都是从7nm到5nm再到3nm,一步一步迭代的,小米一来就成了全球第四家发布自主研发设计3nm制程手机处理器芯片的企业,自然让人难以置信。

为了表明自身质疑的合理性,部分网友依据Arm官网早期将玄戒O1描述为“Custom Silicon”(定制芯片)的表述,认定小米缺乏芯片自研能力,甚至猜测存在技术依赖或“贴牌”行为。

虽然后续Arm修改措辞为“Self-Developed”(自研)后,仍有观点认为这是小米公关施压的结果,质疑其技术独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质疑小米自研的风越吹越猛,小米不得不出面回应,但显然,只是回应是不够的,于是雷军选择了出其不意的一招,让网友帮忙转发扩散,以达到广泛辟谣的目的。

同时,这也可以是宣传小米手机的一个方式,不得不说,这招可谓是一举两得。

回到辟谣本身上,小米具体是怎样回应的呢?

首先,小米表示,“关于网传玄戒O1是向Arm定制的芯片这一传闻完全是谣言,玄戒O1不是向Arm定制的,研发过程中,也没有采用Arm CSS服务。”

32.1-800.jpg

图源:小米手机微博

其次,小米强调了玄戒O1研发设计的自主性,“玄戒O1是小米玄戒团队,历时四年多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SoC,其中基于Arm最新的CPU、GPU 标准IP授权,但多核及访存系统级设计、后端物理实现完全由玄戒团队自主设计完成。”

32.2-800.jpg

图源:雷军微博

再次,小米解释了玄戒O1最高主频达到3.9GHz的原因,“小米玄戒O1的CPU超大核心,最高主频达到3.9GHz,这远超业界标准设计。能够取得如此成绩,是玄戒团队诸多创新和数百次版图迭代优化的结果。”

32.3-800.jpg

图源:雷军微博

最后,小米表示会继续坚持芯片研发,“这是我们第一次推出旗舰SoC,一定还有不足的地方,我们会坚定在芯片这条路上不遗余力,无论五年、十年还是二十年。”

这样一则详尽的辟谣回应,在雷军转发表态后,直接将#雷军恳请大家转发辟谣#这一话题冲上了热搜,引起了网友们更热烈的讨论。

32.5-800.jpg

图源:微博

对此,部分网友表示支持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请起诉造谣者”……

32.6-800.jpg

图源:微博

也有部分网友表示不相信,“要不你再努力努力自证一下”……

32.7-800.png

图源:微博

还有部分网友表示疑问和中立,“最近对小米阴阳怪气的太多了”……

32.8-800.png

图源:微博

无论外界声音怎样,雷军请网友帮小米一起澄清针对“定制芯片”的谣言,已经达成了两方面目的——

一方面是避免公众将“标准授权”与“技术依赖”混为一谈,维护“自研”标签的技术话语权;

另一方面是在强调谣言对2500名芯片研发工程师的不尊重,通过公开研发细节,旨在稳定团队士气并展现了小米对技术人才的重视和维护。

不难看出,雷军对于玄戒芯片格外重视,做芯片,小米是认真的,不允许外界轻易地抹黑质疑。

雷军对芯片的特殊对待,在此前玄戒O1的发布会上就可见一斑——

32.9-800.png

图源:微博

雷军表示,小米的芯片研发历程始于2014年9月,最初以澎湃项目为起点,历经四年的探索后因技术瓶颈暂缓推进。此后小米开始聚焦周边小芯片研发,积累技术经验。2021年初,小米才决心正式重启高端大芯片的自主研发计划。

对于小米的漫漫研发路,雷军更是动情发言,“到今天为止,小米的芯片之路走了整整11年,小米15年的创业,其中芯片干了11年,这11年有多少艰辛,有多少汗水,有多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痛苦,坚持11年又需要多大的投入,做这个决定又需要何等的勇气和决心。”

因此,雷军对玄戒芯片可谓是寄予厚望。

目前,不少媒体对玄戒O1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CPU和GPU都达到了第一梯队的性能与功耗。

值得一提的是,玄戒O1"2颗X925超大核+4颗A725性能核+2颗A725能效核+2颗A520超级能效核"的十核四丛集设计,在旗舰SoC领域具有显著辨识度。

32.10-800.png

图源:微博

这一独特设计说明了小米玄戒团队的研发能力,一如雷军发文所言,“玄戒O1 最高主频3.9GHz,这足以说明我们芯片团队已经具备相当强的研发设计实力。”

32.11-800.jpg

图源:雷军微博

从雷军自信满满的称赞芯片团队的发言可见,小米这次格外在乎“自研”二字也不难理解,玄戒O1上承载了小米太多的心血和努力——是已经超过135亿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500人的研发团队,今年还将再投入60亿元的预算。

不过,对于玄戒芯片,值得一提的是,小米不止发布了玄戒O1,还发布了小米自研的手表芯片——玄戒T1。

32.12-800.jpg

图源:新浪科技微博

这或许说明,雷军将会借助玄戒芯片在未来将会打通小米智能生态各个终端。

雷军对小米智能生态的布局

提到小米的智能生态,其核心技术底座为玄戒芯片和澎湃OS系统,依托米家APP作为核心控制中枢,涵盖了手机、汽车、家电等场景。

不得不提的是,在手机业务勇夺第一、汽车业务市场热度不断的情况下,小米在家电业务方面也从未停歇。

在自研芯片的同时,小米的家电板块即将实现全面自研自产——

据悉,在小米智能家电实验中心内,47个高规格实验室构成严苛的产品验证体系:

通过全球极端气候模拟系统,对家电产品的结构耐久性、噪音控制、智能算法稳定性等核心指标进行全维度压力测试,以此来确保产品在各类真实使用场景下的可靠性表现。

32.13-800.png

图源:湖北发布公众号

与此同时,在距离实验中心仅800米的小米智能制造基地建设进展超预期。

最新工程节点显示,该工厂电力系统较原计划提前30天完成通电,目前产线设备已进入密集安装期。根据施工进度,首条空调产线将于2025年11月启动试生产,届时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智能家电生产基地。

32.14-800.png

图源:湖北发布公众号

此外,智能工厂将采用工业物联网中台系统,用关键数据指标来揭示转型成效,如自动化率、能效管理和柔性生产等,或将大幅提升小米家电的智造能力。

随着武汉智能家电工厂与实验中心形成联动,小米将实现空调产品研发周期缩短40%、生产成本降低18%的初期效益。规划中的六大核心分厂将支撑2030年700万台空调产能目标,为"冰空洗"全栈自研奠定制造基础。

显而易见,小米已在湖北形成家电总部、实验中心与智能工厂的“铁三角”布局,这一布局使湖北成为小米继北京之后第二个具备完整家电产业链的战略枢纽。

32.15-800.png

图源:湖北发布公众号

这种“产研一体化”模式,延续了小米在手机和汽车领域验证过的垂直整合策略。在未来,小米智能家电工厂或将成为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下家电生产的底气,也推动家电正成为小米继手机、汽车后的第三增长极。

不过,虽然小米的“人车家生态”已经形成,但依旧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技术协同性不足。

小米的生态链企业的部分设备无法深度接入澎湃OS系统,导致跨品类联动体验割裂,并且小米的家电与汽车场景的数据融合效率还有待提升。

这说明小米对于生态链管理的融合度还不够。

其次是‌全球化适配不足。

小米的米家APP在欧洲设备兼容率仅68%,远低于国内97%,且语音助手对小语种支持不足,特别是海外服务本地化也处于缺失状态。

这体现了小米对于海外市场的调研和分析不充分。

最后是成本与品牌定位冲突。

小米的自研技术提高了硬件成本,空调均价上涨,冲击了小米自身的性价比标签。

这反映了小米开始做硬科技公司走自研道路不可避免的压力。

对于这些问题,或许小米可以对生态链企业进行技术整合来增强产品适配性,以及加强全球化运营来匹配当地文化生态,再辅以商业模式创新以缓解自研的性价比问题。

当然,小米具体会怎样做谁也无法预判,雷军将如何打通小米生态并形成交互融合体验,让我们拭目以待。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9月18日消息,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今日发布微博,对即将到来的东风汽车第6000万台下线送上祝贺,并祝全新岚图梦想家正式发布。称,小米是新能源汽车新人,东风是老大哥,小米要向东风多学习,并希望能与东风有更深的合作。
小米“应届生计划”的目标,就是用10年时间让应届生中的佼佼者成为技术专家,或者成为总经理。表示,应届生是小米生生不息的未来。应届生的培养是关乎小米未来十年发展的头等大事,是集团最重要的战略性工作。
表示,会把小米汽车品质和体验打磨到足够好的阶段,再正式上市。
在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十周年纪念活动暨第九届珞珈校友论坛(企业家专场)现场,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受聘为“中国光谷全球首席顾问”。
1月30日消息,据新浪科技,小米创始人今日发布内部信,宣布成立两个集团治理专业委员会,分别为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集团人力资源委员会。其中,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由业务相关的集团高管、各个事业部负责人及营销体系战区负责人组成,统筹管理业务战略、规划、预算、执行及日常业务管理等。
小米在微博公布了小米2023年开年第二件大事:小米年度技术大奖颁奖,由“小米x徕卡影像”团队获得。
小米太难了
期待下一个十年的小米
近日,北京锐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北京锐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小米、YY联合创始人曹津等共同持股。
科技头版
一起见证改变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