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15,365件,解决497,142件,投诉解决率80.7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9,064万元。在具体服务投诉中,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分别为经营性互联网服务、餐饮服务、培训服务、住宿服务、美容美发。其中,住宿服务、远程购物投诉量同比显著增长,移动电话服务投诉量同比有所下降。
  2. 4月28日消息,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 发布了《“新”消费领域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85358件,同比增长5.26%,解决222487件,投诉解决率77.9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2,251万元。其中,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4,951件,加倍赔偿金额97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受理的投诉情况中,售后服务类投诉最多,占比35.76%。同时,与2021年第一季度相比,售后服务类问题投诉比重上升最大,增加了2.47%。
  3. 中国消费者协会官方账号发布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
  4.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
  5. 3月15日消息,据央视报道,根据去年消费者投诉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透露,疫情相关和网购成2020年消费投诉热点。此外,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文介绍2020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情况时也表示,直播带货问题不断遭到消费者投诉。其中,“直播带货”诉求占比近8成,同比增长
  6. 今日,中消协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
  7.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
  8.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
  9. 4月28日消息,今日,中消协发布《“新”消费领域投诉情况专题报告》称,新商业模式营销失范现象频发。中消协指出,在电商经营活动中,存在利用新销售渠道和新商业模式进行违法违规经营。
  10.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结合近几年双十一消费维权舆情及消费者的投诉情况,发布了双十一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注意六点事项。
  11. 4月29日消息,从中国消费者协会官方公众号获悉,中消协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并曝光了十大不良经营手法。其中,中消协指出,部分外卖平台商家打着各种“满减”旗号,吸引消费者关注和下单,实际要参加满减活动就要放弃打折、特价菜品,而后者往往是热销菜式。中消协表示,经营者开展优惠促销活动,应当体现诚意,活动规则应当清楚、明了、易于理解,杜绝利用规则、设置陷阱诱导消费。
  12. 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28,884件,解决278,659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5,320万元。
  13.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日发布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数据分析。
  14. 8月2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今日发布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数据分析。据了解,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51,780件,同比增长5.71%,解决449,786件,投诉解决率81.5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3,863万元。其中,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8,456件,加倍赔偿金额215万元。在具体服务投诉中,经营性互联网服务、餐饮服务等投诉量居前五位。其中快递服务同比增长较高,健身服务同比下降较多。
  15. 3月25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提醒信息指出,近期,协会陆续收到消费者声称因“免密支付”功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的投诉。为切实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网络购物谨慎使用手机“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而引发资金损失。
  16. 3月4日消息,为了打通消费维权堵点,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启动“慧眼计划”,通过与品牌方、专业鉴别机构等合作建立商品真伪鉴别机制,为各级消协组织调解消费者投诉以及开展消费监督工作提供支撑。据了解,上海识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得物)已率先响应加入“慧眼计划”。官网信息显示,得物App是集正品潮流电商和潮流生活社区于一体的新一代潮流网购社区。
  17. 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基于大数据平台数据与舆情社会影响力测算结果,共同梳理出“2020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18. 中消协针对盲盒市场发布消费提示,并指出经营者要切实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19. 对此,中消协发表如下观点:一、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由于智能手机操作的复杂性,扫码点餐并不具有普适性。老年人、未成年人往往需要他人协助,才能完成扫码点餐过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消费体验和消费实现。
  20. 4月23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今日发布“五一”消费提示。近期,偶有零星散发的本土确诊病例也告诫我们疫情防控不能松动。安全权是消费者的首项权利,保障消费者安全是经营者的法定义务。“五一”期间,相关监管部门将会加大对交通、景区、餐饮、酒店等方面的监督和检查力度,以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出行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