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美团打车关联公司上海路团科技有限公司新增行政处罚信息。
  2. 天眼查信息显示,近日,T3出行关联公司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两条行政处罚信息。
  3.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调查认为,T3出行在2021年09月16日10时07分在梅林路123号实施了未取得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的人员驾驶出租汽车提供营运服务的违法行为。公开资料显示,T3出行是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智慧出行生态平台,也是中国首家深度应用车联网架构的出行平台,注册资本50.16亿元,于2019年7月22日正式上线。
  4. 近日,曹操出行关联公司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新增5则行政处罚信息,行政处罚事由均为:未取得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的人员驾驶出租汽车提供营运服务的违法行为。
  5. 11月16日消息,据营运车公社援引车友消息,最近,深圳,上海,北京,天津,太原等一 、二 、三线城市,有一大批无证司机被滴滴平台封禁。据悉,平台停止了这些司机的派单服务,原因是车辆没有办理运输证和未取得网约车运输证。今年以来,国家加强网约车监管、推进网约车行业合规化发展的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近期来看,深圳、太原,天津等地严查网约车,10-11月对当地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警示约谈。
  6. 据车友爆料,最近,深圳,上海,北京,天津,太原等一 城市,有一大批无证司机被滴滴平台封禁。
  7. 6月2日消息,昆明市18家网约车平台近日共同签署了《不接纳不合规车辆及人员承诺书》。这18家网约车平台分别是神州专车、首汽约车、途途行、方舟行、民途出行、阳光出行、旅程约车、斑马快跑、云能行约车、Bus365、云南出行、曹操出行、云滴出行、七彩筋斗云、滇约出行、呼我出行、滴滴出行、万顺叫车。5月31日起,这18家平台关闭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车辆及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人员注册接入通道,不得新接入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车辆及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人员。
  8. 昨日,在成都万花路道路两边停放了不少T3出行网约车。据悉,因无证运营别查出的司机数量越来越多,司机们不敢继续运营,所以聚集在签约公司楼下,要求对方无责退车。
  9. 本届共有20名出租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获评“十佳的哥的姐”,其中,十堰斑马快跑驾驶员吴中伟、李道红入选。
  10. 11月9日消息,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员代表座谈会近日在浙江乌镇举行,滴滴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程维作为代表在会上发言,他提到,今年1-10月,滴滴网约车活跃司机586万,同比增加142万。女性司机占比6%,退役军人司机占比12%,一半以上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另外,滴滴目前已经进入了14个国家,活跃用户8000万,日订单超过800万,司机人数超过320万。
  11. 7月31日消息,铁路12306公众号宣布,12306网约车全新改版,包括两种版本无缝切换、火车行程精准匹配、用车全行程提醒等。如有用车订单时,行程卡实时更新用车信息,显示司机、车牌号、用车时间等信息;如用车结束忘记支付行程费用,行程卡实时提醒未支付订单及时完成支付,以免影响下一次预订。
  12. 9月11日消息,海南省近日遭受超强台风“摩羯”重创,造成重大损失,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巨大影响。面对灾情,携程租车、携程专车等部门迅速响应,宣布向海南无偿提供超100辆车,用于支援台风灾后调研、重建等单位使用,车型覆盖SUV、经济型、舒适性轿车。同时,携程专车无偿安排多位专职司机和专车车辆用于支援使用,全力保障海南抢险救灾、恢复重建等工作,助力海南生产生活的恢复。
  13. 据中新经纬调查发现,货拉拉疑似在司机准入方面存在漏洞。有司机证实了中介的说法,但货拉拉客服对此予以否认。还有多名司机向媒体表示,由于货拉拉以拉货为主,除确定的运费外,装卸货物等其他费用都是乘客和司机双方共同决定的,并不通过平台交易。成立以来,货拉拉涉及33件司法案件,其中有11件涉及案由为运输合同纠纷,5件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
  14. 滴滴出行同时表示,目前这一事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给乘客带来一定的困扰。滴滴已告知并警告司机,不得辱骂乘客、不得擅自散播用户个人信息。根据平台规则,后续将对张师傅进行相应的宣教和处罚。14日张师傅从家出发前往接乘客,行驶距离公里,上午7时39分抵达乘客出发点,等待乘客38分钟至8时17分。
  15. 司机权益保障委员会将稳定司机收入列为重点工作,平台将持续加大推广力度,促进整体订单增长,调节货运淡旺季的供需平衡等。
  16. 司机不用担心防疫期间因出车限制,订单和用户评分空缺导致口碑值下跌,影响后续接单。
  17. 司机打开“惠选车”新功能后,就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区间范围内设置里程和每公里最低价格,系统将会自动匹配合适的订单派给司机
  18. 好服务是曹操出行突围的重要一环,而司机是其最重要的砝码。
  19. 网约车司机和乘客需要的是“保护膜”,而不是“遮光膜”。“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合理确定网约车运价,实行明码标价,并向乘客提供相应的出租车发票”。该局还会同交通运输部等相关部门对神州优车集团专车收费行为开展专项调研,并对其价格行为进行了提醒告诫。上海市消保委还特意为此发声,认为嘀嗒涉嫌侵害消费者隐私。
  20. 针对司机违规收取“空调费”一事,近日,涉事平台叮叮出行发布了致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