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观察
Toggle theme
京东
健康
Q3
收入115.85亿元
经营
利润同比增长126.1%
2023-11-16 07:30:00
2023年第三季度,
京东
健康收入115.85亿元,同比增长10.1%;
经营
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126.1%。
天风证券维持
京东
“买入”评级
2021-11-28 15:11:22
天风证券发布研究
报
告表示,
京东
2021
Q3
总收入为2187.1亿元,同比增长(yoy+)25.5%,高于彭博一致预期1.4%,维持“买入”评级。
天风证券维持
京东
“买入”评级
2021-11-28 15:12:39
11月18日消息,天风证券发布研究
报
告表示,
京东
2021
Q3
总收入为2187.1亿元,同比增长 25.5%,高于彭博一致预期1.4%。天风预期
京东
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9569/11791/13793亿元,同比增长28.3%/23.2%/17.0%;2021年归属股东净利润由167亿元下调至164亿元,2022-2023年由198/270上调至247/34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50.8%/41.4%。2021年11月26日美股收盘价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42.7/28.3/20倍,维持“买入”评级。
西南证券:维持
京东
集团“买入”评级
2022-11-22 16:11:53
11月22日消息,西南证券发布研究
报
告称,维持
京东
集团“买入”评级,预计20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109.2/120.5/151.4亿元,2022年Non-GAAP净利润或将达258亿元。
报
告中称,
京东
22
Q3
单季实现营收2435亿元,扣除并表影响,单季营收同比增速7.6%,在整体消费低景气度的背景下保持韧性。此外,
Q3
单季环比新增用户750万,DAU同比保持双位数增长。
中信证券:维持
京东
集团“买入”评级,目标价178港元
2023-10-15 14:17:37
10月15日消息,中信证券近日发布研
报
称,维持美股
京东
“买入”评级、港股
京东
集团-SW“买入”评级,对应
京东
目标价46美元/ADS、
京东
集团-SW目标价178港元/股。中信证券预计23
Q3
京东
集团营收2,460亿元/同比+1.0%;预计Non-GAAP净利润89.8亿元,对应净利率3.65%/同比-0.47pct。预计23
Q3
京东
物流及创新业务营收313亿元/同比+13.7%。
东吴证券维持
京东
集团“买入”评级
2022-11-21 11:53:45
东吴证券研究
报
告称,
京东
集团22
Q3
收入符合预期,Non-GAAP利润远超预期,
京东
零售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最为核心的3C家电品类依然具备强大的韧性。
京东
美股周四涨近6%
Q3
收入同比增长25.5%
2021-11-19 09:12:11
11月19日消息,周四美股收盘,
京东
涨5.95%。
报
88.10美元,总市值达1373.47亿美元。据了解,
京东
18日公布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的第三季度业绩
报
告。
报
告期内,
京东
集团收入2187亿元,同比增长25.5%,增长超预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损失为28亿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76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0亿元,去年同期为56亿元。截至2021年9月30日,
京东
集团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达到5.52亿,较去年同期净增了1.1亿。
传
京东
物流拟今年Q2或
Q3
上市 募资至少40亿美元
2021-01-04 11:42:39
1月4日消息,据IFR
报
道,
京东
物流计划在今年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上市,募资至少40亿美元 。目前,该公司已挑选美国银行和高盛为其筹备今年香港IPO事宜,公司估值可能达到400亿美元左右。对此,
京东
方面未予置评。
国家邮政局发布
Q3
快递服务满意度:顺丰
京东
居前
2021-11-05 18:00:43
11月5日消息,昨日,国家邮政局发布三季度快递服务满意度与时限准时率测试结果,第三季度用户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得分为79.8分,同比上升1.2分,较第二季度上升0.7分。快递企业公众满意度得分在80分以上的企业为顺丰速运、
京东
物流、邮政EMS。另2021年第三季度快递服务72小时准时率为78.29%,同比提高2.08个百分点,较第二季度提高0.43个百分点。72小时准时率在80%-90%之间的企业为顺丰速运、
京东
物流、中通快递、圆通速递、韵达速递。
Q3
快递服务满意度出炉:顺丰、
京东
物流、邮政EMS为第一梯队
2021-11-05 17:29:48
国家邮政局发布关于2021年第三季度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和时限准时率测试结果的通告。
达达集团
Q3
总营收17亿元
京东
到家GMV为372亿元
2021-11-24 08:51:50
达达集团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总营收为17亿元,在将落地配业务调整为净额收入口径后,总营收同比加速增长86%。
今日盘点:达达集团
Q3
营收17亿元
京东
到家GMV达372亿元
2021-11-24 17:55:51
达达集团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总营收为17亿元,在将落地配业务调整为净额收入口径后,总营收同比加速增长86%。
达达集团
Q3
总营收17亿元
京东
到家GMV为372亿元
2021-11-24 08:12:48
11月24日消息,达达集团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总营收为17亿元,总营收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86%。其中,达达快送营收6亿元,在将落地配业务调整为净额收入口径后,营收同比增长90%;
京东
到家营收同比增长84%至11亿元人民币。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12个月里,
京东
到家平台总交易额为372亿元;年活跃消费者上升至5710万。达达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总营收介于20亿元至21亿元人民币之间,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88%至97%。
达达集团
Q3
总营收23.8亿元
京东
到家平台活跃消费者数达7540万
2022-11-18 08:44:45
11月18日消息,达达集团今日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此外,第三季度,
京东
到家LTM GMV达人民币589亿元同比增长58%,直接利润率在第二季度实现转正的基础上继续提升。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12个月内,
京东
到家平台活跃消费者数达7540万,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同期活跃消费者数为5710万。
东吴证券:维持
京东
集团买入评级
2022-11-21 10:04:44
公司22
Q3
收入符合预期,Non-GAAP利润远超预期,
京东
零售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最为核心的3C家电品类依然具备强大的韧性。
报
告中称,公司期内商品销售收入同比+5.9%,3P商户多元化程度持续提高,线上线下布局持续推进;大促等因素推动下,广告收入与预期基本持平;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276亿元,本季度也是
京东
物流收购德邦后首度并表,预计Q4物流收入增长势头稳定。
京东
发布11.11虚拟主播扶持政策
2022-11-02 20:09:19
11月2日消息,京麦商家中心发布2022年11.11虚拟主播扶持政策。政策扶持周期为2022年10月20日-2022年11月11日。此次政策主要扶持对象是腰尾部商家,可有效增加开播时长、开播场次,提升GMV,高效利用店铺私域流量来提升店铺整体转化。腰尾商家指2022年
Q3
月度商详<2万,月度店铺动销<20万,名单会依据月份有所调整,以当下政策关联的为准。
国盛证券:重申
京东
集团买入评级 目标价320港元
2023-01-09 11:36:41
国盛证券发布研究
报
告称,重申
京东
集团“买入”评级,目标价320港元。收入端,该行预计公司22Q4收入增长约为7%,环比
Q3
略有放缓。
招商证券:
京东
集团长期增长潜力大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2022-10-12 15:51:10
10月12日消息,招商证券发布研究
报
告称,维持
京东
集团“强烈推荐”评级,预计2022-24年Non-GAAP归母净利润为206.3/301.4/416.4亿元,公司自营模式壁垒坚实,长期增长潜力大。
报
告中称,随着
Q3
疫情相对Q2缓和,该行预计
Q3
公司GMV增速相比Q2有所提升;同时在当前疫情及不确定性情况下,
京东
依托于自营模式下的强管控力,表现好于行业。
Q3
刚需商超品类和带电品类表现较好,毛利率提升,预计公司收入增速为10%,Non-GAAP净利率同比提升60bps至2.9%。
大和:重申
京东
集团“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290港元
2022-11-21 11:49:42
11月21日消息,大和发布研究
报
告称,重申
京东
集团“买入”评级,将2022-24年盈利预测上调0%至14%,目标价由286港元上调至290港元。公司
Q3
营运利润表现优于该行预期,主要是
京东
零售盈利能力高于该行1个百分点。此外,近期具建设性防疫措施优化,意味着消费复苏,但预计需要时间反映出现。另预计公司第四季收入将同比增7%,主要受惠于
京东
零售收入同比增7%。
中信证券:维持
京东
物流“买入”评级 目标价22港元
2022-11-23 14:35:45
11月23日消息,中信证券发布研究
报
告称,维持
京东
物流“买入”评级,长期看预计盈利将明显提升,2024年核心净利率有望达1.5%,目标价22港元。公司2022
Q3
实现non-ifrs净利润4.5亿元,同比扭亏。同期外部收入占比增长至69.5%,同时布局直播电商物流,该行预计此板块收入占比或持续提升。另2022
Q3
毛利率同比提升2.5pcts至7.4%,预计随着规模效应释放、服务能力升级以及成本管理持续,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
‹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