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于芯片供应短缺,小米将专注于中国及欧盟及高端智能手机,其利润率应保持较高水平,同时减少折扣,加上广告收入反弹,导致利润率增加。大摩近日也发布研究报告,将小米集团-W评级由“中性”升至“增持”,目标价由24港元升至港元。
  2. 5月28日消息,高盛发布研报称,将小米集团-W目标价从62港元上调4.8%至65港元,重申“买入”评级。报告指,小米2025年第一季业绩维持强劲,超乎预期。收入同比增47%,高于该行预测2%,调整后净利同比增65%,高于该行预测13-14%。该行重点关注的AIoT和电动车板块继续带来惊喜,并带动业绩增长。该行上调2025-27年收入预测1%,另上调经调整净利润预测5-6%,主要基于AIoT收入及利润前景增强,以及智慧电动汽车毛利率上升。
  3. 11月30日消息,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对小米集团-W目标价为19.6港元,给予评级“买入”。公司Redmi K70系列产品阵容强劲,价格极具竞争力。该系列采用了更多的国内供应商,从新产品中可以观察到小米明年的主要产品升级方向。主要供应商包括瑞声科技提供散热系统及比亚迪电子的金属外壳。另外,K70系列作为量产机型,将支持小米明年上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长。
  4. 11月22日消息,招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予小米集团-W目标价31.26港元,主因降低2022财年预测市盈率26倍,及考虑到2021-23年盈利年复合增长24%;认为风险回报率具吸引力,重申“买入”评级。由于供应链短缺问题小米第三季出货量下降4.6%,但预计随著欧洲和拉美等地区的渠道扩张,市场份额将在2022年继续提升。该行调低2021-23财年的每股盈测7%-14%,以反映零部件短缺的影响和更好的综合毛利率。截至发稿,小米集团报20.85港元,总市值5208.91亿港元。
  5. 3月25日消息,花旗发布研究报告,重申小米集团-W“买入”评级,目标价30港元。2020年Q4经调整纯利同比升37%至亿人民币,优于该行原预期7%、高于市场同业原预期10%。3月24日晚间,小米集团公布2020年Q4及全年财报。此外,2020年Q4小米集团总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经调整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
  6. 3月25日消息,野村发布研究报告,重申小米集团-W“买入”评级,维持目标价27港元。报告中称,公司昨日公布全年业绩,于去年第四季度取得销售额亿元人民币,符合该行预期。2020年Q4经调整纯利同比升37%至亿人民币,优于该行原预期7%、高于市场同业原预期10%。3月24日晚间,小米集团公布2020年Q4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0年Q4小米集团总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经调整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
  7. 中信里昂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小米集团-W “买入”评级,目标价由34港元调低1.5%至33.5港元,下调2021及2022年经调整盈利预测13%及3%。
  8. 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小米集团-W“买入”评级,目标价从15港元上调4.7%至15.7港元。
  9. 8月15日消息,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予小米集团-W“买入”评级,采用分部总和 估值法,目标价15港元。该行认为,K60 Ultra和Pad 6 Max的激进定价将支持2023年下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和物联网业务复苏。该行指出Mi MIX Fold 3和CyberDog 2的推出,印证小米在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和高端产品战略。
  10. 8月30日消息,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小米集团-W“买入”评级,主因其市场份额意外增加,目标价从15港元上调4.7%至15.7港元。该行预计,小米第三季度业务将环比增长,受益于智能手机增长,毛利率很可能保持较高水平,在19%以上。
  11. 10月19日消息,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予小米集团-W“买入”评级,手机业务的产品组合和区域性组合于第三季进一步改善,预计10月27日发表的小米14或将成为股价的拉动因素,目标价15.7港元。
  12. 2月23日消息,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惊叹于小米集团-W新智能手机的性能,予其目标价19.6港元,评级“买入”。该行指出,小米新旗舰智能手机相机镜头升级,将支持高端市场扩张,且该市场份额可于今年强劲增长。另基于第四季业绩稳健及小米14系列发布预期,认为股价短期内将保持韧性。
  13. 4月25日消息,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称,认为小米集团-W成功渗透到智能电动车及高端智能电话价域,以及其跨行业的能力,支持集团建构一个全球领先的集成技术平台。该行对小米今年电动车的销量和利润率,以及高端智能电话的型号目标感到惊喜;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20港元,认为其电动车收入及毛利预测有进一步上行空间。
  14. 汇丰研究发布研究报告称,预测小米集团-W第二季经调整纯利同比升54%至52.1亿元人民币,收入同比增59%至851亿元人民币,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由37.1港元升至38.8港元。
  15. 美银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小米集团-W“中性”评级,目标价由30港元调低6.7%至28港元。
  16. 招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小米集团-W“买入”评级,看好2023年利润表现逐步修复,EV业务突破有望拉动股价进一步上扬,目标价14.73港元。
  17. 招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小米集团-W“买入”评级,目标价16.41港元。
  18. 9月9日消息,西南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小米集团-W “买入”评级,目标价32.06港元,预计2021-23年EPS分别为0.88/1.01/1.27元,予2021年智能手机25倍PE,AIoT及生活产品30倍PE,互联网服务25倍PE,并预计2021年公司加总市值超8038亿港元。此前,高盛表示,维持小米集团“买入”评级,目标价升职34港元;天风证券也维持小米集团“买入”评级,认为造车业务推进进度可期;大摩则维持小米集团增持评级,目标价为33.5港元。
  19. 7月24日消息,国元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予小米集团-W“买入”评级,看好公司的中长期成长,目标价21.1港元。该行认为,公司汽车业务在现有消费电子、AIOT和互联网业务的协助下,有望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最终跻身行业一线的成功概率较大。在此过程中,公司前期在汽车业务上的巨大投入有望快速转化为盈利,净利润存在较大向上弹性。
  20. 8月6日消息,招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小米集团-W“买入”评级,目标价24.29港元。总的来说,该行认为市场近期对于公司手机毛利率压力/AIoT及互联网业务收入放缓的担忧是过度的,该行认为公司手机毛利率水平将维持在历史区间高位的水平,并受益于高端化及产品组合优化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