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瞭望》微博点名“蹭流量者” 呼吁建立良性公益社会生态

电商报 2021-08-31 15:49:15
行业观察 2021-08-31 15:49:15 阅读 1088 评论 0

8月27日,权威媒体《瞭望》微博发文《别让“蹭流量者”变成企业做公益的“负担”》,点名一些不负责任的自媒体账号、山寨直播间蹭公益流量的行为,并呼吁建立良性公益社会生态。

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企业积极参与公益,履行社会责任,无论对于受灾地区的应急和重建,还是对受助对象的实际帮助,都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因为一些不负责任的自媒体账号、山寨直播间的蹭流量行为,让企业蒙受“卖惨营销”的负面评论压力,在后续参与公益时畏首畏尾,这恐怕不是一个良性的公益社会生态。

此次被点名的“蹭流量者”,蹭的正是最近河南水灾中因公益义举被网友带火的鸿星尔克、白象等企业。在近期河南抗灾期间,白象食品积极救灾,第一时间免费为行人提供水、泡面以及避雨场所,还向郑州慈善总会捐赠500万元公益款项和一批救援物资,支援前线救援工作。此举受到广大网友的力挺,与鸿星尔克等企业被誉为“国货之光”。

据《瞭望》上述报道,网上一些文章为了强化冲突性,声称白象、鸿星尔克这些民族品牌“经营不善,濒临倒闭,但依然慷慨做公益”,感动了很多网友,获得了很多点击。但是这一说法并不准确。譬如,从公开信息中可以看到,白象近两年的营收和利润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经营状况良好,并不存在“经营困难”的情况。

“蹭流量者”自媒体之所以有这种“操作”,是因为从吸引眼球的角度讲,讲一个企业“濒临倒闭依然捐款”的故事,当然比“经营良好捐了500万”的内容更能带来点击。更有甚者,一些带货主播直接盗用白象食品的名义,蹭白象食品的热度,在直播间“卖惨”,反复强调说“白象不行了,求大家多买点”,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这与白象食品的初衷完全相悖,与白象食品在直播间真诚劝告消费者理性消费的做法大相径庭。企业因为这些“蹭流量行为”,还蒙受了“卖惨营销”的负面评论压力,也损害了品牌的声誉,甚至会被网友认为利用公益“消费网友的爱心”。

《瞭望》报道的现象只是当前公益事件中蹭流量的一个缩影,但却使更多的企业在做公益的时候思前想后、甚至束手束脚。譬如,一些企业做了公益,捐款捐物,但没有公布,被指责“没有爱心”;有些企业公布出具体的捐款捐物情况,又会面临“被比较”,捐的少被骂,捐的多上了热搜,有的还会被质疑动机不纯、消费公益,似乎怎么做都不合适。

对于慈善、公益,近年来国家和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在刚刚结束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三次分配”被首次明确为“基础性制度安排”,并上升到了国家战略体系层面。这也意味着,随着我国财富的结构和形态正在“向善”转型,企业主体在公益方面将发挥更大价值。

《瞭望》也在上述文章中呼吁,构建慈善公益事业的良性发展生态,不止需要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平台方堵住蹭流量行为的漏洞,也需要企业方更积极主动发声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言以蔽之,公益本是一件“真、善、美”的事,不容抹黑。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