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今年上半年进口品牌商品SKU数量同比增长51%

田宁
2022-07-25 18:04

7月25日消息,7月2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暨全球消费论坛开幕式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本届消博会期间,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2年进口消费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format-jpg

京东销售情况显示,2022年上半年进口品牌商品SKU数量同比增长51%。今年618期间,京东国际超400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00%,近100个细分类目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 100%。无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都表明了我国进口消费品线上市场的稳步发展。

数据显示,在进口品牌商品消费中,手机通讯设备、电脑办公、母婴、美妆护肤和家用电器等是中国消费者最愿意购买的品类。其中,2022年上半年手机通讯类进口品牌商品占到了消费者进口品牌商品成交额的三成以上。

format-jpg

与去年同期相比,2022年上半年手机通讯、美妆护肤占比大幅提升。京东销售情况显示,今年“618”期间,自营进口保健品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140%;跨境食品酒水生鲜品类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100%。

从进口国来看,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韩国连续三年蝉联进口国前五名。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出境购物目的地国家的进口品牌商品在疫情后的销售额增长迅速,与2019年相比,2021年韩国和日本的进口品牌商品分别同比增长4.6倍和4.1倍。在线上进口消费市场,80后、90后依然占据主流消费地位,26-35岁用户人群占比达到近五成。值得关注的是,46-55岁年龄段人群的进口消费热情也在快速提升。与2019年相比,2021年,46-55岁年龄段人群的进口品牌商品成交额增长了283%,极具消费潜力。

format-jpg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7月25日消息,今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暨全球消费论坛开幕式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本届消博会期间,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2年进口消费趋势报告》。京东销售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进口品牌商品SKU数量同比增长51%。今年618期间,京东国际超400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00%,近100个细分类目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00%。
11月28日消息,在日前举办的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下的新型实体企业发展之路”研讨会上,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发布了“2022新型实体企业100强”及发展报告,国家电网、京东、华为位居前三。其中,京东2021年净收入9516亿,目前供应链基础设施资产规模达1267亿,同比增长65%,拥有超1000万SKU的自营商品以及七鲜超市、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养车等数万家线下门店,运营超过1500个仓库,管理的仓储总面积超过3000万平米。
1月17日消息,近日,生鲜供应链企业叮咚买菜发布了《2021年度消费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叮咚买菜预制菜全线产品销量同比去年增长300%,包含预制菜的订单在整体订单的渗透率已经超过40%。另外,在购买预制菜的用户中,超过70%的用户年龄在35以下。时间上,工作日和周末的预制菜订单占比分别为66%和34%。据了解,叮咚买菜的预制菜系列目前共有超1000个SKU,去年一年预制菜系列全国区域销量超1亿份。
报告内容揭示了乐器销售线上化、品牌集中化、用户年长化、使用便捷化、观感个性化、体验极致化等6大乐器消费趋势。
6月20日消息,IT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IDC最新发布《中国专属云服务市场 跟踪》报告,凭借卓越的技产品能力和一系列优秀的产业实践,京东云以高于市场均值的25%同比增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位居中国专属云服务市场第五。
12月12日消息,全球权威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IDC近日发布《IDC MarketScape: 中国制造数字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2023年厂商评估》,报告指出,京东位列中国制造数字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领域“领导者”位置。
5月16日消息,近日,全球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中国金融云市场 跟踪》报告京东云在中国金融云(平台)解决方案子市场中居前五,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占据第一梯队;在平台解决方案业务快速发展,2021年下半年市场份额达11.5%,同比增速达58.3%。IDC报告显示,金融客户使用云计算产品范围不断扩大,系统分布式改造与自主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金融云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近日,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春夏运动健身消费趋势报告》,京东运动发布“宅家运动指南”。
报告显示,2023年四季度综合指数平均值为72.19分,较上季度上升0.33分,实现止跌回升,大部分快递企业分值有所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