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明星带货翻车,直播间比价套路让人震惊

电商头条 2023-02-14 09:07:48
零售 2023-02-14 09:07:48 阅读 3515 评论 0

1.8999元手机“只卖”1999元

带货主播口中的“原价”,你相信吗?

2月12日,#嘎子哥直播间1999元手机1880能买到#的新闻冲上微博热搜榜首,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当事人谢孟伟曾因出演《小兵张嘎》走红,也由此获得了“嘎子哥”的外号。

format-jpg

如果单看热搜标题,“嘎子哥”似乎只是没拿出全网最低价而已。但事实上,他在直播中的话术才是最大的争议点。

此前的一场直播里,嘎子哥向观众们展示京东商品页面,声称自己销售的手机原价8999,“今天在直播间里,拼好手速啊,1999,上车!”

format-jpg

(图源:巨浪视频)

原价8999元的手机直接便宜了7000块钱,自然引得观众们争先恐后地下单。

然而,当消费者满心欢喜,以为捡到了大便宜时,却有网友扒出,同款手机只要1880元就能买到。换而言之,嘎子哥给到的价格不仅没有原价便宜,甚至还比日常价格贵一些。

更加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又有网友发现,在达人商品推广页面,同款手机只要卖出一部就能赚到近600块钱佣金。也就是说,即使手机只卖1400元,厂商也同样有利可图。

format-jpg

就是这样一部实际价值不足1400元的手机,却被主播宣传成了8999元的“高端”手机。如此巨大的落差,不仅让购买者大呼上当,也让众多网友纷纷质疑:编造虚假、夸张的原价欺骗消费者,这难道不违法吗?

 

2.直播间的现场比价,套路太深

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比价”都是购买商品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在线下店看到了中意的衣服,立刻上网搜一搜有没有更便宜的同款;在淘宝看中了商品,又去京东、拼多多等平台找同款比价……

消费者热衷于比价,本质上是不想多花冤枉钱,寻求极致的性价比。

而这一心理也被很多商家看在眼里,并将之做成了一门生意。比如至今仍然很有市场的“导购电商”,将同一商品在不同平台的售价放在一起,供用户参考。

自诞生之日起就贴有“低价”标签的直播电商,更是将“比价”当作直播的固定环节,以证明自己做到了“全网最低价”。

比如像是李佳琦、疯狂小杨哥、交个朋友等头部直播间,有时都会拿出一块事先准备好的泡沫板,印着某电商平台旗舰店里同款商品的价格,力证自己给到了观众最优惠的折扣。

然而也有些商家意识到,“比价”的最终目的是让消费者觉得自己“捡到了便宜”,并不一定真的要做到“全网最低价”。因而在一些直播间里,“比价”更像是主播惯用的套路。

有的直播间,倾向于跟实体店比价。比如线下专柜/专卖店卖XX元,直播间里只要半价等等。殊不知,直播间和实体店的背后,可能就是同一个商家。

随着电商渗透率不断提高,服饰等品类的实体店面对高昂的租金和水电成本,很难做到收支平衡。因而与时俱进、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就成了首选。在这一趋势之下,实体店反而成为了商品和价格的展示窗口

作为商品的展示窗口,实体店可以让消费者在线下体验;作为价格的展示窗口,店内商品的吊牌,可以成为直播间里“打折”的佐证。

而如果实体店和直播间同属一个商家,吊牌价格的调整也会更加“灵活”。

更多的直播间,倾向于和其它电商平台进行比价。就像前文所提到的,很多头部直播间都喜欢用品牌官方旗舰店的价格作为对比,简单直接,也最有说服力。

但也有些商家选择自己“开店”。比如在淘宝、京东等平台开设店铺,上架直播间同款商品,再标上高价。这一做法本身就不是为了销售,而是为了可以截屏展示给直播间的观众——其它平台卖得这么贵,还是我这里划算。

format-jpg

这次“嘎子哥”所展示的高价手机页面,或许就是该套路的产物。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价格误导以外,即使展示的是官方价格,直播比价对品牌方而言也有副作用。比如同样的一款化妆品,官方旗舰店售价1000元,主播拿着旗舰店的截图展示给消费者,自己直播间里只卖500元。

看上去这只是一个促销活动,薄利多销,扩大品牌影响力。但另一方面,给予主播太多优惠价,也很容易影响到品牌价值。当消费者都知道直播间里买更便宜的时候,谁还会去官方旗舰店购买?

随着品牌直销GMV逐渐被经销GMV超过,这对品牌的长期经营其实是不利的。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到了“店播”的行列当中,即使促销也能更好地控制价格。

 

3.价格误导涉嫌违法,主播们要注意了

2月12日晚,看到自己上热搜的嘎子哥,以视频的形式出面回应称:手机绝对是正品,别说1880,很多渠道比1880还便宜。

可对于此前宣称的8999原价,却避而不谈。

而后该品牌手机的客服回应称,目前这款手机价格还没统一,大概会在3000到4000元之间。“我们现在跟主播签约的福利价格,不会说差别太大,这个也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嘛。”

按照官方的说法,嘎子哥的售价确实也有优惠。但就算原价4000元,也和8999元相差太大。主播借用夸张的价格误导观众,很有可能会涉嫌侵害消费者知情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直播间内的价格误导,属于是对消费者的“虚假告知”,违背了《消法》中所强调的“真实情况”。

去年7月正式实施《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也对“价格欺诈”行为进行了定义,违反此项规定将由监管部门按照《价格法》进行处罚。

format-jpg

(截自《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

此外去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共同发布的《网络主播行为规范》为主播划出了31条红线。其中的第26条明确提到,网络主播在提供网络表演及视听节目服务过程中不得“夸张宣传误导消费者,通过虚假承诺诱骗消费者”

一旦主播的话术被认定为虚假宣传,很有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依照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经营者和广告的发布者利用广告对商品作虚假宣传,违法所得在10万元以上,或者给消费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或者虽未达到上述的数额标准,但因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利用广告做虚假宣传等,构成虚假广告罪,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除了监管部门在不断加大对价格欺诈行为的重视以外,电商平台们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

比如抖音电商早在2021年就对虚构原价的行为进行了界定,包括展示同款产品在其它平台的售价,并宣称“原价为XX元”,同样属于虚构原价。

format-jpg

(截自抖音电商学习中心)

然而有些主播为了规避平台的审查,会故意绕开“原价”等表述,只说在XX平台同款商品售价如何。虽然证据只有一张截图,也能让很多观众信以为真,在事实层面已经产生了误导。

对于这类行为,还是需要平台加大监管力度,比如在主播比价时,要求其出具详细证明(最新实际成交价等等),以保证消费者能够得到真实信息。

虽然如今直播电商行业已经不断规范化,但新的“套路”依旧层出不穷。如果不能及时遏制不良风气,对整个行业而言都是极为不利的。

声明:
  1. 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请勿发布不友善或者负能量的内容。与人为善,比聪明更重要!
讨论数量: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