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上市倒计时,造车成本曝光

电商之家
2024-03-21 09:01

1、小米发布2023年财报

昨天,小米公布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小米2023年财报;第二件事则是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

2023年是小米“规模与利润并重”的第一年。财报显示,小米在过去一年的总营收达2710亿元,同比微降3.2%;经调整净利润达193亿元,同比增长126.3%。集团毛利率21.2%,创下历史新高。

尽管全年营收增速仍未转正,但小米已经重回增长轨道,净利润实现了翻倍增长。

format-jpg

小米集团2023全年业绩报告 图源:港交所

小米去年第四季度营收达到732亿元,重回同比两位数增长,经调整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236.1%。

从具体业务来看,小米旗下三大主营业务——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品、互联网服务毛利率同时创下历史新高,分别为14.6%、16.3%和74.2%。

其中,核心业务智能手机部门收入达1575亿元,同比减少5.8%,主要是由于智能手机出货量及每部手机平均售价(ASP)下降。

而在中国市场,小米智能手机的ASP实现了超过19%的同比增长,刷新了历史纪录,这一变化恰恰印证了小米在国内市场高端化战略的成功。相比之下,海外市场仍在消化大量的低价手机库存。

对此,小米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也在财报会议中回应称,中国和海外市场ASP表现存在差距的原因有二,首先是小米印度市场的重点仍放在回到健康状态上,暂未推动高端机上市;其次在于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小米仍以中低端机型的市场拓展为主。

2023年是小米高端化战略实现跨越的一年。据第三方数据,小米手机2023年在中国大陆地区4000元—6000元价位段的智能手机市场,市占率达到16.9%,同比增加9.2个百分点。

另据Counterpoint数据,2023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机(批发价大于或等于600美元,即超过4319元人民币的手机)市场的销售额在2023年同比增长6%。而小米手机在全球高端市场的份额为2%,同比提升翻倍。

2023年也是小米汽车研发的重要一年。财报显示,2023年全年,小米在研发上投入了191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达67亿元,与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相关的股票薪酬费用达8亿元。

format-jpg

图源:小米公司

自小米2022年公开汽车业务投入以来,小米目前在造车上的公开投入规模已达98亿元。小米的第一辆车就花了近百亿的成本,足见小米对智能汽车业务的重视。

2、倒计时8天,小米汽车“有点贵”

今天一早,雷军在个人微博发文:“小米SU7 发布会,倒计时 8天!”还配上了他在小米汽车工厂工服照,整个人显得意气风发。

近几日,雷军开始在社交平台上每天发布倒计时文案。小米汽车上市在即,雷军在宣发方面可谓是十分卖力。

小米汽车最近也迎来了新进展。昨天是小米集团发布财报的日子,也是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的日子。

雷军发文称,“此次董事会选择在小米汽车工厂召开,董事们参观了工厂,并试驾了小米SU7。”

小米汽车工厂于2019年开工建设,位于北京亦庄新城马驹桥智造基地,占地面积约1000英亩,投资金额高达50亿元人民币。

format-jpg

图源:雷军微博

值得关注的是,这座小米汽车工厂采用了自主研发和生产的电池电芯,还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制造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由此可见,小米汽车工厂已经准备就绪,确保发布后尽早交付。

早在2021年3月,雷军官宣造车时就计划首期投入100亿元,未来十年投入100亿美金。

如今三年之期到了,小米首辆新能源汽车SU7即将在3月28日发布。小米的首期100亿元的预算也快烧完了。

在雷军看来,“造车是首战即决战,小米的第一辆车一定是那个时候的尖端水平。”

小米首款车为小米SU7,定位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去年12月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介绍了小米汽车的五大核心自研技术: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座舱、智能驾驶。

而市场最为关心的小米SU7定价始终未被披露。在昨天的业绩会上,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强调SU7的定价“会有点贵”,但相信大家看完3月28日的发布会后会认可这一定价。

卢伟冰还表示,小米汽车的阶段性目标是进入纯电豪华轿车的销量前三。相比销量,小米更关心用户的体验和口碑。

此前雷军已经陆续否认了9万9、14万9、19万9的定价。在社交平台上,雷军曾表示,“50万以内,有对手吗?”

“豹变”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小米汽车定价相较于去年,下调了3万至5万元的幅度。目前标准版的定价可能为26.6万起,高配版的定位为33.6万元起。发布会之前或将做进一步调整。

小米汽车内部认为,定价在20多万的区间能够获得更多的订单,而30多万区间的定价虽然会损失一部分销量,但能巩固小米高端形象。

据传,雷军或将在发布会当日给予粉丝优惠福利,例如2000定金抵扣6000,3000元定金抵扣10000等(具体的优惠幅度以当天的具体官宣为准)。

另据蓝鲸财经从信源获悉,雷军还将为小米汽车发放1000个F码,拥有F码则意味着有优先购买权,在发布会当日雷军将为前100个发放。

同时,小米汽车侧面翼子板字标和后风窗玻璃字标可选择Founder's Edition,意味着小米汽车未来将推出“创始人版”,创始人版有5000台。

需要注意,F码是一种在小米手机产品热销时所使用的购买邀请码,只保证可以优先交付,但没有优惠。

不过在此前雷军的微博中,对于小米汽车是否会针对个别用户或个别公司享有优先购买权可优先提车一问,有提到“官方没有相关政策”。

最新消息,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称,目前没有“F 码”或类似优先购买的渠道。

format-jpg

图源:雷军微博

3、2024年小米面临挑战

小米汽车从一开始就走中高端路线,是极具挑战的。一方面,从成本来看,如果定价在二三十万,小米汽车也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盈利。

据“豹变”推算,小米汽车电池造价大概在8万到12万,而一部纯电车的电池成本占整部汽车造价的45%,也就是说小米汽车整车造价成本将在18万至27万之间,这还要再算上研发投入、营销宣传等开支。

另一方面,中高端的小米汽车要获得消费者认可并不容易。在大众看来,小米一直都是性价比的代名词,小米手机如今虽然在冲击高端市场,但短期内的消费认知很难改变。

某平台最近发起了对小米汽车的定价民意调查,截至3月12日该调查吸引了超9.3万人参与投票。其中,有3.4万人选择了“不超过10万”,2.5万人选择“不超过20万”。

format-jpg

图源:易车网

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的价格敏感度较高,大多数希望小米汽车能够延续其一贯的性价比优势,提供一个相对亲民的价格。

不过从雷军和卢伟冰的反馈来看,这款车型的价格不会过于亲民。小米汽车定价甚至可能要在25万元以上。

此前雷军在央视节目中称,小米在造车上的投入人员和资金,比其他车企多了十倍,自己是抱着“志在必得”的决心来造车。但是自己对小米汽车有所担心。“怕一上来不火,大家都不来买;又害怕太火,大家都来买,要等一两年肯定会被骂惨了,各种焦虑情绪。”

目前外界对小米汽车的争议颇多,有看好,也有质疑,不过在激烈竞争中小米也有自己的优势。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小米现金储备为1363亿元,比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加起来都要多。小米汽车具有充足的后备资金,这也意味着其应对风险的能力会更强。

另外,在小米汽车靴子落地的同时,小米手机也在加紧高端化进程。据业绩会上的披露,小米手机将在2024年冲击6000元到1万元价格段,并加快在全球市场的高端化战略。

小米手机高端化可以为小米积累更多高端用户群体,也可以带动整个小米生态的升级,为未来小米汽车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和品牌定位提供有力支撑。

在业绩会上,卢伟冰表示,“我们相信无论是小米汽车的首次发布,还是小米集团高端化战略、新零售战略及全球化战略,在2024年都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8天后,小米汽车定价揭晓,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1月21日消息,在20日晚间的电话会中,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汽车明年上半年量产目标不变,即将按计划进行第二次冬测。另据卢伟冰在电话会议中透露,小米汽车研发人员约3000人。而对于业界盛传的“小米汽车未来销量为10万台/年”的消息,卢伟冰表示,没有进行过此类表述。
昨日,小米宣布造车,昔日崇拜乔布斯的也正由“布斯”向“斯克”转变。今年1月15号,小米董事会建议研究电动汽车前景。同时,根据小米2020第四季度及全年,2020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亿台,同比增长,且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占小米2020年总营收的比例高达。一众巨头的加持,多次舆论的冲击,“造车”无疑是2020年以来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小米集团8月19日发布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显示,小米集团第二季度总收入达到701.7亿元,同比下降20.1%;经调整净利润为21亿元,同比下滑67.1%。值得注意的是,小米集团研发二季度支出达到人民币38亿元,同比增长22.8%。
8月11日消息,在今晚的2022年度演讲直播中,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披露,预计小米集团2022年研发投入170亿元。数据显示,小米集团2021年研发支出132亿元。去年,表示,未来五年,小米在研发领域的投入预计超过1000亿元。在年度演讲中,除了分享个人感悟之外,还带了包括小米全新折叠屏手机MIX Fold2以及Redmi K50至尊版在内的10款新品。
昨晚,小米集团发布最新,也公布了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随后,周受资宣布将加入字节跳动担任CFO。多次被传离职2018年,小米上市首日股价破发,且传言不满意IPO估值,CFO周受资可能因此离职。很快,周受资及小米官方进行了辟谣。2019年11月,在发布三季度的第二天,小米宣布高管层进行大调整。但小米内部熟悉周受资的人士表示,周受资不可能离开小米,且此次调整属于高升。
论热度,两人不分上下;论能力,更是难分伯仲。就目前来看,小米集团的营收已远远超过格力电器。双方2020年年度显示,2020全年,格力电器营收亿元,同比下滑;净利润为亿元,同比下滑;小米营收2459亿元,同比增长;经调整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2021年1月初,小米公司官宣,成为小米11代言人。随后,小米“代言人”广告牌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上线。因此企业付出方面,两人平局。
近日,在《初入职场的我们》节目中,董明珠谈到自己和的赌约,输了没给钱。董明珠称,这就是男老板和女老板的区别,是女老板一定会给。2018年是两人赌约结束时,小米和格力全年显示,小米营收亿元,格力营收为2000-2010亿元,与董明珠的五年之约,以董明珠胜出告终。她认为,格力和小米不在同一个平台,格力是重资产,小米则是轻资产。
另外,欢聚时代两位大股东寻求将私有化价格定为75-100美元/股。消息发布后,欢聚时代盘前直线拉涨,一度涨超13%,现涨7%。欢聚在过去一个月的平均市值为39亿美元,截至6月30日,其净资产总计56亿美元。据欢聚集团于8月19日发布的显示,2021年二季度欢聚集团营收达6.62亿美元,同比增长39.7%,全球平均移动端月活跃用户同比下滑26.0%至3.075亿。
3月24日消息,小米集团发布2020年,其董事长发表致投资人公开信。在信中,表示,2020年,我们的研发投入近百亿,今年我们预计将再增长30%以上,预计超过130亿元 。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的我们的研发团队规模,今年我们将招募超过5000名工程师。
3月24日消息,小米集团发布2020年,其董事长发表致投资人公开信。同时,我们还有一系列极富雄心,且极具耐心的计划,推动小米持续进化。今日晚间,小米发布了2020年的全年在信中称,尽管深受疫情和全球经济波动影响,2020年,小米实现营收2459亿元,同比增长;经调整净利润达到人民币130亿元,同比增长。认为,这些成长归根结底来自于用户的认可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