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3日银保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试行)》。
  2.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反垄断审查、社保规范、骑手权益保障等监管对美团业务生态长期方向并不会产生实质影响,只是对生态的平衡性提出更高要求,盈利性将趋于合理。
  3. 大和报告表示,监管带来的下行风险目前有限,阿里巴巴估值有吸引力,重申买进评级,维持目标价260港元。
  4. 3月14日消息,尽管美国监管机构已开始对亚马逊向其商家收取的费用进行调查,但富国银行相信,提高由亚马逊物流和配送服务FBA的费用将增加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提高其营业利润率100个基点。该行维持对亚马逊的“增持”评级和211美元的目标价。据悉,12月5日,亚马逊宣布将FBA费用每单位增加0.15美元。在当地政府试图弄清这些费用对卖家的影响以及是否需要采取任何监管行动的同时,亚马逊将继续盈利。
  5. 汇丰研究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下调阿里巴巴-SW盈测,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由281港元降至263港元,认为最近监管收紧对其盈利影响有限,并认为公司基本面稳固并正投资于未来,预计8月首财季业绩的收入同比升38%,经调整EBITA同比则跌10%。
  6. 小摩发布研究报告,将阿里健康目标价削69%至9港元,相信其估值溢价主要来自其有望成为一站式网上医药服务平台,但因行业的监管转变,预计其估值溢价不会在短期内复原,评级降至“中性”。
  7. 7月7日消息,汇丰研究发表报告,下调阿里巴巴-SW盈测,维持其“买入”评级,目标价由281元降至263元,该行认为最近政府监管收紧对其盈利的影响有限。汇丰指出,阿里巴巴基本面稳固,正投资于未来;料其收入按年升38%,经调整EBITA料按年则跌10%。该行估算天猫实体产品商品成交额按年增18%,主要受FMCG及衣着产品带动;料其核心电商收入按年升幅放缓至19%,低于对上财年同期的21%升幅。截至发稿,阿里巴巴跌2.10%,报205港元。
  8. 2月25日消息,富瑞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阿里巴巴“买入”评级,目标价由287港元下调至277港元,未来主要风险包括:网购行业增长受经济环境影响、用户增长低于预期以及各行业或遭受严格监管。报告中称,阿里巴巴第三财季收入符合预期,非国际会计准则下盈利超出预期,虽然线上购物行业面临经济环境的影响,但预计阿里将继续通过细分策略,提升消费者体验,预期淘宝特价版、淘菜菜在低线城市的渗透率稳步提升。
  9.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规范药品网络销售,新规将消除市场上的监管不确定性。该行表示,由于第三方销售业务为公司贡献较高利润的收入来源,相信新规出台后市场对毛利率担忧将缓解。另由于政府提供3个月的宽限期,相信管理层将灵活应对监管要求变化,并表示已针对网络药品销售监管的不同场景制定后备计划。截至发稿,京东健康报52.75港元,跌1.40%,总市值为1676.61亿港元。
  10. 7月23日消息,里昂发表的研究报告指,预期阿里巴巴截至6月底的季绩将较弱,主要因为期内投资损失较高,但到12月底止的季度则会出现反弹。相信大部分针对监管及投资的风险已反映,重申买入评级,对其美股目标价为300美元。
  11. 今日,交银国际发布报告称,认为目前阿里巴巴股价具有吸引力,相当于23倍2021日历年市盈率,对应电商平台市盈率8倍。基于反垄断监管缓解和多APP战略,重申阿里巴巴买入评级,基于分部加总,将H股目标价由316港元调低6.3%至296港元,美股目标价由329美元调低至308美元。
  12. 3月8日消息,《电商报》获悉,小摩发布研究报告,将高鑫零售目标价由14港元降至13港元,维持“增持”评级。报告中称,高鑫零售近期股价并无就监管机构介入不公平价格竞争作正面反应,相信投资者目前对社区团购板块“盒马集市”与集团的“零售通”社区团购业务合并,以及盒马鲜生等社区团购业务仍然感到负面,不过该行相信不应被负面解读,反而是有更多机会让零售通先整理内部资源,才进一步加深与公司的协作。
  13. 10月26日消息,招商证券 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阿里健康“增持”评级,目标价9.8港元。该行对未来十二个月的行业政策面回暖持谨慎态度,主要由于过去一年出台的一系列对网售处方药和线上问诊监管政策。报告中称,阿里健康维持23年财年收入同比增长20%指引不变,该行认为有望实现该增长目标,主因行业龙头地位和行业快速发展。截止10月26日港股收盘,阿里健康每股报价3.58港元,涨8.81%,成交量1.04亿股,成交额3.68亿,总市值484.02亿港元。
  14. 3月21日消息,里昂发布研究报告称,将中通快递评级由“跑赢大市”上调至“买入”,目标价由244.51港元升至279.77港元。报告中称,公司去年收入同比增长16%,而经调整净利润增长38%,符合该行预期。该行预计,快递行业平均售价将相对稳定,因为在严格的监管环境下,龙头营运商无明显推动力发起积极的价格战。强劲的业务量增长和相对稳定的平均售价应该有助于今年盈利同比增长27%。
  15. 3月23日消息,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腾讯“买入”评级,上调2023-24年收入预测3.7%/3.8%至6369及7151亿元,但下调经调整净利预测0.7%/1.9%至1388及1656亿元,目标价由496港元上调至520港元。报告中称,公司在具挑战性的宏观环境下,去年第四季经调整净利仍同比升19%至297亿元,符合该行预期,并预计在监管政策复常及广告变现和金融科技收入等增长动力下,集团在未来数季将有更强及持久的增长前景。
  16. 报告中称,京东健康管理层强调疫情期间通过提供稳定价格的药品和按需医疗服务,已建立强大的用户信任度及市场声誉,同时透露与监管机构和行业参与者合作,可确保产品供应并提供正式的在线医疗服务,获得市场认可,对未来增长充满信心,预期未来全渠道产品、医疗器械及营养保健品等将持续拓展。
  17. 4月10日消息,群益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给予顺丰控股“买入”评级,目标价67元。群益证券认为,政策监管下价格战难续,行业重新聚焦服务端及成本端优化,公司直营模式具有竞争优势。同时公司将聚焦于运输、中转、末端三大环节深化存量融通模式,而非过多的固定资产增量投入,群益证券预计公司将持续享受四网融通和精细化经营带来的成本优化。
  18. 5月6日消息,中泰证券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2022年,在行业价格竞争趋缓的背景下,圆通实现了利润和份额的双提升。考虑到行业强监管态势持续,以及龙头企业战略落地,中泰证券认为2023年行业价格将维持窄幅波动,上调圆通速递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4.9/51.3/59.5亿元,对应EPS为1.31/1.50/1.73元。2023年,圆通有望在利润兑现的前提下,提升自身份额,巩固竞争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19. 6月27日消息,大和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百度集团“买入”评级,目标价210港元。该行称公司新推出的ERNIE Bot 3.5版本有显著改进。百度预计一旦获得网络安全监管机构的许可,便可以变现。该行认为,百度的盈利能力将呈积极趋势。目前AI Cloud尚无任何上市或分拆计划。百度集团认为,广告业务收入正在复苏,预计第二季增长加快。
  20. 7月12日消息,摩根大通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腾讯“增持”评级,预计今年第二季业绩表现稳健,预计总收入同比升15%至1540亿元,网游业务收入或同比升10.3%至468.79亿元,调整后纯利则同比升33%至374.1亿元,目标价440港元。该行指监管当局近期公布有关腾讯旗下附属被罚款一事,不但会改善投资者对其金融科技增长前景的信心,而且为腾讯在正常化的监管环境下,开展金融科技业务而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