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信发布研报称,继续维持快手-W 2021年每股目标价为307港元,给予“买入”评级。
  2. 4月26日消息,中信日前发布“电商行业2020年综述及2021年展望”表示,拼多多的用户数首超阿里,社区团购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按DCF估值,目标价美元/ADS,维持“买入”评级。报告称,2020年拼多多活跃买家数达到亿,首次超过阿里,Q4单季度增长5710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中信认为,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社区团购行业整体增速略微放缓,但拼多多仍有望取得高的市场份额,领先其他电商平台。
  3. 3月1日消息,微盟集团盘初活跃,上涨8.2%,现报5.1港元,成交额1.584亿港元。此前,中信指,国内经济复苏趋势明显,叠加小企业出清带来市场格局改善,微盟集团有望持续受益经济复苏与竞争格局带来的龙头溢价。2023年,SaaS业务有望迎来量齐升的局面;商家解决方案预计料为广告booking端带来10-20亿左右的增量。高盛也认为,公司将受恵于商业SaaS数字化需求上升,视频号长线增长机会,以及SaaS向高端市场发展的增长策略。维持“买入”评级。
  4. 3月1日消息,微盟集团大幅拉升反弹逾9%,现报5.14港元,暂成交1.94亿港元,总市值143亿港元。华安证券日前指出,微盟将受益于微信视频号起量与广告市场整体回暖。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2-24年经调整净利分别为-8.88亿元、-2.67亿元和3.6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另外,中信、高盛均维持公司“买入”评级,中信指公司有望受益于经济复苏带来的SaaS产品渗透率提升逻辑,今年有望迎来量齐升的局面。
  5. 3月3日消息,中信日前发布公告表示,认为以微信为代表的私域流量仍处发展前期,持续看好中国有赞作为龙头SaaS服务商长期的增长空间及竞争力。同时,浦银国际也发布公告称,维持中国有赞买入评级,提升目标价港元。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有赞近日宣布,其董事会已向联交所申请有赞科技股份以介绍方式在联交所主板上市。截至发稿,中国有赞港股上涨,报港元,目前总市值达到亿港元。
  6. 5月25日消息,微盟集团昨日晚间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本公司与经办人订立协议,将发行本金总额为3亿美元的2021可换股债券,初步换股价21港元;同时同意按配售价每股15港元认购亿股新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以来,多家证券公司对微盟集团评级“买入”,包括浙商证券、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此外,微盟2020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0全年,其总收入达到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经调整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
  7. 3月12日消息,近日,鲜生活冷链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中信投资、贵阳创投、东创云、远东宏信等投资者共同参。本轮融资后,鲜生活冷链估值100亿元,标志着鲜生活冷链正式迈入食材流通行业独角兽俱乐部。据了解,鲜生活冷链成立于2016年,是世界500强企业新希望集团打造的冷链食材流通服务商。目前,鲜生活冷链在全国建立了70余家分支机构,服务客户超2500家,搭建的全国柔性履约网络触达全国31省、近700城,配送网点超30万个。
  8. 报告称,2020年四大电商平台GMV均保持两位数增速,行业保持稳健增长,用户数增加是最大的基本盘,下沉市场红利打开用户数天花板。展望2021年,用户数增长进入不同阶段,下沉市场仍是重要战场,基数低的京东和唯品会仍有望保持高的用户增速。未来,我国电商渗透率有望继续提升,电商行业增速将继续大于社零增速。
  9. 4月25日消息,中信近日发布“电商行业2020年综述及2021年展望”称,阿里巴巴电商基本盘稳固,云计算高速增长,成立MMC事业群加码社区团购。中信表示,阿里巴巴年度活跃买家数接近8亿大关,低线城市扩张战略稳步推进,淘宝特价版自2020年3月推出以来保持快速增长,12月MAU突破1亿,同时阿里生态内的交叉销售也会提高用户的转化和留存,其维持未来三年活跃买家数达到9亿的预测。
  10. 4月25日消息,中信近日发布“电商行业2020年综述及2021年展望”称,京东用户数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京喜和社区团购将稳步铺开,长期看margin有望继续提升。分析称,2020年京东活跃买家数达到亿,同比增长,新增亿,超过80%的新增活跃用户来自下沉市场。盈利预测方面,预计京东2021、2022年收入分别为9573亿元、11574亿元,Non-GAAP净利润分别为194亿元、270亿元RMB。
  11. 4月26日消息,中信发布“电商行业2020年综述及2021年展望”表示,中通快递市场占有率有望继续提升,高投入将优化未来成本。中信表示,2020全年市场份额达到,同比上升个百分点,2021年全年有望提升至22%以上水平。此外,中信认为,2020年全年公司资本开支同比增长76%至92亿元,创历史新高,预计2021年还将进一步增长至百亿元以上。中信预计,中通快递2021-2023年Non-GAAP净利润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28%和38%。
  12. 中信预计京东健康2022-2023年GMV分别为1133亿元和1517亿元,营业收入分别为448.77亿元和592.84亿元。
  13. 6月7日消息,近期中信基金顾品牌登陆京东金融,并成为首家在京东金融上线基金顾的券商。除此之外,中金公司、申万宏源、国联证券等券商试点机构也在顾业务领域加快布局。机构指出,券商在服务团队、客户群体以及研究实力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未来,可逐步向成熟市场的线下人工顾+线上智能顾混合模式迈进。
  14. 6月29日消息,中信发布公告,公司与腾讯公司于6月29日,以远程方式签订金融科技战略合作协议,确立双方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在金融科技、金融业务、用户服务、线上基地建设、金融科技团队建设等方面开展具体合作,携手扩大相关领域的领先优势;通过开展金融科技创新实验,提供定制的、以点带面的、数字化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形成数据驱动和业务联动的运营模式。
  15. 未来跨境电商产业大有可为,平台端、供应链端、物流端等领域将进一步繁荣。
  16. 3月19日消息,中信研报称,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4召开,会议以“因聚而生,数智有为”为主题,建立更好激励机制促进伙伴与华为共同开拓市场,完善生态。华为在鲲鹏+昇腾计算产业领域、鸿蒙原生应用开发等领域提出阶段性目标,有望抓住国产化机遇与伙伴共筑新一代数智基础设施。
  17. 7月21日消息,中信研报认为,百度“萝卜快跑”近三季度每季度维持80万次以上服务量,已初具商业化落地能力,目前主要通过补贴后的低价和新奇感,双重刺激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情绪。通过中长期本,“萝卜快跑”有望在中期实现单车日均盈利25.4元,回本周期6.17年;在长期实现单车日均盈利133.04元,回本周期2.72年。
  18. 12月13日消息,中信证券研报表示,伴随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崛起以及海外跨境电商巨头在内地渗透率提升,产业链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并细分化、专业化,相关政策持续发力,海关监管模式逐渐清晰;跨境电商产业链链条长,且涉及跨境故潜藏风险点相对更多,各环节成本结构主要由于参与角色、平台模式、产品种类、仓储物流结构等差异而不同,总体看当前成本结构相对稳定。
  19. 4月14日消息, “高仙机器人”宣布完成总计1亿美元级的B系列融资,投资机构包括美团、龙湖、腾讯、中信、蓝驰创投、博华资本等。天眼查股东信息显示,北京酷讯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于2020年8月31日成为高仙机器人的新增股东,当时两者分别持有和的股份。而现在,北京酷讯科技有限公司持有高仙机器人公司股份,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其的股份。该轮融资金额达数亿元。